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44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包括电解质、非水性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含化合物A、化合物B、碳酸亚乙烯酯和1,3‑丙烷磺酸内酯的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中化合物A、化合物B的共同作用,发挥协同作用,有效降低锂电池的界面阻抗,提高锂电池的高温和低温性能同时兼顾到电解液热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工业制造锂离子电池所用的电解液,电解质主要为LiPF6、LiBF4、LiCLO4、LiI等,电解质浓度为0.1~2.0mol/L,以EC-PC-DMC-DEC-EMC(其中EC为碳酸乙烯酯、PC为碳酸丙烯、DMC为碳酸二甲酯、DEC为碳酸二乙酯、EMC为碳酸甲乙酯)等有机物为溶剂。电解液对锂电池的性能影响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电解液的成分、浓度、黏度、电导率与电极表面反应相关联。电解液的导电性、电极反应的可逆性直接影响锂电池的放电容量,电解液的稳定性会影响锂电池的安全性能,电解液对锂电池的比容量、工作温度范围、充放电循环效率、高低温性能也有较大影响。目前大量使用的锂电池SEI膜成膜添加剂VC(碳酸亚乙烯酯)、VEC(碳酸乙烯亚乙酯)、FEC(氟代碳酸乙烯酯)在高温下不稳定容易分解导致锂电池高温性能变差。有研究表明,微量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0.5%)可以抑制锂电池电解液在储存过程中Li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包括电解质、非水性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含化合物A、化合物B、碳酸亚乙烯酯和1,3-丙烷磺酸内酯的混合物;/n所述化合物A的通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包括电解质、非水性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含化合物A、化合物B、碳酸亚乙烯酯和1,3-丙烷磺酸内酯的混合物;
所述化合物A的通式为:







其中,R1、R2、R3为烷基、烯基、多烯基、芳香烃基或烷氧基中的一种,R4为乙氰基、甲氰基、氰基苯基中的一种;
所述化合物B的通式为:



其中,R1'为烷基、烯基、多烯基、芳香烃基、烷氧基或氟代烷氧基中的一种,R2'为异氰酸酯、甲基异氰酸酯、正丁基异氰酸酯、叔丁基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为碳原子数1-7的烷基;
优选地,所述烯基为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A选自3-氰基苯基磷酸二乙酯、氰甲基磷酸二乙酯或4-氰基苄基亚磷酸二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B选自邻甲基苯磺酰异氰酸酯、对甲基苯磺酰异氰酸酯或2-(三氟甲氧基)苯磺酰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的质量为100%计,所述电解质的含量为11.03%~12.27%;
优选地,所述电解质为六氟磷酸锂、双草酸硼酸酯锂、二氟草酸硼酸锂、双三氟磺酰亚胺锂或双氟磺酰亚胺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性电解液的质量为100%计,所述的非水性有机溶剂含量为76.47%~85.03%;
优选地,所述非水性有机溶剂选自碳酸酯类或/和羧酸酯类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营军吕亮钮博翔申海鹏程梅笑孙春胜
申请(专利权)人:香河昆仑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