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助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9586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助视器,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系统控制模块、图像输入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帧存模块、视频编码模块、显示驱动模块、系统照明模块和图像显示模块。其有益效果为:改善传统助视器对焦距离远和视野小的问题;提高了图像分辨率;补光不干扰低视力人群的活动;进行语音状态提示,利于低视力人群进行操作;采用夜光按键,使低视力人群在夜间也能轻易使用;便于携带,且在工作距离范围内可以将摄像镜头所拍摄的图像进行放大,对图像进行实时显示、处理并输出,帮助低视力人群看清细小文字及自己手写的文字,提高其自理能力;自带光学照明系统,在室内或室外、白天或夜晚都可以使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助视器,具体是一种结合光学与电子技术改善低视力人群阅读、活动能力的便携式电子助视器。技术背景低视力人群,尤其是弱视和老年人在阅读报纸、书籍的时候存在各种程度的阅读障碍,例如看不清物体、不能分清楚颜色,严重的会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因此需要借助助视器进行辅助阅读,目前通用的助视器主要分为光学助视器与电子助视器两种。现有的光学助视器长期以来一直是低视力人群使用的主要助视器具,虽然具有 容易使用、携带方便、价格低等特点,但它也存在一些使用上的局限性。如放大倍数低,阅读范围小,长期使用会引起姿势不良,会受到光源的影响,特别是望远镜在放大物体的同时,视野会相应的变小;学生上课时既要看黑板,又要记笔记和看书,很不方便,而且对视力(O. 02的低视力人群使用光学助视器,效果不大。现有的电子助视器多为简单的电子放大,虽然在图像质量以及清晰度上有很大改进,但是大多体积较大,对焦距离远,视野小,清晰度差,图像拖尾,补光易干扰阅读,放大倍数小,需外接电源或显示器,不便于携带,对图像不能实时处理,不利于低视力人群边书写边查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结合光学与电子技术提出一种便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电子助视器,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系统控制模块、图像输入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帧存模块、视频编码模块、显示驱动模块、系统照明模块和图像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便携式电子助视器的所有模块供电以及对电池进行充电管理;所述系统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图像输入模块、图像处理模块、视频编码模块、显示驱动模块、图像显示模块相连;所述图像输入模块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图像帧存模块、系统照明模块、视频编码模块以及图像输入模块相连接;所述视频编码模块用于按时间顺序读取所述图像帧存模块中缓存的图像数据,并将读取的图像数据编码成视频信号发送到所述显示驱动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彤金希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贝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