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红芹专利>正文

多功能车载椅背防护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49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车载椅背防护挡,属一种车载配套装置,包括防护挡本体,所述防护挡本体的内部具有柔性填充物,且所述防护挡本体的上部还设有悬挂带,所述悬挂带的两端分别设有公母扣;所述防护挡本体的下部设有固定挂钩,所述防护挡本体的整体形状与汽车前排座椅的后部相适应。通过防护挡本体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悬挂带与固定挂钩,使得防护挡本体可固定在汽车前排座椅的后部,对于躺卧在后排充气床上的人员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发生磕碰,并且由于防护挡本体宽大,可挡住前挡风玻璃视线,保证车内躺卧休息的隐私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车载椅背防护挡结构简单,适于在各类车型的前排座椅后部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车载椅背防护挡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配套装置,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多功能车载椅背防护挡。
技术介绍
随着家用汽车的不断普及,人们逐渐习惯了汽车生活,由此针对汽车内部躺卧的车载充气床应运而生,车载充气床以其方便收纳,躺卧舒适等优点收到了人们的喜爱,与之相配套的,由于车载床多为儿童使用,而大多汽车的前排座椅后背为硬塑料材质,容易磕碰。并且由于车载床为躺姿,两边玻璃窗可以使用窗帘或者反光贴来保护隐私,然而前挡风玻璃无法使用窗帘等形成内部隐私,因而有必要针对车载充气床的配套部件进行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车载椅背防护挡,以期望现有技术中车载充气床使用时容易在前排座椅后背发生磕碰,且前挡风玻璃不能使用窗帘而隐私性不足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车载椅背防护挡,包括防护挡本体,所述防护挡本体的内部具有柔性填充物,且所述防护挡本体的上部还设有悬挂带,所述悬挂带的两端分别设有公母扣;所述防护挡本体的下部设有固定挂钩,所述防护挡本体的整体形状与汽车前排座椅的后部相适应。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护挡本体的后部安装有至少一个收纳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悬挂带与固定挂钩均为两个,且两个悬挂带的位置与汽车前排座椅的颈枕位置相对应,两个固定挂钩的位置与汽车前排座椅下部的固定位相对应。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护挡本体的内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与防护挡本体上的充气嘴相连通。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护挡本体的宽度与车载充气车床的长度相吻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防护挡本体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悬挂带与固定挂钩,使得防护挡本体可固定在汽车前排座椅的后部,对于躺卧在后排充气床上的人员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发生磕碰,并且由于防护挡本体宽大,可挡住前挡风玻璃视线,保证车内躺卧休息的隐私性,同时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车载椅背防护挡结构简单,适于在各类车型的前排座椅后部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中,1为防护挡本体、2为悬挂带、3为公母扣、4为固定挂钩、5为汽车前排座椅、6为收纳袋、7为充气嘴、8为车载充气车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多功能车载椅背防护挡,包括防护挡本体1,前述防护挡本体1的内部具有柔性填充物,柔性填充物的目的是为了使防护挡本体1在座椅后背上安装后能具有缓冲作用,且防护挡本体1的上部还设有悬挂带2,该悬挂带2为两段结构,并且悬挂带的两端分别设有公母扣3;相应的,在前述防护挡本体1的下部还需设置固定挂钩4,从而保证防护挡本体1在座椅后背安装的稳定性,相应的,当防护挡本体1处于图2所示的安装状态时,防护挡本体1的整体形状与汽车前排座椅5的后部相适应。优选的是,前述防护挡本体1的宽度与车载充气车床8的长度相吻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防护挡本体1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悬挂带2与固定挂钩4,使得防护挡本体1可固定在汽车前排座椅5的后部,对于躺卧在后排充气床上的人员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发生磕碰,并且由于防护挡本体宽大,可挡住前挡风玻璃视线,保证车内躺卧休息的隐私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再参考图1所示,为方便收纳,可在上述防护挡本体1的后部安装一个或多个收纳袋6,同时,为保证防护挡与车内座椅安装的适应性,可如图1所示的将上述悬挂带2与固定挂钩4均设计为两个,并使两个悬挂带2的位置与汽车前排座椅5的颈枕位置相对应,两个固定挂钩4的位置与汽车前排座椅5下部的固定位相对应。进一步的,为方便收纳,可将上述防护挡本体1设计为充气式的结构,使用时充气,非使用时放弃折叠存储,具体为在防护挡本体1的内部设有气囊,气囊可为一个或者相互连通的多个,并且气囊需与防护挡本体1上的充气嘴7相连通,从而可通过充气嘴7向气囊的内部充气,使防护挡本体1呈图1所示的状态。参考图2所示,本技术上述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将防护挡本体1的两个悬挂带2套在车内前排座椅的颈枕上,将悬挂带2两端的公母扣相扣合,然后将防护挡本体1下部的两个固定挂钩4固定在座椅下方的固定位上,此时防护挡本体1即可稳定的安装在前排座椅的后部,与车载充气车床8相配合,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躺卧儿童在前排座椅后背上发生磕碰,并且使用了防护挡后,两个前排座椅之间的空隙即被挡住,无法从挡风玻璃看到车内后排的情况,保证了车内躺卧休息的隐私性,起到保护隐私,归整收纳,亦可预防儿童在车载床上翻滚磕碰到前排座椅。当使用完毕后,与车载充气车床8的收纳方式相同,通过气泵由充气嘴7抽光气囊内的空气后,即可与车载充气床8一起进行折叠收纳,因此防护挡较适于与车载充气床一起配合使用。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车载椅背防护挡,包括防护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挡本体(1)的内部具有柔性填充物,且所述防护挡本体(1)的上部还设有悬挂带(2),所述悬挂带(2)的两端分别设有公母扣(3);所述防护挡本体(1)的下部设有固定挂钩(4),所述防护挡本体(1)的整体形状与汽车前排座椅(5)的后部相适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车载椅背防护挡,包括防护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挡本体(1)的内部具有柔性填充物,且所述防护挡本体(1)的上部还设有悬挂带(2),所述悬挂带(2)的两端分别设有公母扣(3);所述防护挡本体(1)的下部设有固定挂钩(4),所述防护挡本体(1)的整体形状与汽车前排座椅(5)的后部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车载椅背防护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挡本体(1)的后部安装有至少一个收纳袋(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芹
申请(专利权)人:陈红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