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NB废药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8052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DNB废药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冷废水沉淀装置、废水分离装置和中转贮槽,废水分离装置与中转贮槽之间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DNB废药回收系统,能够有效减少产品浪费,节约产品成本,减少排废药产生量,缓解废药储存压力,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NB废药回收系统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NB废药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DNB(二硝基苯)碱性废水水温较高,同时,还夹带得有部分“游离”药物,在进入预处理工序进行处理时,经常出现“堵管”现象,影响废水处理,为降低DNB碱性废水处理难度,在进行预处理前期,DNB碱性废水需经废水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将夹带的有机物和“浮药”进行再次分离,分离出的药物在沉淀池中堆积,为保证生产,单位需对203废水沉淀池进行定期清掏,清掏出的废药转运至库房堆放,现203沉淀池碱性废药累积较多,急需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DNB废药回收系统,能够有效减少产品浪费,节约产品成本,减少排废药产生量,缓解废药储存压力,降低安全风险。一种DNB废药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冷废水沉淀装置、废水分离装置和中转贮槽,所述废水分离装置与所述中转贮槽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泵。进一步地,所述预冷废水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在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排液口,所述沉淀池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隔墙。进一步地,在靠近所述排液口的隔墙的中部设有T型溢流管,在其余所述隔墙的顶部设有缺口,相邻两个所述隔墙的缺口交错设置。进一步地,在所述沉淀池的一外侧设有废药堆放区,所述废药堆放区的四周设有围堰,所述堆放区的地面铺设有防滑瓷板。进一步地,所述围堰的地面还开设有引流沟。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分离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的内底壁设有蒸汽保温管,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化药桶,所述化药桶的侧壁和底壁均为网状结构,所述化药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箱盖上。进一步地,在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高度与所述箱体的高度相同,所述隔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箱体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化药桶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一侧,在所述隔板的另一侧的所述箱体的侧壁处设有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排液口与所述连接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中转贮槽的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贮槽的侧壁靠近其底部处设有第三排液口,所述第三排液口处设有球阀。进一步地,在所述中转贮槽的内底部设有若干层保温盘管,若干所述保温盘管依次串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DNB废药回收系统,通过将预冷沉淀、废水分离和中转贮藏配套设置,有效地对DNB废药进行了回收,减少产品浪费,节约产品成本,减少排废药产生量,缓解废药储存压力,降低安全风险;另外,在预冷废水沉淀装置中设置隔墙,使得液体形成折流状态,有效延长了液体在其内部的停留时间,增加了沉淀效果;在废水分离装置中,利用DNB遇热易融化的特性,将DNB与固体残渣有效分离;在中转贮槽中,通过在其内底部设置若干层保温盘管,有效保证了DNB的流动性,便于从底部第三排液口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DNB废药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预冷废水沉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废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废水分离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图1中所示中转贮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预冷废水沉淀装置,11-沉淀池,111-第一排液口,12-隔墙,121-第一缺口,122-第二缺口,13-第一空间,14-第二空间,15-第三空间,16-第四空间,17-T型溢流管,18-废药堆放区,181-围堰,182-引流沟,19-彩钢工棚,191-无动力风机,192-工业排风扇,2-废水分离装置,21-箱体,211-第二排液口,22-箱盖,23-蒸汽保温管,24-化药桶,25-隔板,26-浮球液位计,3-中转贮槽,31-进液口,32-保温盘管,33-第三排液口,4-连接管,5-泵,6-运渣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NB废药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冷废水沉淀装置1、废水分离装置2和中转贮槽3,废水分离装置2与中转贮槽3之间设有连接管4,连接管4上设有泵5。其中,预冷废水沉淀装置1包括沉淀池11,在沉淀池11的内壁上贴有耐酸瓷板用于防腐,在沉淀池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排液口111,沉淀池1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三个隔墙12,该三个隔墙12将沉淀池内部划分成四个空间,沿流体流向依次为第一空间13、第二空间14、第三空间15和第四空间16,第一排液口111即设在第四空间16处的沉淀池11的侧壁上,第一空间13与第二空间14之间的隔墙12的左顶部设有第一缺口121,第二空间14与第三空间15之间的隔墙12的右顶部设有第二缺口122,第三空间15与第四空间16之间的隔墙12的中部设有T型溢流管17。废水被持续倒入至沉淀池11的第一空间13,一部分固相沉淀在池底,当第一空间13被充满后,废水从位于左边的第一缺口121处流入第二空间14内进行进一步沉淀,当第二空间14被充满后,废水从位于右边的第二缺口122处流入到第三空间15中进行进一步沉淀,由于第一缺口121设置在左,第二缺口122设置在右,废水在沉淀池11内部形成折流状态,折流状态一方面延长了废水在各空间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固体沉降,另一方面增强了废水的散热效果,废水温度降低,DNB析出(温度低于其熔点,DNB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或凝胶状),提升了回收效率,为了进一步提升回收效率,可以在沉淀池内设置多个(不限于三个)隔墙,各隔墙顶部的缺口依次按“左右左右左右...”的方式交错设置,使得废水形成折流状态,通过控制废水倾倒速率从而控制废水在第三空间15的液面高度,使得在第三空间15的液面高度低于隔墙12的高度且高于T型溢流管17的高度,如此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废水液面的浮渣进入到第四空间16中,仅在废水液面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经过T型溢流管17的那一瞬间存在少许浮渣流入到第四空间16中,影响不大,废水经T型溢流管17流入到第四空间16中暂时储存,若在第四空间16中的废水中仍存在大量DNB废药及残渣,使用抽水泵将其重新移到第一空间中再一次进行沉淀,此操作可循环多次,若在第四空间中的废水无或者仅存在少量残渣,通过第一排液口转移到其他工序中进行废水处理。在沉淀池11的一外侧设有废药堆放区18,用于堆放废药,在废药堆放区18的四周设有围堰181,用于限定堆放区域,在废药堆放区18的地面铺设有防滑瓷板,并且在地面开设有引流沟182,用于排放沥出的液体。将沉淀池11底部的废药沉淀物捞出后堆放在废药堆放区18处沥水,沥出的水经引流沟182流入到下水道中,沥干后的废药等待运渣车6转运到下一工序的废水分离装置2中。在沉淀池11的上方还设有彩钢工棚19,彩钢工棚19的顶部分别安装有无动力风机191和工业排风扇192。废水分离装置2包括箱体21和箱盖22,在箱体21的内部设有浮球液位计26,用于测量箱体21内的液面高度,箱体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NB废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冷废水沉淀装置、废水分离装置和中转贮槽,所述废水分离装置与所述中转贮槽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NB废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冷废水沉淀装置、废水分离装置和中转贮槽,所述废水分离装置与所述中转贮槽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NB废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废水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在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排液口,所述沉淀池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隔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NB废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排液口的隔墙的中部设有T型溢流管,在其余所述隔墙的顶部设有缺口,相邻两个所述隔墙的缺口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NB废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淀池的一外侧设有废药堆放区,所述废药堆放区的四周设有围堰,所述堆放区的地面铺设有防滑瓷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DNB废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的地面还开设有引流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NB废药回收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晓强尹华兵邓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北方红光特种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