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对象的芯片级端口互连电路及其端口互连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芯片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对象的芯片级端口互连电路和一种端口互连方法。
技术介绍
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应用型专用集成芯片)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研发,电路执行效率高,但芯片规模相对较小(1-1000万门),不同研发项目之间的差异较大。PINMUX单元是ASIC芯片中内部IP核(IntellectualPropertyCore)与芯片顶层端口之间互连接的主要载体,研发过程与芯片研发同周期,其编码和验证效率对整个SoC(SystemonChip,片上系统)芯片的研发进度影响较大。由于没有时序约束和行业规范参考,PINMUX单元在实现方式上的差异很大。这就导致了不同项目之间的PINMUX单元几乎无法复用,从而无法快速、高质量地完成芯片研发过程中各类端口之间的互连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芯片级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对象的芯片级端口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PAD模块,所述PAD模块用于实现芯片与外部电路的连接;/nCORE模块,所述CORE模块包括PINMUX单元、IOCTRL控制单元、CPU单元和多个IP核,所述PINMUX单元分别与所述PAD模块和所述多个IP核连接,所述CPU单元用于对所述IOCTRL控制单元进行配置,以使所述IOCTRL控制单元通过所述PINMUX单元对所述PAD模块与各IP核的连接通路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对象的芯片级端口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PAD模块,所述PAD模块用于实现芯片与外部电路的连接;
CORE模块,所述CORE模块包括PINMUX单元、IOCTRL控制单元、CPU单元和多个IP核,所述PINMUX单元分别与所述PAD模块和所述多个IP核连接,所述CPU单元用于对所述IOCTRL控制单元进行配置,以使所述IOCTRL控制单元通过所述PINMUX单元对所述PAD模块与各IP核的连接通路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对象的芯片级端口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INMUX单元分别与所述PAD模块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向对象的芯片级端口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PAD模块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以连接外部电路;
所述CORE模块还包括第三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固定连接;
所述PINMUX单元包括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多个IP核之间的连接为可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对象的芯片级端口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多个IP核之间的连接通路的个数为2n,其中,n为正整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对象的芯片级端口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PU单元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英春,邵瑾,赵东艳,王于波,冯文楠,徐平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