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
,尤其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我国地广、地形复杂、气侯分布各异,多雷地区也相当多,雷击到室外的电缆或输电线后,往往会造成线缆的断裂或保护装置的损坏,从而中止电力的供应。若是电缆的断裂的话,需用更换电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电缆本身的价格也很贵;若损坏的是保护装置,那么只要更换保护装置,相对的维修时间较短。电力的中止供应,不仅给广大用户带来了不便,而且,在中止供应期间,供电公司的电力未使用的损失也相当多,故防雷是电力部门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为止,行业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CN211508546U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用防雷保护装置,包括避雷导线、导线固定器、线杆、接地线和引雷装置,所述线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接地线,所述接地线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线固定器,所述导线固定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避雷导线,所述避雷导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放电装置,所述接地线顶部远离导线固定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引雷装置,所述稳定杆的一端通过旋钮安装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缆(2)外安装了防雷部件(1),所述电缆(2)固定在横袒(4)上,所述横袒(4)固定安装在竖立在地面上的电力杆塔(3)上;所述防雷部件(1)具有基带层(11)、多个支撑体(12)、导电带(13),支撑体(12)从基带层(11)上表面向上延伸,导电带(13)粘结或粘贴在支撑体(12)下表面上,支撑体上表面(121)为圆柱体表面的一部分,相邻的支撑体(12)之间是互不接触的;防雷部件(1)在使用时通过卷绕形成圆柱体结构并使支撑体(12)位于圆柱体内部,所有支撑体上表面(121)在同一圆柱面上且该圆柱面对应的圆的直径略小于电缆(2)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缆(2)外安装了防雷部件(1),所述电缆(2)固定在横袒(4)上,所述横袒(4)固定安装在竖立在地面上的电力杆塔(3)上;所述防雷部件(1)具有基带层(11)、多个支撑体(12)、导电带(13),支撑体(12)从基带层(11)上表面向上延伸,导电带(13)粘结或粘贴在支撑体(12)下表面上,支撑体上表面(121)为圆柱体表面的一部分,相邻的支撑体(12)之间是互不接触的;防雷部件(1)在使用时通过卷绕形成圆柱体结构并使支撑体(12)位于圆柱体内部,所有支撑体上表面(121)在同一圆柱面上且该圆柱面对应的圆的直径略小于电缆(2)的外径。
2.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缆(2)外安装了防雷部件(1),所述电缆(2)固定在横袒(4)上,所述横袒(4)固定安装在竖立在地面上的电力杆塔(3)上;所述防雷部件(1)具有基带层(11)、多个支撑体(12)、导电带(13),基带层(11)及导电带(13)都为圆环柱体结构,支撑体(12)从基带层(11)内表面向内延伸,导电带(13)粘结或粘贴在支撑体(12)外表面上,支撑体上表面(121)为圆柱体表面的一部分,相邻的支撑体(12)之间是互不接触的,所有支撑体上表面(121)在同一圆柱面上;在放置电缆(2)时,将电缆(2)穿入防雷部件(1)的支撑体上表面(121)所形成的孔内,支撑体(12)将电缆(2)卡合住。
3.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缆(2)外安装了防雷部件(1),所述电缆(2)固定在横袒(4)上,所述横袒(4)固定安装在竖立在地面上的电力杆塔(3)上;所述防雷部件(1)具有基带层(11)、多个支撑体(12)、导电带(13),支撑体(12)从基带层(11)上表面向上延伸,导电带(13)粘结或粘贴在支撑体(12)下表面上,支撑体上表面(121)为圆柱体表面的一部分,相邻的支撑体(12)之间是互不接触的;防雷部件(1)在使用时通过卷绕形成圆柱体结构并使支撑体(12)位于圆柱体内部,所有支撑体上表面(121)在同一圆柱面上且该圆柱面对应的圆的直径略小于电缆(2)的外径,支撑体(12)上具有多个通孔(122)。
4.一种输电线路防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缆(2)外安装了防雷部件(1),所述电缆(2)固定在横袒(4)上,所述横袒(4)固定安装在竖立在地面上的电力杆塔(3)上;所述防雷部件(1)具有基带层(11)、多个支撑体(12)、导电带(13)、外护层(14),基带层(11)、导电带(13)、外护层(14)都为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