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耳培养基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11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银耳培养基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搅拌罐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的传动轴穿过搅拌罐与搅拌罐内部设置的转动辊固定连接,转动辊的两侧均均匀的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搅拌棒,搅拌罐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操作箱和加料槽,操作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减速电机带动第一摆动杆进行转动,通过转轴、第二摆动杆和齿条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便于带动齿条板在支撑板的一侧反复进行滑动,配合齿轮,从而带动齿轮进行正反向转动,使得支撑杆和轴套在轴杆的表面进行反复滑动,带动漏料板在加料槽的内部进行反复移动,进而便于均匀入料,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耳培养基混合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银耳培养基混合搅拌装置,属于银耳种植设备

技术介绍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属于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是门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外加其具有滋阴的作用,是可以长期服用的良好润肤食品。在对银耳种植的过程中常会用到银耳培养基对其进行培养,培养基在使用的过程中常会用到混合搅拌装置,对其进行搅拌。现有的银耳培养基混合搅拌装置不便于均匀入料,造成搅拌效果不理想,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耳培养基混合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于均匀入料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银耳培养基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传动轴穿过搅拌罐与搅拌罐内部设置的转动辊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银耳培养基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2),所述电动机(2)的传动轴穿过搅拌罐(1)与搅拌罐(1)内部设置的转动辊(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3)的两侧均均匀的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搅拌棒,所述搅拌罐(1)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操作箱(4)和加料槽(5),所述操作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一侧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齿条板(14),所述操作箱(4)一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10),所述减速电机(10)的传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摆动杆(11),所述第一摆动杆(11)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摆动杆(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耳培养基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2),所述电动机(2)的传动轴穿过搅拌罐(1)与搅拌罐(1)内部设置的转动辊(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3)的两侧均均匀的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搅拌棒,所述搅拌罐(1)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操作箱(4)和加料槽(5),所述操作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一侧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齿条板(14),所述操作箱(4)一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10),所述减速电机(10)的传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摆动杆(11),所述第一摆动杆(11)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摆动杆(12),所述第二摆动杆(12)的一端穿过支撑板(13)与齿条板(14)的一侧铰接,所述操作箱(4)的内部通过转杆(18)转动连接有齿轮(19),所述齿条板(14)与齿轮(19)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板(13)一侧的顶部个和一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杆(16),两个所述轴杆(16)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轴套(17),两个所述轴套(17)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2),所述转杆(1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三摆动杆(20),所述第三摆动杆(20)的一端通过铰链铰接有第四摆动杆(21),所述第四摆动杆(21),所述第四摆动杆(21)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支撑杆(22)一侧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撑杆(22)另一侧的中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杨建卫何勇杨守峰李宝顺冯兴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