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锦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绿色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53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绿色建筑,包括水箱、安装管、箱体和太阳能板,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泥底座,所述水箱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上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照明组件,所述安装板远离箱体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槽,所述箱体的外侧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集水槽通过进水管与过滤组件连接,所述安装管内设置有加湿组件,太阳能板转化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通过控制组件分配给LED灯以及水泵,可进行内部供电便于安置和摆放,水泵配合雾化组件可将储存的雨水雾化喷出,对周围环境进行增湿和降温,提高的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绿色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
,具体是一种节能绿色建筑。
技术介绍
绿色建筑使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绿色建筑创造的居住环境,既包括人工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在进行绿色环境规划时,不仅重视创造景观,同时重视环境融和生态做到整体绿化,即以整体的观点考虑持续化、自然化,可持续的应用,除了建筑本身外还包括所需的周围自然环境,生活用水的有效利用,废水处理及还原,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现有技术中居民小区中路灯线路铺设较为麻烦,地下线路存在损坏不能正常照明的情况,夜间行走比较危险,对于小区照明整体覆盖需要大量的路灯和线缆耗材,现在小区内为了采光不会种植大型树木,不能提供阴凉,地面保湿效果差,地面水分流失较快,天气干燥时需要进行范围洒水来提高土地以及空气湿度,铺设麻烦且不便于检修,需要人工操控,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好,现急需一种节能绿色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绿色建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绿色建筑,包括水箱、安装管、箱体和太阳能板,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泥底座,所述水箱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上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照明组件,所述安装板远离箱体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槽,所述箱体的外侧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集水槽通过进水管与过滤组件连接,所述安装管内设置有加湿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之间滑动配合有滤网板,所述过滤箱上远离箱体的一侧通过转动组件转动安装有箱门,所述进水管固定安装在过滤箱上,所述过滤箱靠近箱体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排水管穿过通孔与水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远离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内固定安装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远离过滤箱的一侧为雾面,所述箱体内靠近贯穿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ED灯。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靠近安装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板通过导线相连,所述蓄电池与控制组件通过导线相连,所述控制组件通过导线与LED灯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靠近过滤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箱体远离过滤箱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孔。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管上固定安装有雾化组件,所述安装管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导线与控制组件相连,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水箱上,所述雾化组件与水泵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位于水箱的底部,所述吸水管上螺纹转动安装有进水组件。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组件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进水组件周向设置有小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太阳能板和集水槽对雨水进行收集,通过过滤组件的过滤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及储存,太阳能板转化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通过控制组件分配给LED灯以及水泵,可进行内部供电,不需要接入外源电线,保证了整体建筑的一体性,便于安置和摆放,LED灯配合雾面的玻璃板可以避免光纤直射导致的眩晕感,可在提供照明的同时不破坏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水泵配合雾化组件可将储存的雨水雾化喷出,对周围环境进行增湿和降温,提高的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B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集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安装管,3-水泥底座,4-箱体,5-支撑杆,6-安装板,7-太阳能板,8-集水槽,9-过滤箱,10-进水管,11-转动组件,12-箱门,13-限位条,14-滤网板,15-排水管,16-贯穿槽,17-玻璃板,18-LED灯,19-支撑板,20-控制组件,21-蓄电池,22-电机,23-扇叶,24-排气孔,25-通孔,26-水泵,27-雾化组件,28-吸水管,29-进水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节能绿色建筑,包括水箱1、安装管2、箱体4和太阳能板7,所述水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泥底座3,可对整个建筑进行加重,将整体中心下移来防止建筑整体晃动,所述水箱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管2,所述安装管2上固定安装有箱体4,所述箱体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上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7,太阳能板7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对太阳能进行利用,所述箱体4内设置有照明组件,可对小区路面进行照明,可摆脱线路铺设的束缚,所述安装板6远离箱体4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槽8,集水槽8可对从太阳能板7上流下的雨水进行收集,所述箱体4的外侧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集水槽8通过进水管10与过滤组件连接,可将收集的雨水导入过滤组件来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可减少人工加水的次数,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所述安装管2内设置有加湿组件,可利用回收的雨水对空气进行加湿。所述箱体4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箱9,所述过滤箱9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条13,所述限位条13之间滑动配合有滤网板14,滤网板14与限位条13滑动配合可方便后期滤网板14的更换清洗,滤网板14与过滤箱9两侧没有缝隙存在,可防止雨水未经过滤直接流下,所述过滤箱9上远离箱体4的一侧通过转动组件11转动安装有箱门12,可转动打开箱门12对滤网板14进行清理更换,保证管路畅通,所述进水管10固定安装在过滤箱9上,进水管10位于过滤箱9的顶部,可对雨水经过滤网板14的充分过滤,所述过滤箱9靠近箱体4一侧的底部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绿色建筑,包括水箱(1)、安装管(2)、箱体(4)和太阳能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泥底座(3),所述水箱(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管(2),所述安装管(2)上固定安装有箱体(4),所述箱体(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上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7),所述箱体(4)内设置有照明组件,所述安装板(6)远离箱体(4)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槽(8),所述箱体(4)的外侧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集水槽(8)通过进水管(10)与过滤组件连接,所述安装管(2)内设置有加湿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绿色建筑,包括水箱(1)、安装管(2)、箱体(4)和太阳能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泥底座(3),所述水箱(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管(2),所述安装管(2)上固定安装有箱体(4),所述箱体(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上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7),所述箱体(4)内设置有照明组件,所述安装板(6)远离箱体(4)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槽(8),所述箱体(4)的外侧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集水槽(8)通过进水管(10)与过滤组件连接,所述安装管(2)内设置有加湿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箱(9),所述过滤箱(9)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条(13),所述限位条(13)之间滑动配合有滤网板(14),所述过滤箱(9)上远离箱体(4)的一侧通过转动组件(11)转动安装有箱门(12),所述进水管(10)固定安装在过滤箱(9)上,所述过滤箱(9)靠近箱体(4)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5),所述箱体(4)的底部设置有通孔(25),所述排水管(15)穿过通孔(25)与水箱(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远离过滤箱(9)的一侧设置有贯穿槽(16),所述贯穿槽(16)内固定安装有玻璃板(17),所述玻璃板(17)远离过滤箱(9)的一侧为雾面,所述箱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锦
申请(专利权)人:谭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