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和面机的和面搅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82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和面机的和面搅拌机构,搅拌棍两端同一轴线穿过并固定在和面桶的桶壁上,搅拌棍的两端与和面桶的桶壁间隙配合绕轴线在和面桶内旋转;所述搅拌棍由两根竖杆和竖杆之间的连杆组成,所述两根竖杆与和面桶桶壁水平设置;所述与搅拌棍固定处的和面桶上端为圆柱形,下端与轴线垂直的和面桶桶壁底部一圈倒圆角向上延伸,和面桶正剖面为“U”字型,下端与轴线平行的和面桶桶壁为倾斜状,倾斜角度与搅拌棍旋转时的路径相对应,和面桶侧剖面为“V”字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和面搅拌机构结构简单,用搅拌棍代替铰刀,容易清洗,使用安全。和面桶的形状与搅拌棍运行路径对应使和面无死角,搅拌棍面积大,和出的面更加劲道口感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和面机的和面搅拌机构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和面机的和面搅拌机构。
技术介绍
和面机作为一种面食加工的工具,轻松解决了手工和面费时费力的难题,但现有的面食加工工具,以及市面上在销售的和面机,在和面时,仅仅只是达到“和”的效果,和出来的面团蓬松,没有韧性,不够劲道。现有和面机和面桶和搅拌棍形状和结构配合不合理,和面时面桶内部边缘及上部的面粉受力不均匀,需要很久才能和面成团,不仅和面效率低,也影响制作出的食物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改变和面桶和搅拌棍的形状,使和面桶的形状配合搅拌棍的运行路径,提高和面效率;和面时,不仅仅只是“和”的效果,还有“揉”的效果,使面团不蓬松,有韧性,有劲道。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和面机的和面搅拌机构,包括和面桶和搅拌棍,和面桶上设有桶盖;搅拌棍两端同一轴线穿过并固定在和面桶的桶壁上,搅拌棍的两端与和面桶的桶壁间隙配合绕轴线在和面桶内旋转;所述搅拌棍由两根竖杆和竖杆之间的连杆组成,所述两根竖杆相对于面桶桶壁小角度向内倾斜;所述与搅拌棍固定处的和面桶上端为圆柱形,下端与轴线垂直的和面桶桶壁底部一圈倒圆角向上延伸,和面桶正剖面为“U”字型,下端与轴线平行的和面桶桶壁为倾斜状,倾斜角度与搅拌棍旋转时的路径相对应,和面桶侧剖面为“V”字型。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棍的两根竖杆与连杆一体成型,和面桶同一轴线上左、右桶壁开孔,内衬套和外衬套焊接在和面桶的桶壁的孔上,内衬套和外衬套扣合搅拌棍的两端,内衬套和外衬套与搅拌棍的两端间隙配合,搅拌棍固定在和面桶内并可绕轴线旋转。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棍的两根竖杆成任意角度设置,两根竖杆外端之间的连杆弯曲成一个弧形。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棍的两根竖杆成90°或180°夹角设置,两根竖杆外端之间的连杆弯曲成一个弧形。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棍的竖杆相对于面桶桶壁向内倾斜6°。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套和外衬套与搅拌棍的两端间隙为0.05mm。进一步的,所述和面桶和搅拌棍采用304不锈钢制造,所述和面桶的桶沿为卷边状,靠近桶沿的和面桶的桶壁上均匀设有4个3mm深的向内的凸台,所述桶盖上设有与凸台对应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和面桶外侧的搅拌棍左侧焊接四方凸台的搅拌传动头,右侧焊接圆柱凸台的搅拌固定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棍旋转时搅拌棍最低点距离和面桶桶底的间距是2mm,与桶壁的最近间距是2mm。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棍的竖杆为圆柱状,搅拌棍的连杆为横截面为圆形、扁平形的弧形连杆,或螺旋状的连杆。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和面搅拌机构结构简单,用搅拌棍代替铰刀,容易清洗,使用安全。和面桶的形状与搅拌棍运行路径对应,和面无死角,搅拌棍面积大,提高和面效率,和出的面更加劲道口感好;和面时,不仅仅只是“和”的效果,还有“揉”的效果,面团在和面桶内和面时,模仿手揉面的动作,达到揉的效果,使面团不蓬松,有韧性,有劲道。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和面机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搅拌棍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1的搅拌棍的示意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2的搅拌棍的示意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的和面桶正视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的和面桶侧视图;图7本技术实施例的搅拌棍旋转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和面机的和面搅拌机构,包括和面桶33和搅拌棍36,和面桶33上设有桶盖32;所述和面桶33和搅拌棍36采用304不锈钢制造,所述和面桶33的桶沿为卷边状,靠近桶沿的和面桶33的桶壁上均匀设有4个3mm深的向内的凸台,所述桶盖32上设有与凸台对应的凹槽。和面桶33同一轴线上左、右桶壁开孔,内衬套和外衬套焊接在和面桶33的桶壁的孔上,内衬套和外衬套扣合搅拌棍36的两端,内衬套和外衬套与搅拌棍36的两端间隙配合,间隙为0.05mm。搅拌棍36固定在和面桶33内并可绕轴线旋转。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搅拌棍36由两根竖杆和竖杆之间的连杆组成,所述搅拌棍36的两根竖杆与连杆一体成型,所述竖杆相对于面桶33桶壁向内倾斜6°,两根竖杆成90°夹角设置,两根竖杆外端之间的连杆弯曲成一个弧形;所述搅拌棍36的竖杆为圆柱状,搅拌棍36的连杆为横截面为圆形的连杆。如图5和图6所示,下端与轴线垂直的和面桶33桶壁底部一圈倒圆角向上延伸,和面桶33正剖面为“U”字型,下端与轴线平行的和面桶33桶壁为倾斜状,倾斜角度与搅拌棍36旋转时的路径相对应,和面桶33侧剖面为“V”字型。所述和面桶33外侧的搅拌棍36左侧焊接四方凸台的搅拌传动头,右侧焊接圆柱凸台的搅拌固定头。如图7所示,所述搅拌棍36旋转时搅拌棍36最低点距离和面桶桶底的间距是2mm,与桶壁的最近间距是2mm。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和面机的和面搅拌机构,包括和面桶33和搅拌棍36,和面桶33上设有桶盖32;所述和面桶33和搅拌棍36采用304不锈钢制造,所述和面桶33的桶沿为卷边状,靠近桶沿的和面桶33的桶壁上均匀设有4个3mm深的向内的凸台,所述桶盖32上设有与凸台对应的凹槽。和面桶33同一轴线上左、右桶壁开孔,内衬套和外衬套焊接在和面桶33的桶壁的孔上,内衬套和外衬套扣合搅拌棍36的两端,内衬套和外衬套与搅拌棍36的两端间隙配合,间隙为0.05mm。搅拌棍36固定在和面桶33内并可绕轴线旋转。如图4所示,所述搅拌棍36由两根竖杆和竖杆之间的连杆组成,所述搅拌棍36的两根竖杆与连杆一体成型,所述竖杆相对于面桶33桶壁向内倾斜6°,两根竖杆成180°夹角设置,两根竖杆外端之间的连杆弯曲成一个弧形;所述搅拌棍36的竖杆为圆柱状,搅拌棍36的连杆为横截面为扁平形的连杆。如图5和图6所示,下端与轴线垂直的和面桶33桶壁底部一圈倒圆角向上延伸,和面桶33正剖面为“U”字型,下端与轴线平行的和面桶33桶壁为倾斜状,倾斜角度与搅拌棍36旋转时的路径相对应,和面桶33侧剖面为“V”字型。所述和面桶33外侧的搅拌棍36左侧焊接四方凸台的搅拌传动头,右侧焊接圆柱凸台的搅拌固定头。如图7所示,所述搅拌棍36旋转时搅拌棍36最低点距离和面桶桶底的间距是2mm,与桶壁的最近间距是2mm。实施例3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和面机的和面搅拌机构,包括和面桶33和搅拌棍36,和面桶33上设有桶盖32;所述和面桶33和搅拌棍36采用304不锈钢制造,所述和面桶33的桶沿为卷边状,靠近桶沿的和面桶33的桶壁上均匀设有4个3mm深的向内的凸台,所述桶盖32上设有与凸台对应的凹槽。和面桶33同一轴线上左、右桶壁开孔,内衬套和外衬套焊接在和面桶33的桶壁的孔上,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和面机的和面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和面桶(33)和搅拌棍(36),和面桶(33)上设有桶盖(32);搅拌棍(36)两端同一轴线穿过并固定在和面桶(33)的桶壁上,搅拌棍(36)的两端与和面桶(33)的桶壁间隙配合绕轴线在和面桶(33)内旋转;所述搅拌棍(36)由两根竖杆和竖杆之间的连杆组成,所述两根竖杆相对于面桶(33)桶壁小角度向内倾斜;所述与搅拌棍(36)固定处的和面桶(33)上端为圆柱形,下端与轴线垂直的和面桶(33)桶壁底部一圈倒圆角向上延伸,和面桶(33)正剖面为“U”字型,下端与轴线平行的和面桶(33)桶壁为倾斜状,倾斜角度与搅拌棍(36)旋转时的路径相对应,和面桶(33)侧剖面为“V”字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和面机的和面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和面桶(33)和搅拌棍(36),和面桶(33)上设有桶盖(32);搅拌棍(36)两端同一轴线穿过并固定在和面桶(33)的桶壁上,搅拌棍(36)的两端与和面桶(33)的桶壁间隙配合绕轴线在和面桶(33)内旋转;所述搅拌棍(36)由两根竖杆和竖杆之间的连杆组成,所述两根竖杆相对于面桶(33)桶壁小角度向内倾斜;所述与搅拌棍(36)固定处的和面桶(33)上端为圆柱形,下端与轴线垂直的和面桶(33)桶壁底部一圈倒圆角向上延伸,和面桶(33)正剖面为“U”字型,下端与轴线平行的和面桶(33)桶壁为倾斜状,倾斜角度与搅拌棍(36)旋转时的路径相对应,和面桶(33)侧剖面为“V”字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面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棍(36)的两根竖杆与连杆一体成型,和面桶(33)同一轴线上左、右桶壁开孔,内衬套和外衬套焊接在和面桶(33)的桶壁的孔上,内衬套和外衬套扣合搅拌棍(36)的两端,内衬套和外衬套与搅拌棍(36)的两端间隙配合,搅拌棍(36)固定在和面桶(33)内并可绕轴线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和面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棍(36)的两根竖杆成任意角度设置,两根竖杆外端之间的连杆弯曲成一个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和面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宗武陈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鲨鱼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