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727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合同类型,从合同管理系统中确定合同模板;根据合同模板,匹配生成对应的合同模板界面,合同模板界面中包括至少一项合同要素;从科研生产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中获取与合同要素相关联的目标内容;将目标内容分别填充至合同模板界面对应的合同要素中,生成预设格式的合同文本。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取合同要素,将合同简化为一个标准化的模板,通过关联合同要素与其它实时交互系统实现合同文本的快速填写,同时规避了由于人工输入而导致的各种错误,为合同制作人员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安全的合同生成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地,涉及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合同是现代贸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保证贸易双方的利益,双方需要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义务,确定交易明细,约束双方行为。合同一般规定了签订合同的双方需要履行的责任和遵守的规则,合同中需要有甲乙双方的各种基本信息,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对应信息。然而,对于一份完整、严谨、有效的合同,常常动辄十几数十页的内容,因此一份合同的制作和校验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出现遗漏或错误,先前的努力就会白费,需要重新校验签署合同,极大地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和系统。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应用于包含多个子系统的合同生成系统中,所述子系统包括:合同管理系统、科研生产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合同类型,从合同管理系统中确定合同模板;步骤2:根据所述合同模板,匹配生成对应的合同模板界面,所述合同模板界面中包括至少一项合同要素;步骤3:从科研生产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中获取与所述合同要素相关联的目标内容;步骤4:将所述目标内容分别填充至所述合同模板界面对应的合同要素中,生成预设格式的合同文本。可选地,所述步骤1包括:根据合同类型确定所需要的合同要素;根据合同要素,构建合同模型,所述合同模型中包括:固有要素和必填要素;其中,所述必填要素为可编辑的内容;根据所述固有要素和所述必填要素,从所述合同管理系统中查找匹配的合同条款,并根据所述合同条款生成所述合同模板。可选地,所述步骤2包括:将所述必填要素与对应的界面控件进行关联绑定,生成对应的合同模板界面。可选地,所述步骤3包括:根据用户输入的生产要求和/或生产厂家提供的物料清单,从所述科研生产管理系统中拉取与所述物料清单对应的物料规格信息;从所述价格管理系统中获取所述物料清单中各项物料对应的历史价格信息,得到各项物料对应的参考估价;从所述供应商管理系统中获取所述物料清单中各项物料对应的供应商名单,并根据所述供应商名单综合评估各个供应商的推荐系数;其中,所述推荐系数与各个供应商的历史交货信息、合同履行评价、物资价格信息相关。可选地,所述步骤4包括:将所述物料清单对应的物料规格信息填充至所述合同模板界面对应的合同要素中;将所述物料清单中各项物料的参考估价填充至所述合同模板界面对应的合同要素中;根据各个供应商的推荐系数,确定至少一个目标供应商,并将所述目标供应商的信息填充至所述合同模板界面对应的合同要素中。可选地,还包括:显示生成的合同文本;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信息,对生成的合同文本进行核查和修订。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系统,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总线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合同生成程序,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与存储器间的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合同生成程序,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合同生成程序,所述合同生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和系统,通过提取合同要素,将合同简化为一个标准化的模板,通过关联合同要素与其它实时交互系统实现合同文本的快速填写,同时规避了由于人工输入而导致的各种错误,为合同制作人员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安全的合同生成方法。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应用于包含多个子系统的合同生成系统中,子系统包括:合同管理系统、科研生产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合同类型,从合同管理系统中确定合同模板。示例性的,在步骤1中,可以根据合同类型确定所需要的合同要素;根据合同要素,构建合同模型,合同模型中包括:固有要素和必填要素;其中,必填要素为可编辑的内容;根据固有要素和必填要素,从合同管理系统中查找匹配的合同条款,并根据合同条款生成合同模板。本实施例中,合同要素可以是此种合同中的特异性数据,通常指除了通用条款以外的针对此次交易的信息。步骤2:根据合同模板,匹配生成对应的合同模板界面,合同模板界面中包括至少一项合同要素。示例性的,在步骤2中,可以将必填要素与对应的界面控件进行关联绑定,生成对应的合同模板界面。本实施例中,在合同模板界面上可以利用可视化的窗体输入程序中的数据输入应尽量以选择形式出现,避免输入错误。步骤3:从科研生产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中获取与合同要素相关联的目标内容。示例性的,在步骤3中,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生产要求和/或生产厂家提供的物料清单,从科研生产管理系统中拉取与物料清单对应的物料规格信息;从价格管理系统中获取物料清单中各项物料对应的历史价格信息,得到各项物料对应的参考估价;从供应商管理系统中获取物料清单中各项物料对应的供应商名单,并根据供应商名单综合评估各个供应商的推荐系数;其中,推荐系数与各个供应商的历史交货信息、合同履行评价、物资价格信息相关。本实施例中,数据库信息关联是指将数据库中的相关属性与输入控件关联起来,当选择其中的标识属性时,其余的属性会自动填写到合同模板中,免去了大量的输入操作。本实施例中,物资的历史价格信息是指之前购买该物资时签订的价格等信息,可以为当次的价格暂估提供一个参考。本实施例中,供应商推荐模型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如交货率、产品合格率、合同履行评价、价格优惠程度等根据不同的权重综合计算出的一个结果,使得推荐的供应商即为当前用户最为关心的几个因素方面中最合适的结果。步骤4:将目标内容分别填充至合同模板界面对应的合同要素中,生成预设格式的合同文本。示例性的,在步骤4中,可以将物料清单对应的物料规格信息填充至合同模板界面对应的合同要素中;将物料清单中各项物料的参考估价填充至合同模板界面对应的合同要素中;根据各个供应商的推荐系数,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含多个子系统的合同生成系统中,所述子系统包括:合同管理系统、科研生产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n步骤1:根据合同类型,从合同管理系统中确定合同模板;/n步骤2:根据所述合同模板,匹配生成对应的合同模板界面,所述合同模板界面中包括至少一项合同要素;/n步骤3:从科研生产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中获取与所述合同要素相关联的目标内容;/n步骤4:将所述目标内容分别填充至所述合同模板界面对应的合同要素中,生成预设格式的合同文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含多个子系统的合同生成系统中,所述子系统包括:合同管理系统、科研生产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合同类型,从合同管理系统中确定合同模板;
步骤2:根据所述合同模板,匹配生成对应的合同模板界面,所述合同模板界面中包括至少一项合同要素;
步骤3:从科研生产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中获取与所述合同要素相关联的目标内容;
步骤4:将所述目标内容分别填充至所述合同模板界面对应的合同要素中,生成预设格式的合同文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根据合同类型确定所需要的合同要素;
根据合同要素,构建合同模型,所述合同模型中包括:固有要素和必填要素;其中,所述必填要素为可编辑的内容;
根据所述固有要素和所述必填要素,从所述合同管理系统中查找匹配的合同条款,并根据所述合同条款生成所述合同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将所述必填要素与对应的界面控件进行关联绑定,生成对应的合同模板界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系统协作的合同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生产要求和/或生产厂家提供的物料清单,从所述科研生产管理系统中拉取与所述物料清单对应的物料规格信息;
从所述价格管理系统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龙雯魏冬冬于清华高赛军祝周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