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晶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44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细晶硬质合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Co 8~12%,抑制剂0.6~1%,余量为WC,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超细晶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超细晶硬质合金使用了能有效抑制晶粒长大的抑制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细晶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硬质合金,特别是涉及一种超细晶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超细晶硬质合金由于具有高硬度和高强度一直是业界发展的热点方向之一,但是在制造超细硬质合金的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WC粉末的活性比一般的WC粉末活性高得多,因此在烧结过程中晶粒会出现异常长大的现象,导致组织不均匀,对产品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使用抑制剂是制备超细硬质合金的重要途径之一,添加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有:①抑制碳化钨晶粒的长大,使合金对烧结温度和时间的敏感性降低;②扩大YG合金二相区,降低碳含量变化对合金性能的影响;③改变了相成分,进而改善了合金性能;④提高合金的耐热性和抗月牙洼磨损能力。然而,抑制剂的添加量较少时,抑制剂在球磨过程中很难混合均匀,烧结时仍会有晶粒异常长大现象;抑制剂添加量较多时,抑制剂会对合金烧结的致密化过程产生阻碍,导致合金的力学性能不佳。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949306.5公开了“一种预处理复合粉制备的WC-10Co超细晶硬质合金刀具”,制备原料包括:纯度为99.5%、平均粒径0.2μm的WO2.9粉,纯度为98.5%、平均粒径0.8μm的Co3O4粉,纯度99.8%、灰分质量分数小于0.1%的炭黑。制备步骤为:将原料按实验设计方案进行配料并加入一定量的晶粒长大抑制剂0.2%VC-0.8%Cr3C2,利用原位还原碳化反应制备得到超细晶WC-10Co复合粉,将制得的复合粉放入真空炉中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复合粉末模压成型,并在低压烧结炉中进行烧结。该专利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其使用的晶粒长大抑制剂在合金体系中不能均匀分布,抑制晶粒异常长大的效果不佳,导致其合金刀具的性能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细晶硬质合金,其使用了能有效抑制晶粒长大的抑制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细晶硬质合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Co8~12%,抑制剂0.6~1%,余量为WC,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Co的平均粒度为100~200nm。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抑制剂由以下步骤制成:A1.将铌酸铵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制得铌酸铵溶液,将钽酸铵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制得钽酸铵溶液,将草酸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制得草酸溶液,将铌酸铵溶液、钽酸铵溶液、草酸溶液混合,搅拌至产生沉淀物,静置4小时后将沉淀物取出,过滤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冷冻干燥10小时后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加入管式炉中,通氮气氛围下500℃煅烧5小时得到铌钽复合氧化物;A2.将铌钽复合氧化物与碳粉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粉,将混合粉置于真空碳管炉中,通氩气保护下升温至1000℃后保温2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研磨得到平均粒度为100~200nm的抑制剂。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A1中,铌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2mol/L,钽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2mol/L,草酸溶液的浓度为0.2mol/L,铌酸铵溶液、钽酸铵溶液、草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0.2:1.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A2中,铌钽复合氧化物与碳粉的重量比为3:1,真空碳管炉的真空度为0.03Pa。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WC的平均粒度为100~200nm。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提供上述超细晶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细晶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B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将各组分以及球磨介质加入球磨机中球磨36~48小时后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真空干燥后过80目筛造粒得到混合粒料;B2.将混合粒料置于模具型腔中模压制成压坯;B3.将压坯置于烧结炉中,将氩气通入真空烧结炉中至压强为5~6Mpa,升温至1200~1300℃后保温1~2小时,然后升温至1400~1450℃,保温0.5~1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得到超细晶硬质合金。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B1中,球磨时球料比为(5~6):1,球磨机的转速为200~300转/分,球磨介质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B2中,模压压力为150~200Mpa。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B3中,升温的速度为5℃/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以铌酸铵、钽酸铵、草酸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成铌钽复合氧化物,然后将铌钽复合氧化物与碳进行还原反应制成具有碳化铌-碳化钽复合结构的抑制剂,抑制剂中的碳化铌具有抑制晶粒异常长大的作用,不过其单独使用时不能均匀分布于硬质合金体系中,而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抑制剂中的碳化钽能提高碳化铌在硬质合金体系中的分布均匀度,从而充分发挥出碳化铌的抑制晶粒异常长大作用,细化WC晶粒,提高硬质合金的硬度、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此外,碳化钽还能提高硬质合金的断裂韧性。2)本专利技术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球磨介质,其能提高各组分在球磨时的分散均匀性,避免发生团聚,从而提高硬质合金的断裂韧性和致密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超细晶硬质合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平均粒度为100~200nm的Co10%,抑制剂1%,余量为平均粒度为100~200nm的WC,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抑制剂由以下步骤制成:A1.将铌酸铵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制得浓度为0.2mol/L的铌酸铵溶液,将钽酸铵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制得浓度为0.2mol/L的钽酸铵溶液,将草酸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制得浓度为0.2mol/L的草酸溶液,将体积比为1:0.2:1.5的铌酸铵溶液、钽酸铵溶液、草酸溶液混合,搅拌至产生沉淀物,静置4小时后将沉淀物取出,过滤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冷冻干燥10小时后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加入管式炉中,通氮气氛围下500℃煅烧5小时得到铌钽复合氧化物;A2.将重量比为3:1的铌钽复合氧化物与碳粉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粉,将混合粉置于真空度为0.03Pa的真空碳管炉中,通氩气保护下升温至1000℃后保温2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研磨得到平均粒度为100~200nm的抑制剂。该超细晶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B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将各组分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球磨机中球磨42小时后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真空干燥后过80目筛造粒得到混合粒料,球磨时球料比为5:1,球磨机的转速为200转/分;B2.将混合粒料置于模具型腔中180Mpa模压压力下模压制成压坯;B3.将压坯置于烧结炉中,将氩气通入真空烧结炉中至压强为6Mpa,以5℃/分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50℃后保温1.5小时,然后以5℃/分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420℃,保温0.8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得到超细晶硬质合金。实施例2超细晶硬质合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平均粒度为100~200nm的Co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细晶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Co 8~12%,抑制剂0.6~1%,余量为WC,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晶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Co8~12%,抑制剂0.6~1%,余量为WC,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晶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Co的平均粒度为100~2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晶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剂由以下步骤制成:
A1.将铌酸铵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制得铌酸铵溶液,将钽酸铵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制得钽酸铵溶液,将草酸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制得草酸溶液,将铌酸铵溶液、钽酸铵溶液、草酸溶液混合,搅拌至产生沉淀物,静置4小时后将沉淀物取出,过滤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冷冻干燥10小时后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加入管式炉中,通氮气氛围下500℃煅烧5小时得到铌钽复合氧化物;
A2.将铌钽复合氧化物与碳粉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粉,将混合粉置于真空碳管炉中,通氩气保护下升温至1000℃后保温2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研磨得到平均粒度为100~200nm的抑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细晶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铌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2mol/L,钽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2mol/L,草酸溶液的浓度为0.2mol/L,铌酸铵溶液、钽酸铵溶液、草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0.2: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惠明叶少良叶戈诸优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信硬质材料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