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生物质热解油腐蚀性并回收有机酸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30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质利用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降低生物质热解油腐蚀性并回收有机酸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中电解机构中设置有阳极室、阴极室和反应室,阳极液输送单元向该阳极室输送阳极液,阴极液输送单元向该阴极室输送阴极液,电解质输送单元向反应室中输送电解质;阳极室和反应室之间采用质子交换膜隔开,阳极液在阳极室中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质子,阴极液在阴极室中发生还原反应产生阴离子,质子和阴离子分别经过质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进入反应室中,在反应室中反应生成有机酸,回收单元回收反应后反应室中的有机酸。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在特定温度下的热解油电化学除酸,并可进一步通过设计实现有机酸液分离回收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生物质热解油腐蚀性并回收有机酸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质利用相关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降低生物质热解油腐蚀性并回收有机酸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农林废弃物产量大,处置困难,如不能妥善处理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通过热解多联产技术可将农林废弃物转化成热解气、热解焦及热解油,符合农林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综合利用原则,可以改善农村生活、生态与就业环境,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然而不同于热解气和热解焦已具备高值化利用的方式与配套技术,占热解产物30%至70%的热解油,由于成分复杂、酸性高,易对管道、储罐或设备造成腐蚀,不便直接运输、储存和利用,需要进一步处理以降低其腐蚀性。同时,热解油中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利用电化学方法的优势,提出一种降低生物质热解油腐蚀性并回收有机酸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生物质热解油腐蚀性并回收有机酸的装置及方法,通过对装置的整体结构布局和重要部件电解机构的结构设计,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生物质热解油腐蚀性并回收有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解机构(11)、供电机构(11)、阳极液输送单元、阴极液输送单元、电解质输送单元和回收单元,其中:/n所述电解机构(11)中设置有阳极室(22)、阴极室(210)和设置在阳极室和阴极室之间的反应室(26),所述阳极液输送单元与所述阳极室连接,用于向该阳极室(22)输送阳极液,所述阴极液输送单元与所述阴极室(210)连接,用于向该阴极室输送阴极液,所述电解质输送单元与所述反应室(26)连接,用于向所述反应室中输送电解质;/n所述供电机构(11)同时与所述阳极室(22)和阴极室(210)的电极连接,为三个腔室电解反应提供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生物质热解油腐蚀性并回收有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解机构(11)、供电机构(11)、阳极液输送单元、阴极液输送单元、电解质输送单元和回收单元,其中:
所述电解机构(11)中设置有阳极室(22)、阴极室(210)和设置在阳极室和阴极室之间的反应室(26),所述阳极液输送单元与所述阳极室连接,用于向该阳极室(22)输送阳极液,所述阴极液输送单元与所述阴极室(210)连接,用于向该阴极室输送阴极液,所述电解质输送单元与所述反应室(26)连接,用于向所述反应室中输送电解质;
所述供电机构(11)同时与所述阳极室(22)和阴极室(210)的电极连接,为三个腔室电解反应提供电源;所述阳极室(22)和所述反应室(26)之间采用质子交换膜(25)隔开,所述阴极室和所述反应室之间采用阴离子交换膜(27)隔开,供电机构(19)打开后,所述阳极液在所述阳极室(22)中在电流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质子,所述阴极液在所述阴极室(210)中在电流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产生阴离子,所述质子和阴离子分别经过所述质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进入所述反应室(26)中,在反应室中反应生成有机酸,所述回收单元与所述反应室连接,用于回收反应后反应室中的有机酸,其中,所述电解质输送单元输入至所述反应室中的电解质还用于降低所述反应室中的渗透压,使得所述质子和阴离子源源不断的进入所述反应室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生物质热解油腐蚀性并回收有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输送单元中设置有阴极液储罐(15)和冷却器(14),所述冷却器与所述阴极液储罐连接,用于冷却所述阴极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生物质热解油腐蚀性并回收有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室(210)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用于检测所述阴极液的温度,该温度传感器(12)与所述冷却器(14)连接,当检测所述阴极室中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所述冷却器开始冷却输入所述阴极室的阴极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一汪雪棚邓伟熊依旻邓增通任强强熊哲向军胡松苏胜江龙徐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