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分析的土壤铅污染源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82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分析的土壤铅污染源识别方法,包括:1)确定铅污染源的调查区域;2)对确定的铅污染源调查区域进行环境调查;3)根据环境调查结果,根据不同情况布设采样点位,采集风险源样品;4)分析测定铅污染土壤和风险源样品中铅同位素比值和多种矿物元素含量;5)基于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指纹结合主成分‑聚类分析进行铅污染源的识别。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铅稳定同位素、多元素特征与多元统计相结合的铅污染源识别技术,可以精准地对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来源进行判别鉴定,为土壤铅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分析的土壤铅污染源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分析的土壤铅污染源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铅作为“五毒”元素(汞、镉、铅、铬和砷)之一,因其具有非生物降解性和较长的生物半衰期,以及通过食物链累积可影响人类健康的特性,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环境中铅的来源广泛,如汽车尾气、煤炭燃烧、矿山开采以及各种工业生产活动等。为准确找到污染源并及时切断污染途径,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追溯铅的污染来源显得尤为重要。稳定同位素研究是地球化学领域经典的研究方法。重金属同位素比值分析作为该领域新兴的一种技术,其标记特性与稳定性使它的研究和应用更加受人关注。铅有4种稳定同位素:204Pb、206Pb、207Pb和208Pb。Pb同位素由于其质量重,同位素间的相对质量差较小,不像O、S、H、C等轻同位素,在次生过程中容易受到所在系统的温度、压力、pH、Eh和生物等作用而发生变化,外界条件的变化对Pb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很小。因此,Pb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指纹特征”,不同来源污染中的铅同位素组成存在差异,可以根据土壤中的Pb同位素比例特征和不同污染源中铅同位素比例特征的关系来判断土壤中的Pb污染的来源。目前已有专利技术CN201910231129.6基于铅同位素比值解析水体沉积物中铅污染来源,但该方法仅用铅同位素作为溯源指标无法精确判定其污染来源,适用性也有限。仅仅利用单一方法来进行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来源调查,结果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局限和误差。矿物元素含量相对较稳定,土壤中矿物元素含量主要与成土母质、水、废弃物以及空气中的矿物元素组成及含量有关,可以作为源识别的指标。稳定同位素与矿物多元素特征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能有效提高源识别结果的可靠性。例如专利技术CN201610404101采用稳定同位素和多元素应用于葡萄酒产地溯源,CN107424003A采用稳定同位素和多元素应用于杨梅产地溯源,但是在重金属污染源识别中目前还没有采用稳定同位素和多元素特征分析的先例,并且由于农产品产地溯源与重金属污染源识别在原理、特征同位素、多元统计方法等方面完全不同,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无法将上述农产品产地溯源的方法简单套用至重金属污染源识别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铅污染源识别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分析的土壤铅污染源识别方法,能有效提高铅污染源识别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分析的土壤铅污染源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铅污染源的调查区域。2)对确定的铅污染源调查区域进行环境调查,调查过程包括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3)根据环境调查结果,根据不同情况布设采样点位,采集风险源样品。4)分析测定铅污染源土壤和风险源样品中铅同位素比值和多种矿物元素含量;所述铅同位素比值为208Pb/206Pb和207Pb/206Pb。5)基于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指纹结合主成分-聚类分析进行铅污染源的识别,包括:5.1)根据铅污染土壤和风险源样品中的铅同位素比值计算不同潜在污染源对土壤铅污染的贡献率,具体为将铅污染源土壤与风险源样品中的207Pb/206Pb、208Pb/206Pb同位素比值输入如下所示的质量守恒模型,该模型以三种风险源样品A、B、C为例:1=fA+fB+fC式中:fA、fB、fC为不同风险源样品对土壤铅污染的贡献率,为不同风险源样品中207Pb/206Pb比值,为不同风险源样品中208Pb/206Pb比值,分别为铅污染土壤中207Pb/206Pb和208Pb/206Pb比值。5.2)将风险源样品多元素分析数据导入SPSS等具备多元统计分析的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LDA)方法,开展不同风险源样品中矿物多元素的含量差异分析;首先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出具有因子荷载矩阵和因子得分矩阵,确定主成分因子个数;再把基于污染源成分谱的因子荷载识别当成多参数模式的识别问题,利用聚类分析判别土壤铅污染与不同风险源样品的同源性。5.3)根据铅同位素丰度比分析结果,若一种或几种风险源样品之和对铅污染的贡献率达到或高于临界值,且多元素结合主成分-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污染与该一种或几种风险源样品同源,则认定土壤铅污染来自于该一种或几种风险源样品。本专利技术方法基于铅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追溯铅污染的来源,并定量给出各污染源的贡献率,为环境管理部门应对污染事故、控制污染风险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给出具体排放源对受体贡献的大小、对污染治理工作无实际指导意义的缺陷。如本申请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虽然在农产品产地溯源中已经有稳定同位素与矿物多元素特征分析的部分报道,但是在重金属污染源识别中目前还没有采用稳定同位素和多元素特征分析的先例,并且由于农产品产地溯源与重金属污染源识别在原理、特征同位素、多元统计方法等方面完全不同,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无法将上述农产品产地溯源的方法简单套用至重金属污染源识别中。具体地,农产品产地溯源是通过比较不同产地的农产品中特征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的差异建立产地溯源模型,进而区分农产品的产地,特征同位素一般选择C、O等轻同位素,采用的多元统计方法主要为主成分和判别分析;而本专利技术铅污染源识别是通过比较土壤和不同污染源中的Pb同位素特征的关系,定量给出不同污染源对受体土壤污染的贡献率,来判断土壤中的Pb污染的来源;并进一步利用主成分-聚类分析基于土壤和不同污染源中的矿物多元素特征,判别土壤铅污染与不同污染源的同源性,对基于Pb同位素得出的污染源识别结果进行辅助判定,克服采用单一方法进行土壤铅污染源识别的不足。由于污染源样品的复杂性,污染源样品中铅同位素和多元素测定难度较大,导致目前仍然没有基于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的土壤铅污染来源解析方法。作为优选,步骤3)中,根据不同情况布设采样点位的方法为:a)对于有多个风险源,且风险源分布比较均匀的区域采用网格布点法布设采样点;b)对于风险源较集中的区域采用同心圆布点法布设采样点;c)对于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采用扇形布点法布设采样点。对于有多个污染源,且风险源分布比较均匀的区域采用网格布点法布设采样点,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直线的交点处或方格中心,这种布点法能较好地反映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对于风险源较集中的区域采用同心圆布点法布设采样点,先找出污染群的中心,以此为圆心在地面上画若干个同心圆,再从圆心作若干条放射线,将放射线与圆周的交点作为采样点,离中心越近,圆周上的采样点数目越多。对于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采用扇形布点法布设采样点,以点源所在位置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地面上划出一个扇形区作为布点范围。扇形的角度一般为45°,也可更大些,但不能超过90°。采样点设在扇形平面内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靠近点源的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分析的土壤铅污染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确定铅污染源的调查区域;/n2)对确定的铅污染源调查区域进行环境调查;/n3)根据环境调查结果,根据不同情况布设采样点位,采集风险源样品;/n4)分析测定铅污染土壤和风险源样品中铅同位素比值和多种矿物元素含量;/n5)基于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指纹结合主成分-聚类分析进行铅污染源的识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分析的土壤铅污染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铅污染源的调查区域;
2)对确定的铅污染源调查区域进行环境调查;
3)根据环境调查结果,根据不同情况布设采样点位,采集风险源样品;
4)分析测定铅污染土壤和风险源样品中铅同位素比值和多种矿物元素含量;
5)基于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指纹结合主成分-聚类分析进行铅污染源的识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铅同位素比值为208Pb/206Pb和207Pb/206P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具体包括:
5.1)根据铅污染土壤和风险源样品中的铅同位素比值计算不同潜在污染源对土壤铅污染的贡献率,具体为将铅污染土壤与风险源样品中的207Pb/206Pb、208Pb/206Pb同位素比值输入如下所示的质量守恒模型,该模型以三种风险源样品A、B、C为例:






1=fA+fB+fC
式中:fA、fB、fC为不同风险源样品对土壤铅污染的贡献率,为不同风险源样品中207Pb/206Pb比值,为不同风险源样品中208Pb/206Pb比值,分别为铅污染土壤中207Pb/206Pb和208Pb/206Pb比值;
5.2)将风险源样品多元素分析数据导入具备多元统计分析的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开展不同风险源样品中矿物多元素的含量差异分析;首先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出具有因子荷载矩阵和因子得分矩阵,确定主成分因子个数;再把基于污染源成分谱的因子荷载识别当成多参数模式的识别问题,利用聚类分析判别土壤铅污染与不同风险源样品的同源性;
5.3)根据铅同位素丰度比分析结果,若一种或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文丹叶雪珠张棋赵首萍陈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