【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障器及列车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列车
,具体涉及一种排障器及列车。
技术介绍
轨道机车排障器主要功能是排除轨道上的障碍物,如石头、野猪等物体。相关技术的排障器一般是刚性结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刚性排障器两侧的斜面,将轨道上的障碍物推到两边,排除轨道障碍物,使列车正常运营。但是撞到大型刚性障碍物的时候,由于是硬碰硬,就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力,从而引发事故,造成车体损伤,人身安全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障器及列车,旨在解决相关技术的排障器碰撞时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吸能排障装置,所述吸能排障装置包括:固定壳;滑动盖,与所述固定壳围设形成容纳空间,并与所述固定壳伸缩连接,用于排除障碍物;以及吸能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吸能单元与所述滑动盖抵接以吸收所述滑动盖传递的破坏能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单元包括第一吸能元件,所述第一吸能元件为蜂窝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单元包括第二吸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排障装置,所述吸能排障装置包括:/n固定壳;/n滑动盖,与所述固定壳围设形成容纳空间,并与所述固定壳伸缩连接,用于排除障碍物;以及/n吸能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吸能单元与所述滑动盖抵接以吸收所述滑动盖传递的破坏能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排障装置,所述吸能排障装置包括:
固定壳;
滑动盖,与所述固定壳围设形成容纳空间,并与所述固定壳伸缩连接,用于排除障碍物;以及
吸能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吸能单元与所述滑动盖抵接以吸收所述滑动盖传递的破坏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单元包括第一吸能元件,所述第一吸能元件为蜂窝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单元包括第二吸能元件,所述第二吸能元件包括:
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吸能管,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吸能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以及
切削刀具,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并与所述吸能管的管壁抵接,用于切削所述吸能管的管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上开设有导向孔;以及
凸起部,自所述本体部的端面向外延伸,所述导向孔贯穿所述凸起部,所述吸能管自所述凸起部的一侧伸入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切削刀具安装于所述凸起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单元包括第三吸能元件,所述第三吸能元件包括:
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第一安装孔;
胀管,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所述胀管的管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以及
锥管,所述锥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安装孔伸入所述胀管的管腔,所述锥管的外径大于所述胀管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元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吸能单元还包括第二吸能元件,所述第二吸能元件包括:
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吸能管,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吸能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吸能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及
切削刀具,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并与所述吸能管的管壁抵接,用于切削所述吸能管的管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元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吸能单元还包括第三吸能元件,所述第三吸能元件包括:
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第一安装孔;
胀管,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所述胀管的管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所述胀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及
锥管,所述锥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安装孔伸入所述胀管的管腔,所述锥管的外径大于所述胀管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排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的侧壁上设有滑轨,所述滑动盖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滑槽;或者,
所述固定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盖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包括:
壳体;以及
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自所述壳体的两端朝向所述滑动盖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端板的内壁设有滑轨;
所述滑动盖包括:
盖体;以及
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块,自所述盖体的两端朝向所述固定壳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晶,李志飞,罗昌杰,于文泽,张一帆,张延哲,李松岩,宋扬,褚凌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