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久专利>正文

超微粒近视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50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超微粒近视镜片,它是将超微粒金属铈、铅、铜与甲基烯酸甲酯和苯乙烯等一起进行聚合经成型得到的产物。热聚合采用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作为引发剂,将制得的粘液料灌注到玻璃模内,加热至48~58℃待硬化后再加热至115~125℃持续半小时。光聚合采用安息香醚和二苯甲酮作为引发剂,将制好的粘液料灌注到玻璃模内,在日光或水银灯下照射60~180分钟。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在光线不足时能明显增加看物清晰度,又能防治近视。(*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镜的镜片。目前近视镜片大多是采用玻璃片,其不足之处是透光率低,一般在85%以下。戴这种材质眼镜的人长时间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工作、学习,轻则会导致眼腈发干、眼球轻痛疲倦,看物距离变化眼发花以及心理状态不良等反应,重则会造成眼内各视觉敏感细胞体神经中心变厚,从而大大加重了近视的发展速度。现在也有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眼镜片,其除透光率可达90%左右外没有其它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光线不足条件下能明显增加患者看物清晰度和光亮度同时又具有防治近视作用的超微粒近视镜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超微粒近视镜片,其特征在于它所用的原料有甲基丙烯酸甲酯100份苯乙烯20~40份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 0.03~0.07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10~30份甲基丙烯酸2~10份丙烯酸1~10份硬脂酸0.5~3份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0.5~1.5份二甲基苯胺0.5~1.5份0.01~0.02μm铈粉 0.1~0.8份0.01~0.02μm铅粉 0.1~0.2份0.01~0.02μm铜粉 0.1~0.2份0.01~0.02μm钴粉 0.01~0.2份0.01~0.02μm锌粉 0.01~0.2份该超微粒近视镜片的制备方法如下(1)予聚合在反应容器内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搅拌条件下加热使温度在92~95℃,当反应物粘度约2000厘泊时开始冷却,当温度下降到40℃时加入硅氧烷和予先配制好的有色液体继续搅拌,冷却至35℃备用,上述有色液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各种纳米级金属粉共同加热到100℃溶解后所得产物,(2)制模取两块洗净并干燥后的夹板玻璃,在它们周边按要求厚度设有压条,并留有灌注孔和排气孔,用夹子将它们固定,(3)后聚合向制备好的粘液料中加入二甲基苯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硬脂酸,搅拌5分钟将其加到模的两片玻璃中间,加热使温度在48~58℃,待硬化后再升高温度使之在115~125℃维持30分钟后自然冷却,若脱模则在硬化后加热至40~45℃时进行。最好制备有色液体时还加有0.06~0.1份GC,0.06~0.1份WRT,0.06~0.1份10C。一种超微粒近视镜片,其特征在于该镜片所用的原料有甲基丙烯酸甲酯 100份苯乙烯 20~40份安息香醚 0.08~0.15份二苯甲酮 0.2~0.3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10~30份甲基丙烯酸 2~10份丙烯酸 1~10份硬脂酸 0.5~3份0.01~0.02μm铈粉 0.1~0.8份0.01~0.02μm铅粉 0.1~0.2份0.01~0.02μm铜粉 0.1~0.2份0.01~0.02μm钴粉 0.01~0.2份0.01~0.02μm锌粉 0.01~0.2份该超微粒近视镜片的制备方法如下(1)予聚合向反应容器内加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各种纳米级金属粉,在搅拌条件下将它们加热到100℃溶解,在继续搅拌下冷却到35℃时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硅氧烷、安息香醚、二苯甲酮及硬脂酸,(2)制模取两块洗净并干燥后的夹板玻璃,在它们周边按要求厚度设有压条,并留有灌注孔和排气孔,用夹子将它们固定,(3)后聚合将上述制好的粘液料加到模的两片玻璃中间,在日光或水银灯下照射60~180分钟,若脱模则在硬化后加热至45~50℃时进行。最好予聚合时还加有0~0.1份GC、0~0.1份WRT和0~0.1份10C。本专利技术是将超微粒的铈、铅、铜及锌、钴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一起进行聚合经成型所得的产物。本专利技术的眼镜片可以是独立的镜片也可以是附在玻璃上的复合镜片。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可以通过热聚合和光聚合两种方法得到聚合物,其成型可采用模铸和真空挤压吹塑的方法。一、热聚合方法本专利技术热聚合所用的原料有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苯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硬脂酸、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二甲基苯胺、纳米级金属粉如铈、铅、铜、钴、锌以及GC、WRT、10C。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为聚合物基体,在配方中以前者100份作为基准,后者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20~40份。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为热聚合引发剂,其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0.03~0.07份,在具体使用时采用它们之一即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热聚合反应的增联剂,它可增加的镜片的弹性,其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10~30份。甲基丙烯酸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中间体,其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2~10份。丙烯酸可提高镜片表面光亮度及提高与玻璃的粘结力,其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1~10份。硬脂酸为脱模剂,其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0.5~3份。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两酯、二甲基苯胺、它们为后聚合引发剂,它们可增加后聚合反应速度。它们在配方中的加入量均为0.5~1.5份。规格为0.01~0.02μm纳米级金属粉有铈、铅、铜及钴和锌。铈在聚合体中能强烈地吸收紫外线,并且在可见光区的透光率也是很高的,由于光子能激发铈、铅、铜离子上的介电子使生产高能态,于是便引起介质中的分子振子共振从而产生增光强度分布。配方中它们的加入量,铈0.1~0.8份、铅0.1~0.2份、铜0.1~0.2份。配方中的纳米级钴和锌主要是反射和吸收各种有害射线,另一个作用是调整镜片的颜色和增减共亮度,它们在配方中的加入量各是0.01~0.2份。最好在配方中加有商品名称为GC的产品(分子式为C6H7Cl2N绿色无水物)、商品名为WRT的产品(分子式为C7H9ClN2红色无水物)和商品名为10C的产品(分子式为C12H10ClN3兰色无水物),它们可增加镜片的鲜艳度,它们在配方中的加入量各为0.06~0.1份。如果要制成复合镜片,在配方中还要加入硅氧烷。硅氧烷为交联剂,它可提高膜与玻璃间的粘结力,它在配方中的加入量为5~15份。热聚合的工艺方法如下(1)予聚合在反应容器内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搅拌条件下加热控制反应温度在92~95℃。用粘接度计测量反应物粘度在2000厘泊左右(聚合转化率约为10%)时开始冷却,当温度降到40℃时加入硅氧烷和予先配制好的有色液体继续搅拌,冷却到35℃移入贮槽备用。此时的中间物料为粘液料。在上述有色液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各种纳米级金属粉,最好再加有GC、WRT、10C共同加热到100℃,溶解后滤除大于0.05微米以上的金属颗粒所得的产物。(2)制模取两块洗净(用玻璃去霉剂洗涤液洗去玻璃表面层的非金属和钠离子)并干燥后的夹板玻璃,在它们之间的四周边部按要求厚度(一般为0.38~3.0mm)设有包覆玻璃纸的有一定弹性的压条如橡胶条或聚乙烯缩丁醛条,并留有灌注孔和排气孔,用夹子将它们固定以供灌料用。(3)后聚全向制备好的粘液料中加入活性较大的引发剂,如二甲基苯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搅拌5分钟将其加到模的两片玻璃中间,加热使温度在48~58℃,待硬化再升高温度使之在115~125℃维持30分钟后自然冷却到常温,直至硬化。如果不脱模得到的是两片玻璃中间夹有聚合物的复合眼镜片,其可供正常视力的人及近视在100度左右的人使用。如果脱模则将其再加热到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微粒近视镜片,其特征在于:它所用的原料有:甲基丙烯酸甲酯 100份苯乙烯 20~40份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 0.03~0.07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10~30份甲基丙烯酸 2~10份丙烯酸 1~10份 硬脂酸 0.5~3份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0.5~1.5份二甲基苯胺 0.5~1.5份0.01~0.02μm铈粉 0.1~0.8份0.01~0.02μm铅粉 0.1~0.2份0.01~0.02μm铜粉 0.1~0.2份 0.01~0.02μm钴粉 0.01~0.2份0.01~0.02μm锌粉 0.01~0.2份该超微粒近视镜片的制备方法如下:(1)予聚合:在反应容器内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在搅拌条件下加热使温度在92~95℃,当反应物粘度约2000厘泊时开始冷却,当温度下降到40℃时加入硅氧烷和予先配制好的有色液体继续搅拌,冷却至35℃备用,上述有色液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各种纳米级金属粉共同加热到100℃溶解后所得产物,(2)制模:取两块洗净并干燥后的夹板玻璃,在它们周边按要求厚度设有压条,并留有灌注孔和排气孔,用夹子将它们固定,(3)后聚合:向制备好的粘液料中加入二甲基苯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硬脂酸,搅拌5分钟将其加到模的两片玻璃中间,加热使 温度在48~58℃,待硬化后再升高温度使之在115~125℃维持30分钟后自然冷却,若脱模则在硬化后加热至40~45℃时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久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