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的高透明聚酰亚胺柔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34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性的高透明聚酰亚胺柔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薄膜其是由添加了离子液体的共聚聚酰胺酸经由热亚胺化法制备而来,该共聚聚酰胺酸中的离子液体质量数占该共聚聚酰胺酸的总质量数的百分比五以上,该共聚聚酰亚胺酸二胺包含小于等于20%~60%摩尔比脂肪族二胺和大于等于80%~40%摩尔比芳香族二胺。本发明专利技术透明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具有高透明率和低色度、良好的热学性能,其在透明柔性器件基材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的高透明聚酰亚胺柔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改性的高透明聚酰亚胺柔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亚胺(PI)是指在主链上具有酰亚胺环的一类高性能高分子聚合物。聚酰亚胺所特有的芳香环结构使得聚酰亚胺材料具有耐高温性、耐溶剂性、尺寸稳定性、良好的电绝缘性及优异的机械性能等优势,可以以薄膜、纤维、分离膜及胶粘剂等形式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工程、微电子器件、石油化工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但是,由于聚酰亚胺分子链中高度刚性和共轭的芳杂环结构,导致了聚酰亚胺材料溶解性能差、加工困难。此外,由于聚酰亚胺分子中易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CTC),导致聚酰亚胺材料的颜色呈现出特征黄色或深棕色,这严重限制了聚酰亚胺在透明柔性器件基材等领域的应用。目前,制备透明的聚酰亚胺常用方法有许多,例如引入含氟基团、引入脂肪(尤其是脂环结构单元)、引入不对称结构、添加离子液体等手段来抑制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其中,氟原子具有高的电负性,大的自由体积,碳氟键低的极化率,引入到聚酰亚胺主链或者支链中使得聚酰亚胺的光学透明性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的高透明聚酰亚胺柔性薄膜,其特征在于,其是由添加了离子液体的共聚聚酰胺酸经由热亚胺化法制备而来,该共聚聚酰胺酸中的离子液体质量数占该共聚聚酰胺酸的总质量数的百分比五以上,该共聚聚酰亚胺酸二胺包含小于等于20%~60%摩尔比脂肪族二胺和大于等于80%~40%摩尔比芳香族二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的高透明聚酰亚胺柔性薄膜,其特征在于,其是由添加了离子液体的共聚聚酰胺酸经由热亚胺化法制备而来,该共聚聚酰胺酸中的离子液体质量数占该共聚聚酰胺酸的总质量数的百分比五以上,该共聚聚酰亚胺酸二胺包含小于等于20%~60%摩尔比脂肪族二胺和大于等于80%~40%摩尔比芳香族二胺。


2.一种改性的高透明聚酰亚胺柔性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脂肪族二胺和芳香族二胺加入到惰性气体保护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在设定的温度下,使得脂肪族二胺和芳香族二胺完全溶解,再加入芳香族酸酐,控制二胺与芳香族酸酐的摩尔比为1:1-1.05,反应4-8小时,得到共聚聚酰胺酸溶液;
(2)、将离子液体加入上述步骤(1)所得的共聚聚酰胺酸溶液中继续搅拌,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继续搅拌1-3小时,得到透明的共聚聚酰胺酸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透明的共聚聚酰胺酸溶液以设定的厚度均匀涂布在洁净的玻璃衬底上,然后放置于烘箱中进行程序升温进行热亚胺化,待烘箱温度降至室温,取出玻璃衬底,得到透明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的高透明聚酰亚胺柔性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程序升温依次为150℃,40分钟,240℃,40分钟,310℃,40分钟,350℃,4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的高透明聚酰亚胺柔性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设定的温度为10℃。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改性的高透明聚酰亚胺柔性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液体选自1-乙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1-丁基-3-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振京石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长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