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及瓣叶捕捞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97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及瓣叶捕捞环,管件包括管件本体,管件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管件本体为中空结构,且管壁上沿所述管件本体纵向排布有多个主切口;所述主切口内设有凸起和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起可延伸到所述凹槽中,且每个所述主切口的凸起延伸至凹槽的延伸线为该主切口的方向线;至少一个所述主切口的方向线与所述管件本体的纵向轴线的夹角为锐角,该类主切口为倾斜型主切口。管件上的凸起和凹槽为弯曲路径进行限位,且主切口的方向线与管件本体的纵向轴线为锐角,加之通过定型丝可调整管件弯曲的曲率,实现管件的弯曲形状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及瓣叶捕捞环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指一种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及瓣叶捕捞环。
技术介绍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指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瓣膜因风湿热、黏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或创伤等出现了病变,影响血流的正常流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单瓣膜或多瓣膜病变。瓣膜反流为心脏瓣膜病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是由于天然的瓣叶缺损、腱索断裂、乳头肌损伤等引起。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或瓣膜成形等手术治疗是心脏瓣膜病的根治方法。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相对容易生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瓣膜病患者越来越多,许多高龄患者无法耐受常规外科手术,经导管瓣膜置换术及瓣膜成形术通过介入导管技术,将人工心脏瓣膜或瓣环输送至瓣膜位置,从而可高效完成人工瓣膜植入,恢复瓣膜功能,解决常规外科手术从出血量多、恢复慢的缺点。本技术针对介入瓣膜系统现行的经导管瓣环质地柔软,易随着心动周期的搏动而变化,不易固定,存在无法有效锚固瓣膜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方便医师操作,节省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及瓣叶捕捞环,不仅容易将管件布置到合适的位置,而且管件的弯曲形状可控,可有利于影像引导下的手术操作,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此外成型后的捕捞环还可提供径向力,以有效将人工瓣膜锚固在二尖瓣瓣叶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具有管件本体,所述管件本体为中空结构,且管壁上沿所述管件本体纵向排布有多个主切口;所述主切口内设有凸起和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起可延伸到所述凹槽中,且每个所述主切口的凸起延伸至凹槽的延伸线为该主切口的方向线;至少一个所述主切口的方向线与所述管件本体的纵向轴线的夹角为锐角,且该夹角为锐角的主切口为倾斜型主切口。本方案中,在管件上设置主切口,可为管件弯曲提供合适的径向变形空间,凸起延伸到凹槽中,凸起和凹槽可为管件的弯曲路径进行限位,定型丝的路径不需要限位;手术过程中,管件在往远端递送时,边递送边弯曲,且可调整管件前端的曲率,不仅方便管件布置到位,而且提高医生术中的操作灵活性,节省手术操作时间。凸起和凹槽的排布形式会直接影响管件该位置处的力学性能,故该方案中倾斜型主切口的设计可以调节指定位置处管件弯曲成型后的线圈螺距,进而影响该管件被定型丝作用弯曲后形成盘绕件的曲率及线圈直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管件本体上至少包括两个相邻的倾斜型主切口,并且相邻的所述倾斜型主切口的方向线沿管件纵向螺旋排布,且螺旋排布的升角为固定值,该相邻所述倾斜型主切口所在纵向区域为一个管段。本技术方案,相邻的所述倾斜型主切口的方向线沿管件纵向螺旋排布,且方向线螺旋排布升角相同的倾斜型主切口的集中设置,即在倾斜型主切口的方向线位于同一直线(管件展开状态下),将这类相邻的倾斜型主切口所在纵向区域定义为一个管段,即该管段内的凹槽和凸起所限定的弯曲方向较有规律,可使管段沿着该弯曲方向弯曲,进而可以更加精确的控制管件指定区域处的力学参数,进而改变盘绕件相应位置处的曲率及线圈直径。具体的,所述管件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管段;或,所述管件本体上仅设置有一个管段;或,所述管件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相邻的管段。优选的,相邻所述主切口沿所述管件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纵向间距值。本技术方案,可经由切口的纵向间距控制管件本体各段的软硬度,且间距越小,管件越软,以控制在相同的牵拉力作用下各段弯曲成形后的尺寸。优选的,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位于所述主切口的横向中心处,且所述主切口的纵向尺寸从所述主切口的中心至所述主切口的边缘逐渐变小。本方案中,凸起和凹槽位于主切口的横向中心处,即主切口关于变形路径两侧对称,主切口宽度从对称中心往两边逐渐变小,这个形状符合管件弯曲各部分的变形量。进一步地,管件还包括副切口,所述主切口和所述副切口互不连通;所述副切口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切口之间,且在所述管件本体的圆周上所述副切口与所述主切口相对设置。本技术方案,在管件上设置副切口,可减小管件沿主切口弯曲时所需的径向张力,使管件整体更容易弯曲变形。进一步地,管件还包括副切口,所述主切口和所述副切口互不连通;所述副切口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切口之间,且在所述管件本体的圆周上所述副切口与所述主切口相对设置;所述副切口的排布方向与其所在所述管段内的主切口方向线相同。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瓣叶捕捞环,包括定型丝、固定件和上述的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所述管件包括近端和远端;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管件的近端;所述定型丝设置在所述管件内,且一端固定在所述管件的远端,并在所述管件上施加径向的张力,使所述管件弯曲形成用于环绕瓣叶的紧固线圈,在所述管件弯曲成形时,所述定型丝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件紧固在所述管件的近端。本方案中,通过管件往远端递送的速度比定型丝快来实现管件捕捞二尖瓣瓣叶,也可通过管件与定型丝一起同速度往远端递送一小段后,再通过牵拉丝将定型丝往近端收紧来调节管件的弯曲程度,以上动作重复多次,来完成捕捞环在二尖瓣瓣叶处的布置。其中,捕捞环最终弯曲的形状与捕捞环中定型丝相对管件的长度差以及管件相邻主切口之间的间距有关,定型丝相对管件的长度差直接决定捕捞环为支架提供的径向力。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倒刺限位件;所述定型丝远离所述管件远端的一端连接有定型限位件,所述定型限位件随所述定型丝在所述管件内移动;所述管件弯曲成形时,所述定型限位件伸出所述管件的近端并与所述固定件卡接,以固定所述定型丝。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远端设有贯穿径向的开口,用于使所述固定件开口端受压时直径变小并可在所述管件内移动,所述固定件开口端未受压时,所述固定件的开口端直径变大,使所述固定件的开口端与所述管件的近端卡接,以固定所述定型丝。本方案中,捕捞环完全植入后,固定件的远端穿过管件的近端,最后卡在管件的近端的端面上,来实现定型丝的固定。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膜层,所述膜层包覆所述管件的外侧壁,并沿所述管件的纵向延伸至所述管件的远端及近端。本方案中,膜层可使用摩擦力较大的材料制成,以提高捕捞环与支架的摩擦力,防止捕捞环退绕,以保持捕捞环与支架的相对位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紧固线圈包括多匝线圈,且每匝线圈的直径相等或沿所述管件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依次增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紧固线圈的最大内直径小于所述瓣叶的外直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管件弯曲时还形成有从所述紧固线圈下端延伸的下部线圈,所述下部线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紧固线圈的最大直径。和/或,所述管件弯曲时还形成有从所述紧固线圈上端延伸的上部线圈,所述上部线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紧固线圈的最大直径。本方案中,本方案中,下部线圈的直径设置的较大,以便更容易地环绕二尖瓣中的小叶和/或腱索,以便为捕捞环导航;上部线圈直径较大,上部线圈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具有管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本体为中空结构,且管壁上沿所述管件本体纵向排布有多个主切口;/n所述主切口内设有凸起和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起可延伸到所述凹槽中,且每个所述主切口的凸起延伸至凹槽的延伸线为该主切口的方向线;至少一个所述主切口的方向线与所述管件本体的纵向轴线的夹角为锐角,且该夹角为锐角的主切口为倾斜型主切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具有管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本体为中空结构,且管壁上沿所述管件本体纵向排布有多个主切口;
所述主切口内设有凸起和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起可延伸到所述凹槽中,且每个所述主切口的凸起延伸至凹槽的延伸线为该主切口的方向线;至少一个所述主切口的方向线与所述管件本体的纵向轴线的夹角为锐角,且该夹角为锐角的主切口为倾斜型主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本体上至少包括两个相邻的所述倾斜型主切口,并且相邻的所述倾斜型主切口的方向线沿管件纵向螺旋排布,且螺旋排布的升角为固定值,该相邻所述倾斜型主切口所在纵向区域为一个管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件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管段;
或;
所述管件本体上仅设置有一个所述管段;
或;
所述管件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相邻的所述管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主切口沿所述管件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纵向间距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位于所述主切口的横向中心处,且所述主切口的纵向尺寸从所述主切口的中心至所述主切口的边缘逐渐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副切口,所述主切口和所述副切口互不连通;所述副切口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切口之间,且在所述管件本体的圆周上所述副切口与所述主切口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瓣叶捕捞环的管件,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副切口,所述主切口和所述副切口互不连通;所述副切口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切口之间,且在所述管件本体的圆周上所述副切口与所述主切口相对设置;所述副切口的排布方向与其所在所述管段内的主切口方向线朝向相同。


8.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燕王海山虞奇峰秦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纽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