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腔道多功能抗折活检鞘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95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人体腔道多功能抗折活检鞘套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鞘管及引导机构,导丝套在引导机构内,外鞘管的末端设置有手柄,外鞘管的前端设置有端头;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弹性束紧软套分别套接在引导机构和开合瓣,因在端头的端口处沿轴向朝后在外鞘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豁口槽,相邻豁口槽之间为开合瓣,开合瓣可进行张开和闭合,在球囊在第一单向阀接头充大后,引导机构移动时,使得弹性束紧软套脱离开合瓣,使开合瓣张开,从而退出引导机构,再通入活检钳,从开合瓣的张开口处伸入股动脉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体腔道多功能抗折活检鞘套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体腔道多功能抗折活检鞘套装。
技术介绍
在股动脉内部发生肿瘤梗阻时,通常需要活检钳输送至肿瘤区域进行取活检,用于对病灶进行分析;在进行具体操作时需要在另一侧股动脉内通入活检钳鞘管经过股三角,鞘管在股三角区域弯曲后输送入肿瘤梗阻侧股动脉建立通道后,活检钳在鞘管内部输送达到肿瘤梗阻区域进行活检,操作医生在临床手术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1、鞘管在股三角区域从一侧股动脉弯曲回折至另一侧股动脉时,在鞘管弯曲段容易出现挤压折叠的情况,使得内部通道腔出现凹瘪的情况,导致活检钳在鞘管内部无法继续输送通行,极大地影响了手术的效率。2、传统活检钳鞘管前端端口处无法收缩呈圆锥尖头结构,导致端口过大,输送过程中受阻较大,不易进行输送,且端口过大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刮伤患者管腔内壁,对患者造成伤害。3、传统活检钳鞘管无球囊对管腔内壁进行充盈胀紧封堵,导致鞘管在输送至指定位置后容易松动,甚至导致滑脱情况出现,且无球囊封无法对管腔内部进行阻断封堵,则无法区域性的对肿瘤梗阻组织进行局域性的注药辅助治疗,其对于股动脉或其他管腔取样时肿瘤梗阻组织出血无法起到封堵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腔道多功能抗折活检鞘套装,在球囊在第一单向阀接头充大后,引导机构移动时,使得弹性束紧软套脱离开合瓣,使开合瓣张开,从而退出引导机构,再通入活检钳,从开合瓣的张开口处伸入股动脉中。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体腔道多功能抗折活检鞘套装,其中,包括外鞘管及套接在外鞘管内的引导机构,导丝套在引导机构内,外鞘管的末端设置有手柄,外鞘管的前端设置有端头,在端头的端口处沿轴向朝后在外鞘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豁口槽,相邻豁口槽之间为开合瓣,开合瓣的外侧弧形外壁设置有沿轴向分布的若干防滑凹条,外鞘管上套有球囊,球囊与球囊管连通,球囊管与第一单向阀接头连通,外鞘管上设置有折叠段,折叠段处于球囊之后,弹性束紧软套分别与引导机构、开合瓣连接,引导机构移动时,可使得弹性束紧软套脱离开合瓣,使开合瓣张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引导机构包括第一内导管,第一内导管的前端为圆锥形,导丝套在第一内导管内,第一内导管的前端设置有伸出段,伸出段上设置有卡位凸条,弹性束紧软套上设置有卡位凹槽,卡位凸条可卡入卡位凹槽内,第一内导管的末端从手柄处伸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弹性束紧软套的内壁处设置有可卡入防滑凹条内的防滑凸条。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开合瓣上套有出药环,出药环上设置有若干个出药孔,出药环内设置有环药腔,环药腔与输药管连通,输药管与注药接头连通。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开合瓣的端头上设置有标记块。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折叠段上套有保护软管,保护软管的两端设置有标记环。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折叠段内套接有内隔膜套。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内导管的外壁上套有弹性螺旋丝。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外鞘管与第一内导管的后端均设置有瓣膜。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引导机构包括第二内导管,第二内导管内设置有球囊条,球囊条与球囊条管连通,球囊条管与第二单向阀接头连通。在本技术内,弹性束紧软套分别套接在引导机构和开合瓣,因在端头的端口处沿轴向朝后在外鞘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豁口槽,相邻豁口槽之间为开合瓣,开合瓣可进行张开和闭合,在球囊在第一单向阀接头充大后,引导机构移动时,使得弹性束紧软套脱离开合瓣,使开合瓣张开,从而退出引导机构,再通入活检钳,从开合瓣的张开口处伸入股动脉中;本技术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鞘管的折叠段与保护软管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外鞘管的端头与弹性束紧软管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内导管的端头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外鞘管的端头与第一内导管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外鞘管的开合瓣闭合时端头处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外鞘管的开合瓣张开时端头处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外鞘管的开合瓣闭合时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外鞘管的开合瓣张开时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采用第二内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采用第二内导管的剖视图;图13为本技术的外鞘管的折叠段的分解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外鞘管的折叠段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撤出第一内导管,再导入活检钳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的第一内导管的部分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的第二内导管的部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外鞘管,11-手柄,12-端头,121-豁口槽,122-开合瓣,123-防滑凹条,124-标记块,13-球囊,131-球囊管,132-第一单向阀接头,14-折叠段,141-保护软管,142-标记环,15-出药环,151-出药孔,152-环药腔,153-输药管,154-注药接头,2-引导机构,21-第一内导管,211-伸出段,212-内隔膜套,213-卡位凸条,214-弹性螺旋丝,22-第二内导管,221-球囊条,222-球囊条管,223-第二单向阀接头,3-导丝,4-弹性束紧软管,41-卡位凹槽,42-防滑凸条,5-股动脉,6-肿瘤梗阻组织,7-活检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1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人体腔道多功能抗折活检鞘套装,包括外鞘管1及套接在外鞘管1内的引导机构2,导丝3套在引导机构2内。在本技术内,外鞘管1的末端设置有手柄11,外鞘管1的前端设置有端头12,在端头12的端口处沿轴向朝后在外鞘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豁口槽121,相邻豁口槽121之间为开合瓣122,开合瓣122的外侧弧形外壁设置有沿轴向分布的若干防滑凹条123。外鞘管1上套有球囊13,球囊13与球囊管131连通,球囊管131与第一单向阀接头132连通,外鞘管1上设置有折叠段14,折叠段14处于球囊13之后,具体地讲,弹性束紧软套4分别与引导机构2、开合瓣122连接,引导机构2移动时,可使得弹性束紧软套4脱离开合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腔道多功能抗折活检鞘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管及套接在所述外鞘管内的引导机构,导丝套在所述引导机构内,所述外鞘管的末端设置有手柄,所述外鞘管的前端设置有端头,在所述端头的端口处沿轴向朝后在所述外鞘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豁口槽,相邻所述豁口槽之间为开合瓣,所述开合瓣的外侧弧形外壁设置有沿轴向分布的若干防滑凹条,所述外鞘管上套有球囊,所述球囊与球囊管连通,所述球囊管与第一单向阀接头连通,所述外鞘管上设置有折叠段,所述折叠段处于所述球囊之后,弹性束紧软套分别与所述引导机构、开合瓣连接,所述引导机构移动时,可使得所述弹性束紧软套脱离所述开合瓣,使所述开合瓣张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腔道多功能抗折活检鞘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管及套接在所述外鞘管内的引导机构,导丝套在所述引导机构内,所述外鞘管的末端设置有手柄,所述外鞘管的前端设置有端头,在所述端头的端口处沿轴向朝后在所述外鞘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豁口槽,相邻所述豁口槽之间为开合瓣,所述开合瓣的外侧弧形外壁设置有沿轴向分布的若干防滑凹条,所述外鞘管上套有球囊,所述球囊与球囊管连通,所述球囊管与第一单向阀接头连通,所述外鞘管上设置有折叠段,所述折叠段处于所述球囊之后,弹性束紧软套分别与所述引导机构、开合瓣连接,所述引导机构移动时,可使得所述弹性束紧软套脱离所述开合瓣,使所述开合瓣张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腔道多功能抗折活检鞘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包括第一内导管,所述第一内导管的前端为圆锥形,所述导丝套在所述第一内导管内,所述第一内导管的前端设置有伸出段,所述伸出段上设置有卡位凸条,所述弹性束紧软套上设置有卡位凹槽,所述卡位凸条可卡入所述卡位凹槽内,所述第一内导管的末端从所述手柄处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体腔道多功能抗折活检鞘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束紧软套的内壁处设置有可卡入所述防滑凹条内的防滑凸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臻李鑫詹鹏超纪坤李蕾张风光叶书文李向辉何萍韩新巍丁娟刘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