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地锚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53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地锚螺栓,包括钢套,所述钢套内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上段为第一螺纹段,所述螺栓的下段为平滑段,所述螺栓的底端为尖头状,所述钢套的下段开设有多个竖向布置的限位槽,所述多个限位槽沿钢套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活动卡钳,所述活动卡钳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二螺纹段与第一螺纹段通过反向螺纹连接带动活动卡钳撑开并与地面相卡住。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地锚螺栓具有使用方便快捷、能够与土体牢固卡住,提高建筑基础的稳定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地锚螺栓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地锚螺栓。
技术介绍
移动建筑是一种新的建筑类型,通过轻质高强材料进行施工建造,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对集装箱进行改造或利用双面轻钢板包裹岩棉的组装构件进行焊接建造,通过整体运输或多次搭拆达到使用要求,但此类移动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热能损耗较大,保温保湿性能差,相关功能性不满足使用需求且施工较为复杂。因此,寻求一种环保节能、施工方便快捷、功能性满足社会使用需求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地锚螺栓,其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使用方便快捷、能够与土体牢固卡住,提高建筑基础的稳定性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地锚螺栓,包括钢套,所述钢套内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上段为第一螺纹段,所述螺栓的下段为平滑段,所述螺栓的底端为尖头状,所述钢套的下段开设有多个竖向布置的限位槽,所述多个限位槽沿钢套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活动卡钳,所述活动卡钳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二螺纹段与第一螺纹段通过反向螺纹连接带动活动卡钳撑开并与地面相卡住。更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卡钳包括上拉条和下支撑条,所述上拉条的顶端与限位槽的顶部相铰接,所述上拉条的底端与下支撑条的顶端相铰接,所述下支撑条的底端设置有可沿限位槽长度方向上下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二螺纹段与第一螺纹段相配合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钢套的顶端圈设有限位螺帽。更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顶端设置有螺丝孔。更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长度大于钢套的长度。更进一步的,所述上拉条的底端与下支撑条的顶端之间通过铰链相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地锚螺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地锚螺栓,其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使用方便快捷、能够与土体牢固卡住,提高建筑基础的稳定性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另一视角外观示意图;图3为未打入地锚螺栓的建筑基础的外观示意图;图4为图3中去除建筑底板之后的建筑基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打入地锚螺栓后的建筑基础的局部剖视图一;图6为打入地锚螺栓后的建筑基础的局部剖视图二;图7为打入地锚螺栓后的建筑基础的局部剖视图三;图8为地锚螺栓未打入地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地锚螺栓打入地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屋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门窗集成墙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嵌入被动门的门窗集成墙的侧向剖视图;图13为嵌入被动窗的门窗集成墙的侧向剖视图;图14为管道集成墙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管道集成墙的侧向剖视图;图16为信息能源控制集成墙的侧向剖视图;图17为控制箱内部的控制系统框图;图18为角端定位墙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角端定位墙与墙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建筑基础100;基础型钢框架101;配重垫层102;混凝土102.1;扁钢条102.2;建筑底板103;基础凹槽103.1;第一开孔103.2;基础墙体固定件套筒104;基础固定连接件105;维护钢板106;基础管道接口107;液压顶撑108;地锚螺栓109;钢套109.1;螺栓109.2;第一螺纹段109.2.1;平滑段109.2.2;限位槽109.3;活动卡钳109.4;上拉条109.4.1;下支撑条109.4.2;铰链109.4.3;滑块109.4.4;第二螺纹段109.4.5;限位螺帽109.5;螺栓保护盖110;第一水箱111;第二水箱112;电力控制装置113;发电装置114;净化水处理装置115;数据储存器116;GPS定位传感器117;无线数据发送器118;第一墙体定位传感器119;安装盒120;自来水进水管道121;第二污水管道122;基础第一电力线路管道123;基础网络线路管道124;屋盖200;屋盖龙骨框架201;屋盖凹槽201.1;屋盖上面板202;屋盖下面板203;屋盖包围板204;屋盖墙体固定件套筒205;太阳能水箱206;新风全热交换器207;第二室外进气口208;通风排气风扇;第二室外出气口210;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11;太阳能集热器212;雨水收集装置213;门窗集成墙300;门窗集成墙内龙骨301;门窗集成墙外龙骨302;门窗集成墙隔断龙骨303;门窗集成墙内墙板304;门窗集成墙外墙板305;门窗集成墙第一凸条306;门窗集成墙第二凸条307;门窗集成墙第一墙体固定件308;门窗集成墙第二墙体固定件309;被动门安装口310;被动窗安装口311;被动门312;门框312.1;门体312.2;门轴312.3;被动门控制器312.4;被动门分体锁312.5;门把手312.6;猫眼面部识别模块312.7;被动窗313;窗框313.1;窗体313.2;窗轴313.3;被动窗控制器313.4;被动窗分体锁313.5;小型电动卷扬机313.6;窗闸板313.6.1;第一断热桥连接件314;第二断热桥连接件315;挡雨遮阳棚316;门窗集成墙定位传感器317;门窗集成墙管道接口318;管道集成墙400;管道集成墙内龙骨401;管道集成墙外龙骨402;管道集成墙隔断龙骨403;管道集成墙内墙板404;管道集成墙外墙板405;管道集成墙第一凸条406;管道集成墙第二凸条407;管道集成墙第一墙体固定件408;管道集成墙第二墙体固定件409;管道集成墙控制线路管道410;管道集成墙第一电力线路管道411;管道集成墙第二电力线路管道412;管道集成墙第三电力线路管道413;管道集成墙网络线路管道414;管道集成墙循环水管道415;集水管道416;管道集成墙定位传感器417;管道集成墙管道接口418;室内进气管道419;信息能源控制集成墙500;信息能源控制集成墙内龙骨501;信息能源控制集成墙外龙骨502;信息能源控制集成墙隔断龙骨503;信息能源控制集成墙内墙板504;信息能源控制集成墙外墙板505;信息能源控制集成墙第一凸条506;信息能源控制集成墙第二凸条507;信息能源控制集成墙第一墙体固定件508;信息能源控制集成墙第二墙体固定件509;信息能源控制集成墙管道接口510;控制箱511;控制线路管道512;中央控制开关513;触控显示屏514;普通墙体600;角端定位墙700;角端定位墙内龙骨701;角端定位墙外龙骨702;角端定位墙隔断龙骨703;装配连接组件704;第一限位条704.1;第二限位条704.2;对齿扣件组704.3;第一对齿扣件704.3.1;第二对齿扣件704.3.2;固定螺栓7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地锚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套(109.1),所述钢套(109.1)内设置有螺栓(109.2),所述螺栓(109.2)的上段为第一螺纹段(109.2.1),所述螺栓(109.2)的下段为平滑段(109.2.2),所述螺栓(109.2)的底端为尖头状,所述钢套(109.1)的下段开设有多个竖向布置的限位槽(109.3),所述多个限位槽(109.3)沿钢套(109.1)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所述限位槽(109.3)内设置有活动卡钳(109.4),所述活动卡钳(109.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段(109.4.5),所述第二螺纹段(109.4.5)与第一螺纹段(109.2.1)通过反向螺纹连接带动活动卡钳(109.4)撑开并与地面相卡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地锚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套(109.1),所述钢套(109.1)内设置有螺栓(109.2),所述螺栓(109.2)的上段为第一螺纹段(109.2.1),所述螺栓(109.2)的下段为平滑段(109.2.2),所述螺栓(109.2)的底端为尖头状,所述钢套(109.1)的下段开设有多个竖向布置的限位槽(109.3),所述多个限位槽(109.3)沿钢套(109.1)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所述限位槽(109.3)内设置有活动卡钳(109.4),所述活动卡钳(109.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段(109.4.5),所述第二螺纹段(109.4.5)与第一螺纹段(109.2.1)通过反向螺纹连接带动活动卡钳(109.4)撑开并与地面相卡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地锚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卡钳(109.4)包括上拉条(109.4.1)和下支撑条(109.4.2),所述上拉条(109.4.1)的顶端与限位槽(109.3)的顶部相铰接,所述上拉条(109.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维腾董春山曹震李日炎谢玉芹余佳囡
申请(专利权)人: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