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佛性专利>正文

四镜片望远镜或放大镜光学系统及其望远镜或放大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6884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组四镜片组成之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由会聚透镜(n↓[1])、发射透镜(n↓[2])、会聚透镜(n↓[3])及发射透镜(n↓[4])依次组成。采用不同的玻璃材料(n)、曲率半径(r)、透镜厚度(d)与透镜间隔(D),从而设计成不同倍率、短光学筒长的望远镜或放大镜之光学系统。配以相应的机械零件,则构成双目观察之望远镜或放大镜。(*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四镜片望远镜或放大镜光学系统及其制作的望远镜或放大镜。目前超过8倍的望远镜多采用图2所示的光学系统,其外形尺寸较大;对于8倍望远镜则采用图3所示的光学系统,光学筒长80毫米,由于内含别汉棱镜系统,其相应的机械系统也比较复杂;市场上的4×30的4倍双筒望远镜,采用伽利略望远镜系统,没有棱镜系统,光学筒长为71毫米,仅比8倍望远镜的光学筒长短9毫米;2倍望远镜在市场上都是两个单透镜组成,因而有明显的放大色差,其物方视场比4倍望远镜还要小,因此,只能当玩具使用。目前的放大镜都为手持式的,手不能同时进行工作;市场上双目之体视眼镜放大镜光学筒长45毫米,工作距离420毫米,视场直径100毫米,机械结构复杂,因为较重,因而只适宜手术时短时间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筒长短,视场直径大的四镜片望远镜或放大镜光学系统和制作简便的望远镜或放大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四镜片望远镜或放大镜光学系统,它由会聚透镜n1,发散透镜n2,会聚透镜n3和发散透镜n4组成,n1的材料可以是ZK1~ZK10,或Bak6,Bak7等牌号光学玻璃中之一种,其曲率半径r11=8~75mm,r12=-∝~-15mm,厚度d1=2.5~11mm,n2的材料可以是K7~K10,KF1、KF2或ZF1~ZF6等牌号光学玻璃中之一种,其曲率半径r21=-25~40mm,r22=-37~36mm,厚度d2=1~15mm,n3的材料可以是KF2,F5,F6或ZK6~ZK9等牌号光学玻璃中之一种,其曲率半径r31=9~-36mm,r32=45~120mm,厚度d3=2~65mm,n4的材料可以是ZF1~ZF6等牌号光学玻璃中之一种,其曲率半径r41=-4~-60mm,r42=6~20mm,厚度d4=1~5mm。本技术的四镜片望远镜或放大镜光学系统其特点是光学筒长短,视场大。采用本技术的光学系统可以制成望远镜或放大镜,它主要包括镜架,在镜架上有两个圆孔,分别安置偏心镜筒,偏心镜筒内装置有会聚透镜n1,发散透镜n2,会聚透镜n3和发散透镜n4,即本技术的光学系统,在镜架上有固定偏心镜筒的定位螺钉。偏心镜筒的作用是调节两光轴间的距离以适应观察者两眼的距离。为了调节两偏心镜筒的光轴,使其相交于被观察的物点,可以在每个偏心镜筒的外壁两端设有两个凹槽,凹槽内分别放置有O形垫圈,两个O形垫圈卡在镜架的圆孔内,在偏心镜筒的外缘边的镜架上有微倾螺钉,旋动微倾螺钉可使偏心镜筒摆动,也即光轴摆动,使光轴相交于被观察物点。为了使观察者双手能自由操作,本技术的望远镜或放大镜可以有一个支撑杆,支撑杆连接于镜架上。镜架固定于支撑杆上,镜架上两个光学系统之光轴构成一个平面,观察者的视线和支撑杆成一锐角。这种带有支撑杆的镜架,特别适用于放大镜,采用本技术的放大镜,人们在工作时或阅读时,可以不用手持放大镜,也不用戴眼镜放大镜,当采用本技术的2倍放大镜,工作距离为400mm,在原来位置形成一个放大的正像,其物方视场为直径200mm,因为成正像于眼睛的前方400mm处,因而能很好地防止近视眼的发生。本技术之四镜片望远镜或放大镜光学系统及其制作的望远镜或放大镜,可以双眼同时观察,有立体感,光学筒长短,作为8倍望远镜光学筒长仅有58.83mm,作为2倍放大镜光学筒长仅有14mm,其物距达到400mm,物方视场直径为200mm,因而特别适用于学生和老人阅读和书写,可防止近视眼的发生和恶化,因它有支撑杆,可以方便地置于桌上,不需要手持,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放大镜或望远镜的示意图,a为正视图,b为剖面图;图2是现有的望远镜的光学系统示意图;图3是现有的含有别汉棱镜系统的望远镜的光学系统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四镜片望远镜或放大镜光学系统示意图。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2倍望远镜(图4)光学参数见表1。本实施例1之入瞳直径为2.8毫米,全视场角为35°,入瞳距离为37毫米,光学筒长为14.02毫米。实施例2.14倍望远镜(图4)光学参数见表2.1。本实施例2.1之入瞳直径为6毫米,全视场角为8.6°,入瞳距离为275毫米,光学筒长为46.62毫米。实施例2.24倍望远镜(图4)光学参数见表2.2。本实施例2.2之入瞳直径为6毫米,全视场角为8.6°,入瞳距离为192毫米,光学筒长为31.20毫米。实施例38倍望远镜(图4)光学参数见表3。本实施例3之入瞳直径为12毫米,全视场角为4.3°,入瞳距离为770毫米,光学筒长为58.83毫米。实施例42倍放大镜(图4)光学参数见表4。本实施例4之入瞳直径为1.4毫米,全视场角为26°,入瞳距离为39毫米,光学筒长只有13毫米,在物距-400毫米处之物方视场可到200毫米,线放大倍率为1.82倍,对于标准观察距离250毫米计算,对于远视眼相当于置于455毫米观察,对于近视眼,相当于置于173毫米观察。实施例54倍放大镜(图4)光学参数见表5。本实施例5之入瞳直径为2.8毫米,全视场角为4.6°,入瞳距离为340毫米,光学筒长28.07毫米,在物距-400毫米处之物方视场为60毫米,其物方线视场为100毫米。实施例66倍放大镜(图4)光学参数见表6。本实施例6之入瞳直径为5毫米,全视场角为1°,入瞳距离为1300毫米,光学筒长28.61毫米,在物距-400毫米处之物方视场为30毫米。实施例7.四倍放大镜一个四倍放大镜,它主要包括镜架3,镜架3为长方形,如图1所示,其厚度为15m。镜架3上有两个圆孔,圆孔直径为40mm,两圆孔的中心距为65m,两圆孔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在两圆孔中安置偏心镜筒1,偏心镜筒1的外圆与内圆的偏心量为5mm,物镜全直径为18mm,偏心镜筒1内圆直径为20mm,外圆直径为38mm。偏心镜筒1外物镜一端和目镜一端各有O形垫圈6和4,O形垫圈内径为34mm,外径为40mm。两O形垫圈卡在镜架3的圆孔内。在两个偏心镜筒1内各安装一组实施例5所述的四镜片光学系统。在每个偏心镜筒1的外缘边的镜架3上有左右两个微倾螺钉5,螺钉5为M3×10,其外圆直径为8mm,螺钉5之中心孔与镜架3圆孔的中心距离为20mm,调节螺钉5可改变两偏心镜筒1的轴线夹角,以保证两偏心镜筒1的光轴相交于被观察的物点。在镜架3上有两个定位螺钉2,用以固定两个偏心镜筒1。在镜架3的中间有支撑杆7,支撑杆7末端有一底座,以保证放大镜能稳定地置于桌上。实施例8.四倍望远镜其结构同实施例7,但镜架3上的两圆孔轴线的夹角为0°,在偏心镜筒1内安装一组实施例2.1所述的四镜片光学系统。 权利要求1.一种四镜片望远镜或放大镜光学系统,它由会聚透镜n1,发散透镜n2,会聚透镜n3和发散透镜n4组成,其特征是会聚透镜n1的材料是ZK1~ZK10,或Bak6,Bak7光学玻璃中之一种,其曲率半径r11=8~75mm,r12=-∝~-15mm,厚度d1=2.5~11mm,发散透镜n2的材料是K7~K10,KF1、KF2或ZF1~ZF6光学玻璃中之一种,其曲率半径r21=-25~40mm,r22=-37~36mm,厚度d2=1~15mm,会聚透镜n3的材料是KF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镜片望远镜或放大镜光学系统,它由会聚透镜n↓[1],发散透镜n↓[2],会聚透镜n↓[3]和发散透镜n↓[4]组成,其特征是会聚透镜n↓[1]的材料是ZK1~ZK10,或Bak6,Bak7光学玻璃中之一种,其曲率半径r↓[11]=8~75mm,r↓[12]=-∝~-15mm,厚度d↓[1]=2.5~11mm,发散透镜n↓[2]的材料是K7~K10,KF1、KF2或ZF1~ZF6光学玻璃中之一种,其曲率半径r↓[21]=-25~40mm,r↓[22]=-37~36mm,厚度d↓[2]=1~15mm,会聚透镜n↓[3]的材料是KF2,F5,F6或ZK6~ZK9光学玻璃中之一种,其曲率半径r↓[31]=9~-36mm,r↓[32]=45~120mm,厚度d↓[3]=2~6.5mm,r↓[42]=6~20mm,厚度d↓[4]=1~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兢王璐王佛性
申请(专利权)人:王佛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