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式阻流体压电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61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叶片式阻流体压电泵,包括泵体、压电振子、上盖、叶片、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振动片泵腔、叶片泵腔;所述泵体开设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泵体和上盖各圆周阵列4个螺纹孔,通过紧固螺钉和紧固螺母与螺纹孔的配合进行固定压电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叶片式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具有开启压力小、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与实现、反向截止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在微流量药物注射、微机械冷却和机械润滑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片式阻流体压电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叶片式阻流体压电泵。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叶片泵,是转子槽内的叶片与泵壳(定子环)相接触,将吸入的液体由进油侧压向排油侧的泵。而压电容积泵利用逆压电效应使压电振子产生变形,使泵腔的容积产生交替性变化,泵腔内外产生压力差,在压力的作用下,实现液体的流入和输出。两者皆是容积泵。压电微泵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易于制造,成本低,不受电磁干扰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生物工程、农业滴灌,机械润滑等领域,但是其截止性差,回流现象严重,严重限制了微泵的输出流量与压力。同时,虽然传统的泵在技术与应用已经得到极大的发展与应用,但是与微泵相结合得到实际应用的极少,因此,结合传统叶片泵的结构与设计,专利技术制作出一种输出流量大,截止性好,输出压力大的微泵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叶片式阻流体压电泵,利用叶片正向流通而反向截止的特性,从而提高压电泵的输出流量及输出压力。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叶片式阻流体压电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压电振子(2)、上盖(3)、叶片(4)、紧固螺栓(5)和紧固螺母(6)、振动片泵腔(7)、叶片泵腔(8);所述泵体(1)开设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所述的泵体(1)与上盖(3)之间设有容纳压电振子(2)的振动片泵腔(7)与容纳叶片(4)的叶片泵腔(8);所述上盖(3)四周开设4个螺纹孔(31)与泵体通过紧固螺栓(5)紧固螺母(6)与螺纹孔的配合达到固定压电泵的目的;所振动片泵腔(7)设有凸台放置压电振子(2),同时一端与进液口(11)相连,另一端通过流槽(71)与叶片泵腔(8)相连;所述叶片泵腔(8)一端通过流槽(71)与振动片泵腔(7)相连,另外一端与出液口(12)相连,泵腔内设置6个阻流体叶片(4),叶片一端紧靠在梯形台(81)上,另外一端固定在中心圆柱(82)上。进一步的,所述泵体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用锥形形状分别与振动片泵腔(7)和叶片泵腔(8)连接相通;进一步的,所述叶片泵腔(8)内部设置的叶片偏转30°,用叶片自身的材料的弹性增加泵的截止性,减少回流;进一步的,所述叶片泵腔(8)腔内设置6个叶片(4),叶片(4)一端紧靠在梯形台(81)上,另外一端固定在中心圆柱(82)上限制回流。本专利技术的突出优点在于:所述叶片泵腔(8)中央设圆柱结构,6片以叶片偏转30°的且对称分布,叶片末端紧靠梯形块(81)的方式放置以达到阻流的效果;同时多个叶片同时作用,大大的减少了液体的回流;压电泵通过紧固螺母、与螺纹孔的配合进行固定压电泵,保证了其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泵体的爆炸图。图2为泵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泵体。图4为泵体的主视图。图5为泵的下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具体结构包括:一种叶片式阻流体压电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压电振子(2)、上盖(3)、叶片(4)、紧固螺栓(5)和紧固螺母(6)、振动片泵腔(7)、叶片泵腔(8);所述泵体(1)开设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所述的泵体(1)与上盖(3)之间设有容纳压电振子(2)的振动片泵腔(7)与容纳叶片(4)的叶片泵腔(8);所述上盖(3)四周开设4个螺纹孔(31)与泵体通过紧固螺栓(5)紧固螺母(6)与螺纹孔的配合达到固定压电泵的目的;所振动片泵腔(7)设有凸台放置压电振子(2),同时一端与进液口(11)相连,另一端通过流槽(71)与叶片泵腔(8)相连;所述叶片泵腔(8)一端通过流槽(71)与振动片泵腔(7)相连,另外一端与出液口(12)相连,泵腔内设置6个叶片(4),叶片一端紧靠在梯形台(81)上,另外一端固定在中心圆柱(82)上。进一步的,所述泵体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用锥形的形状分别与振动片泵腔(7)和叶片泵腔(8)连接相通;进一步的,所述叶片泵腔(8)内部设置的叶片(4)偏转30°,用叶片(4)自身的材料的弹性增加泵的截止性,减少回流;进一步的,所述叶片泵腔(8)腔内设置6个叶片(4),叶片一端紧靠在梯形台(81)上,另外一端固定在中心圆柱(82)上限制回流。本专利技术的突出优点在于:所述叶片泵腔(8)中央设圆柱结构,6片阻流体以叶片偏转30°的且对称分布,叶片末端紧靠梯形块(81)的方式放置以达到阻流的效果;同时多个叶片同时作用,大大的减少了液体的回流;压电泵通过紧固螺母、与螺纹孔的配合进行固定压电泵,保证了其密封性。本新型专利的工作过程包括第一工作过程和第二工作过程:第一工作过程:给予压电振子(3)交流电信号激励,当压电振子(4)向上盖弯曲变形时,泵腔容积增大,压力减小,泵体内外产生压力差,在压力的作用下,液体通过泵体的进液口(11)进入泵腔(7),少部分液体通过出液口(12)回流至叶片泵腔(8);由于水流推动叶片(4)与梯形台(81),使两者紧靠,形成堵塞,阻止液体的回流;第二工作过程:压电振子(5)向泵腔弯曲变形时,泵腔容积减小,压力增大,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流出泵体,液体从上面或者下面流道通过水流推力推动叶片(4),使叶片(4)与梯形台(81)两者分离,形成通路,流至出液口(12)向外流出流出泵体,经过上述两个工作过程的循环工作,便实现了液体连续的流入和输出泵体。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式阻流体压电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压电振子(2)、上盖(3)、叶片(4)、紧固螺栓(5)和紧固螺母(6)、振动片泵腔(7)、叶片泵腔(8);/n所述泵体(1)开设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所述的泵体(1)与上盖(3)之间设有容纳压电振子(2)的振动片泵腔(7)与容纳叶片(4)的叶片泵腔(8);所述上盖(3)四周开设4个螺纹孔(31)与泵体通过紧固螺栓(5)紧固螺母(6)与螺纹孔的配合达到固定压电泵的目的;所述振动片泵腔(7)设有凸台放置压电振子(2),同时一端与进液口(11)相连,另一端通过流槽(71)与叶片泵腔(8)相连;所述叶片泵腔(8)一端通过流槽(71)与振动片泵腔(7)相连,另外一端与出液口(12)相连,泵腔内设置6个叶片(4),叶片一端紧靠在梯形台(81)上,另外一端固定在中心圆柱(8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式阻流体压电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压电振子(2)、上盖(3)、叶片(4)、紧固螺栓(5)和紧固螺母(6)、振动片泵腔(7)、叶片泵腔(8);
所述泵体(1)开设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所述的泵体(1)与上盖(3)之间设有容纳压电振子(2)的振动片泵腔(7)与容纳叶片(4)的叶片泵腔(8);所述上盖(3)四周开设4个螺纹孔(31)与泵体通过紧固螺栓(5)紧固螺母(6)与螺纹孔的配合达到固定压电泵的目的;所述振动片泵腔(7)设有凸台放置压电振子(2),同时一端与进液口(11)相连,另一端通过流槽(71)与叶片泵腔(8)相连;所述叶片泵腔(8)一端通过流槽(71)与振动片泵腔(7)相连,另外一端与出液口(12)相连,泵腔内设置6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丽鹏张正刘娴萍吴晓强王哲张蛟楗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