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96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按照计算机原理,将系统能实现的用户需求分类,并设置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步骤S2,获取用户需求信息,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解析,提取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步骤S3,将解析得到的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与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进行匹配,实现对用户需求的自动分类,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需求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件开发
,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实现软件前端开发过程中,工程师需要对软件前端的开发需求进行明确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前端开发的界面以及功能设计进行充分理解,进而提出相应的开发方案和关键技术,并分析技术可行性、评估开发的工作量以及技术难点,从而实现工期预测,为软件开发提供信息支撑。现有的软件需求分析,都是收集好用户提供的需求描述后,经过产品经理的个人理解,将用户需求转为软件系统的功能内容设计,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点:一、依靠人工实现,效率低下;二、没有明确的用户需求分类,需求分析工作比较主观,如何把用户需求转化为软件系统需求,主要看软件产品经理个人怎么理解这些用户的需求,很多时候需求分析并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及装置,以提高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需求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按照计算机原理,将系统能实现的用户需求分类,并设置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步骤S2,获取用户需求信息,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解析,提取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步骤S3,将解析得到的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与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进行匹配,实现对用户需求的自动分类。优选地,于步骤S1中,将系统能实现的用户需求分为输入需求、输出需求、业务处理需求三类。优选地,设置输入需求对应的关键词/字包括但不限于输入、导入,设置输出需求对应的关键词/字包括但不限于查询、查看、打印,设置业务处理需求对应的关键词/字包括但不限于修改、生成、状态变为。优选地,于步骤S2中,当获取的用户需求信息为文字信息时,对文字的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解析,利用分词算法进行分词,并利用关键词提取算法提取关键词/字。优选地,于步骤S2中,当获取的用户需求信息为语音输入信息时,对语音的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对语音识别结果进行解析,然后利用分词算法进行分词,利用关键词提取算法提取关键词/字。优选地,于步骤S3中,将每条用户需求信息的每个关键词/字依次与每类需求所对应的每个关键词/字进行匹配,当存在匹配成功的关键词/字时,则将当前用户需求归类为对应的需求中。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装置,包括:需求分类单元,用于根据计算机原理,将系统能实现的用户需求分类,并设置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需求关键词提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需求信息,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解析,提取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需求匹配单元,用于将解析得到的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与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进行匹配,实现对用户需求的自动分类。优选地,所述需求分类单元将系统能实现的用户需求分为输入需求、输出需求、业务处理需求三类。优选地,设置输入需求对应的关键词/字包括但不限于输入、导入,设置输出需求对应的关键词/字包括但不限于查询、查看、打印,设置业务处理需求对应的关键词/字包括但不限于修改、生成、状态变为。优选地,所述需求关键词提取单元获取的用户需求信息为文字的用户需求信息或语音输入的用户需求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及装置通过将系统能实现的用户需求分类,并设置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在获取用户需求信息,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解析并提取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最后将解析得到的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与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进行匹配,实现了对用户需求的自动分类,可提高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需求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装置的系统架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按照计算机原理,将系统能实现的用户需求分类,并设置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在本专利技术中,将系统能实现的用户需求,分为如下三类:输入需求、输出需求、业务处理需求,其中,输入需求则是向软件系统输入数据;输出需求,则是软件系统要展示给用户的内容;业务处理需求则是软件系统要实现的业务功能,并为每类需求预先设置对应的关键词/字,例如,输入需求对应的关键词/字包括“输入”、“导入”等,输出需求对应的关键词/字包括“查询”、“查看”、“打印”等,业务处理需求对应的关键词/字包括“修改”、“生成”、“状态变为”等。步骤S2,获取用户需求信息,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解析,提取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获取的用户需求信息可以是文字信息,即用户输入文字的用户需求信息,例如“经常会通过Excel文件导入客户信息”,“销售人员随时查询客户信息,通过客户电话、名称等查找”,“销售人员可对客户信息进行修改”,当获取到文字的用户需求信息后,对该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解析,如利用分词算法进行分词,并利用关键词提取算法提取关键词,获得每条用户需求信息所对应的关键词/字。由于本实施例所利用的分词及关键词提取算法均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在此不予赘述。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获取的用户需求信息还可以是语音信息,即通过语音输入装置获取用户需求信息,对得到的语音的用户需求进行进行语音识别,然后对识别结果进行解析处理,例如利用分词算法进行分词,利用关键词提取算法提取关键词,从而得到每条用户需求信息所应该的关键词/字。由于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语音识别处理技术以及分词关键词提取算法均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在此不予赘述。步骤S3,将解析得到的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与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进行匹配,实现对用户需求的自动分类。具体地说,当得到每条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后,将解析得到的每条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与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进行匹配,即将每条用户需求信息的每个关键词/字依次与每类需求所对应的每个关键词/字进行匹配,当存在匹配成功的关键词/字时,则将当前用户需求归类为对应的需求中。这里需说明的是,一条用户需求信息中的关键词/字有可能既与输入需求,又与输出需求或业务处理需求匹配,说明该条需求有部分内容是属于输入需求,也有部分内容是属于输出需求或业务处理需求,这样的一条需求描述同属于两类需求也是合理的。这样,通过本专利技术将用户需求分类后,可清晰地整理好用户的需求,并理清需求间的逻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按照计算机原理,将系统能实现的用户需求分类,并设置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n步骤S2,获取用户需求信息,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解析,提取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n步骤S3,将解析得到的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与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进行匹配,实现对用户需求的自动分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按照计算机原理,将系统能实现的用户需求分类,并设置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
步骤S2,获取用户需求信息,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解析,提取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
步骤S3,将解析得到的用户需求信息的关键词/字与每类需求所对应的关键词/字进行匹配,实现对用户需求的自动分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1中,将系统能实现的用户需求分为输入需求、输出需求、业务处理需求三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输入需求对应的关键词/字包括但不限于输入、导入,设置输出需求对应的关键词/字包括但不限于查询、查看、打印,设置业务处理需求对应的关键词/字包括但不限于修改、生成、状态变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2中,当获取的用户需求信息为文字信息时,对文字的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解析,利用分词算法进行分词,并利用关键词提取算法提取关键词/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化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2中,当获取的用户需求信息为语音输入信息时,对语音的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对语音识别结果进行解析,然后利用分词算法进行分词,利用关键词提取算法提取关键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远程李奏换谢玉林陈菲梁维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威尔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