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光纤读写两用助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73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光纤读写两用助视器是一种适合于低视力患者使用的医用光学仪器,由转像系统、物镜、变倍系统、异型笔、传像束系统和轻型眼镜组成,采用半五角棱镜为转像系统,采用光纤为传像束,由接物镜和两组接目镜构成高倍目镜。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使用和维修方便等特点,既可用于阅读,也可用于书写,并且便于携带,适合于视力为0.02~0.3的低视力患者普遍使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适合于低视力患者使用的读写两用助视器。属于医用光学仪器
提高低视力患者视力的办法主要是使用助视器,以充分利用患者仅有的一点残余视力。由于低视力患者的视力大多数只有0.05~0.3,因此需要有足够大的放大倍率才能阅读,然而,通常的超过6X的放大镜的使用效果往往很差,因为纸面离开读者眼睛的距离小于40mm,不仅光线被遮挡,头部需贴近纸面且必须保持固定位置,眼睛的扫描困难,并极易引起疲劳。由于超过6X的放大镜的景深和视野都很小,头部在垂直方向的微动也会离焦,要求读者逐字移动头部来对每一行进行扫描,因而使用极为不便。现有的眼镜式助视器,主要适用于远视力优于20/300需长时看书或近距工作者,虽然它有2.5~3X的低倍放大率,但因阅读距离过近,本身重量过重而难以普遍使用。闭路电视助视器虽然放大倍数高达9~27倍,视野大,可以有正常的阅读距离,但因价格极其昂贵,体积大而笨重,不能随身携带,使用复杂,维修困难等因此不易普遍推广应用。(孙葆忱等“眼睛助视器在低视力门诊中的应用”,《中华眼科》杂志1987年23卷2期,孙葆忱,“闭路电视助视器对低视力患者的效益”,《眼科新进展》1987.2)现有的各种助视器,由于必须贴近低面而没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书写,或者各闭路电视系统也无法书写。这就给低视力患者进行正常的书写带来很大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低视力患者提供一种具有读写两用功能的新型助视器,它可以使读者的头位完全自由,放大倍率连续可调。本专利技术由读写头、传像束系统和轻型眼镜组成,其特点是读写头由转像系统、物镜、变倍系统和异型笔构成,传像束系统由入端传像束和出端构成,轻型眼镜由双平面转像系统。高倍目镜和可调镜架构成。人们握笔书写的角度一般在30°~70°之间,为了既能阅读又便于倾斜书写,应当把物面(纸面或其它印刷面)经过一个转像系统使其在变倍物镜的光轴方向成像,本专利技术的转像系统(1)采用一个半五角棱镜,使光路转折45°仍能成一致像。通过转像系统后,经物镜成像在传像束的入端端面上,物镜(2)采用组成消色差系统的前组物镜和后组物镜构成,其放大倍率随物距不同而改变。为了保证成像清晰,物镜的放大倍数为0.15~0.3X。变倍系统(3)采用物像距变化的方案来实现倍率的变化,物像距变化通过带手柄的齿轮与齿条相啮合的传动机构来实现。异型笔(4)为笔套呈弯形的笔,可以装通用的圆珠笔芯,异形笔的方向与物镜中的光轴平行,与纸面所成的倾角为30°~70°,笔套做成弯形,可使落笔点位于视场的上方,以便能进行正常书写。当阅读时,可将异型笔抽出而换上一支不带油墨的直笔,直笔的落笔点可恰在字符的下边沿,以便于移行扫描。支架(5)主要起支撑作用。传像束系统的入端(6)与变倍系统(3)保持紧动配合,以便于调整轴向位置且可以保证像束中心与光轴同心。传像束(7)采用多组分光纤,外包一层不锈钢螺旋软管,以便保护传像束中的细丝。出端(8)的铜套前端嵌有一个模糊器,它由一面抛光,另一面为毛面的玻璃薄片构成,光纤束端面无间隙地贴在此薄片的光面上,而毛面朝外成为目镜的物面,其作用是将光纤束端面的网络状消除,使图像呈连续显示。出端(8)的铜套伸入到目镜的镜座中,保持紧动配合。为了充分利用镜架上镜脚与镜片成直角布局且距离较长的特点,将整个目镜光路沿此直角布置是有利的,为此需有一个转像系统。为了减轻整个轻型眼镜的重量,转像系统采用两个平面反射镜,它们隔开一段距离并与光轴成45°角相向配置,构成双平面转像系统(9)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可用磨光的薄玻璃片镀银而成,壳体应注意密封,以免镀层受损或氧化。高倍目镜(10)由接物镜和两组接目镜构成,分别置于第一平面反射镜之前和第二平面反射镜两侧,总放大率可达50X。可调镜架的瞳距采用一根V形楔条与左右镜片的紧动配合进行调节,鼻托高度用一个微调螺纹机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价格低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和维修方便等优点。它不仅可以阅读,更可以轻松地进行书写,因而集读写于一身。且便于携带。它不仅适用于视力为0.05~0.3的低视力患者普遍使用,也可以供某些视力为0.02~0.05的眼疾患者使用。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按照附图的结构,读写头与纸面的倾角取45°,半五角棱镜的入射工作面与纸面距离为22mm;物镜的变倍率为0.15~0.3X,物镜座的移动采用微调机构;异型笔弯曲时偏离中心3mm为佳,这样在视场的上方可以找到落笔点;传像束可采用直径为16μm的单丝多组分光纤,截面积为2.2×2.2(mm)2,分辨率为39线对/mm;模糊器的厚度可为0.02~0.05mm;目镜的视场角为20°~35°,通光口径为16mm,重量约30克;可调镜架采用简便的微调结构,使目镜光轴较好地与眼球光轴吻合。权利要求1.一种适合于低视力患者使用的读写两用助视器,由读写头、传像束系统和轻型眼镜组成,其特征在于读写头由转像系统、物镜、变倍系统和异型笔构成,传像束系统由入端、传像束和出端构成,轻型眼镜由双平面转像系统、高倍目镜和可调镜架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写两用助视器,其特征在于转像系统(1)采用一个半五角棱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读写两用助视器,其特征在于物铙(2)采用组成消色差系统的前组物镜和后组物镜构成,其放大倍率随物距不同而改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读写两用助视器,其特征在于变倍系统(3)采用物像距变化的方案实现,通过带手柄的齿轮与齿条相啮合的传动机构实现物像距变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读写两用助视器,其特征在于异型笔(4)为笔套呈弯形的可装通用圆珠笔芯的笔,其方向与物镜中光轴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读写两用助视器,其特征在于传像束系统的入端(6)与变倍系统(3)保持紧动配合,传像束(7)外包不锈钢螺旋软管的多组分光纤,出端(8)的铜套前端嵌有一个模糊器,它由一面抛光。一面为毛面的玻璃薄片构成,光纤束端面无间隙地贴在该薄片的光面上,毛面朝外成为目镜的物面,铜套伸入目镜的镜座中,保持紧动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读写两用助视器,其特征在于双平面转像系统(9)是由玻璃薄片镀银而成的两个平面反射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读写两用助视器,其特征在于高倍目镜由接物镜和两组接目镜构成,分别置于第一平面反射镜之前和第二平面反射镜两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写两用助视器,其特征在于可调镜架的瞳距采用一根V形楔条分左右镜片的紧动配合进行调节,鼻托高度采用微调螺纹机构。全文摘要光纤读写两用助视器是一种适合于低视力患者使用的医用光学仪器,由转像系统、物镜、变倍系统、异型笔、传像束系统和轻型眼镜组成,采用半五角棱镜为转像系统,采用光纤为传像束,由接物镜和两组接目镜构成高倍目镜。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使用和维修方便等特点,既可用于阅读,也可用于书写,并且便于携带,适合于视力为0.02~0.3的低视力患者普遍使用。文档编号G02B27/02GK1036842SQ8910541公开日1989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24日专利技术者安福生 申请人:东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于低视力患者使用的读写两用助视器,由读写头、传像束系统和轻型眼镜组成,其特征在于读写头由转像系统、物镜、变倍系统和异型笔构成,传像束系统由入端、传像束和出端构成,轻型眼镜由双平面转像系统、高倍目镜和可调镜架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福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