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697494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及其装配方法,涉及超导防雷保护结构技术领域;为了提升装配效果;其保护结构具体包括通过固定角钢和抱箍固定于杆塔上的引下线,所述抱箍套接后通过螺栓固定于杆塔圆周外壁,固定角钢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抱箍一侧外壁,引下线一端设有端子壳,端子壳外壁通过环形凸起滑动连接有端子座,端子座顶端一体式设置有端子头,端子头一侧外壁与端子座圆周外壁相切;端子头一侧外壁开设有装配孔和腰型孔,端子头通过装配孔和腰型孔以及两个紧固螺栓安装于固定角钢一侧外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端子头一侧外壁与端子座圆周外壁相切,能够在安装过程中减少端子头的形变,避免了端子头与端子座之间弯曲断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导防雷保护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防雷,是指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的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尤其在电力输送等领域中,为保障安全,常采用各种防雷保护装置,而一般的防雷保护装置在装配引下线时,由于引下线横截面多为圆形,因此,其端子部分在安装时或多或少的发生形变,形变较大时易出现断裂现象,影响防雷功能。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195331.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防雷引下线的连接装置,属于建筑防雷引下线
,一种装配式建筑防雷引下线的连接装置,包括注浆套筒,注浆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内孔和一对外孔,内孔位于一对外孔之间,且内孔与外孔相通,内孔的内部设有导电柱,导电柱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电弹簧,注浆套筒的外端粘接有一对热缩管,注浆套筒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灌浆口,灌浆口位于一对热缩管之间。上述专利中的引下线存在以下不足:在安装于角钢等结构上时,其端子部分在安装时或多或少的发生形变,形变较大时易出现断裂现象,影响防雷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及其装配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及其装配方法,包括通过固定角钢和抱箍固定于杆塔上的引下线,所述抱箍套接后通过螺栓固定于杆塔圆周外壁,固定角钢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抱箍一侧外壁,引下线一端设有端子壳,端子壳外壁通过环形凸起滑动连接有端子座,端子座顶端一体式设置有端子头,端子头一侧外壁与端子座圆周外壁相切;端子头一侧外壁开设有装配孔和腰型孔,端子头通过装配孔和腰型孔以及两个紧固螺栓安装于固定角钢一侧外壁;所述引下线顶端依次通过端子壳、环形凸起、端子座和端子头与固定角钢电性连接;所述引下线另一端通过连接机构固定有柔性石墨接地体。优选的:所述端子座底部外壁一体式设置有柱形凸起,柱形凸起位于端子壳一端内部,柱形凸起圆周外壁与端子壳圆周内壁之间设置有圆周分布的导电弹片,导电弹片呈旋风结构,且端子壳通过导电弹片电性连接于柱形凸起。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U形座和三个以上的压板,所述引下线一端和柔性石墨接地体均重叠置于U形座内,压板均匀插接于U形座内壁,且压板顶部外壁挤压于柔性石墨接地体底部外壁;柔性石墨接地体底端外壁一体式设置有同一个连接板,连接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U形座底部外壁。进一步优选的:所述U形座内壁设置有均匀对称分布的防滑凸条。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为防退插销。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超导防雷保护结构还包括组装接地网,组装接地网的网眼形状为口形结构,所述口型结构的四角呈圆弧状,弧度为30度,口型结构地网直径不小于5m。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超导防雷保护结构还包括组装接地网,组装接地网的网眼形状为O形结构,所述O形结构地网直径不小于5m。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引下线采用圆线或扁线结构,圆线结构直径为18mm或20mm或28mm,扁线结构直径为40*5mm或40*4mm;所述柔性石墨接地体直径为28mm。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引下线与固定角钢装配和引下线与柔性石墨接地体或两根柔性石墨接地体的装配;所述引下线与固定角钢的装配包括如下步骤:S1:将引下线一端插入接续金具套管,深度不少于170mm;S2:用600T环形筘压机挤压接续金具套管,直到全部压紧;S3:用M16可拆卸式防盗螺栓将引下线通过端子头和固定角钢与杆塔根部连接。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引下线与柔性石墨接地体或两根柔性石墨接地体的装配包括如下步骤:S11:将待连接的引下线和柔性石墨接地体或者两根柔性石墨接地体重叠放置在U形座的槽内;S12:利用压板在U形座的槽内将柔性石墨接地体与引下线压紧,直至压板与U形座的槽两端完全重合;S13:将防退插销插入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端子头一侧外壁与端子座圆周外壁相切,能够在安装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端子头的形变,避免了端子头与端子座之间弯曲断裂的现象;且由于设置了环形凸起,能够卸除端子壳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旋转力;减小端子头与端子座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提升了牢固度。2.通过设置导电弹片,在能够满足一定的旋转空间的条件下,提升端子壳与端子座之间的导雷效果。3.通过设置紧固件、连接板等结构,能够便于将引下线和柔性石墨接地体锁紧固定,通过设置防滑凸条,能够起到防滑效果,提升引下线和柔性石墨接地体安装的牢固度。4.通过设置口形结构或O形结构组装接地网,能够提升雷电流在土壤中的散泄效果,提升防雷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引下线与固定角钢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端子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端子座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引下线与柔性石墨接地体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引下线与柔性石墨接地体装配的主视图。图中:1引下线、2端子壳、3端子座、4端子头、5抱箍、6固定角钢、7杆塔、8腰型孔、9紧固螺栓、10环形凸起、11导电弹片、12柱形凸起、13柔性石墨接地体、14U形座、15压板、16紧固件、17连接板、18防滑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通过固定角钢6和抱箍5固定于杆塔7上的引下线1;所述抱箍5套接后通过螺栓固定于杆塔7圆周外壁,固定角钢6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抱箍5一侧外壁,引下线1一端设有端子壳2,端子壳2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包括通过固定角钢(6)和抱箍(5)固定于杆塔(7)上的引下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5)套接后通过螺栓固定于杆塔(7)圆周外壁,固定角钢(6)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抱箍(5)一侧外壁,引下线(1)一端设有端子壳(2),端子壳(2)外壁通过环形凸起(10)滑动连接有端子座(3),端子座(3)顶端一体式设置有端子头(4),端子头(4)一侧外壁与端子座(3)圆周外壁相切;端子头(4)一侧外壁开设有装配孔和腰型孔(8),端子头(4)通过装配孔和腰型孔(8)以及两个紧固螺栓(9)安装于固定角钢(6)一侧外壁;所述引下线(1)顶端依次通过端子壳(2)、环形凸起(10)、端子座(3)和端子头(4)与固定角钢(6)电性连接;所述引下线(1)另一端通过连接机构固定有柔性石墨接地体(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包括通过固定角钢(6)和抱箍(5)固定于杆塔(7)上的引下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5)套接后通过螺栓固定于杆塔(7)圆周外壁,固定角钢(6)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抱箍(5)一侧外壁,引下线(1)一端设有端子壳(2),端子壳(2)外壁通过环形凸起(10)滑动连接有端子座(3),端子座(3)顶端一体式设置有端子头(4),端子头(4)一侧外壁与端子座(3)圆周外壁相切;端子头(4)一侧外壁开设有装配孔和腰型孔(8),端子头(4)通过装配孔和腰型孔(8)以及两个紧固螺栓(9)安装于固定角钢(6)一侧外壁;所述引下线(1)顶端依次通过端子壳(2)、环形凸起(10)、端子座(3)和端子头(4)与固定角钢(6)电性连接;所述引下线(1)另一端通过连接机构固定有柔性石墨接地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3)底部外壁一体式设置有柱形凸起(12),柱形凸起(12)位于端子壳(2)一端内部,柱形凸起(12)圆周外壁与端子壳(2)圆周内壁之间设置有圆周分布的导电弹片(11),导电弹片(11)呈旋风结构,且端子壳(2)通过导电弹片(11)电性连接于柱形凸起(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U形座(14)和三个以上的压板(15),所述引下线(1)一端和柔性石墨接地体(13)均重叠置于U形座(14)内,压板(15)均匀插接于U形座(14)内壁,且压板(15)顶部外壁挤压于柔性石墨接地体(13)底部外壁;柔性石墨接地体(13)底端外壁一体式设置有同一个连接板(17),连接板(17)通过紧固件(16)固定于U形座(14)底部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导防雷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座(14)内壁设置有均匀对称分布的防滑凸条(18)。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巨亮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优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