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合絮凝-电渗处理废弃泥浆的装置及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弃泥浆固化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联合絮凝-电渗处理废弃泥浆的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施工环节或河道清淤工程中均有可能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因泥浆量较大,若无法及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同时随意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有必要针对该类废弃泥浆进行固化处理,减少泥浆占地,并将处理后的废弃泥浆重新利用于城市基础建设等方面。这能够充分满足资源重复利用、绿色环保、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目前针对废弃泥浆处理的方法大致可分为机械处理和生化处理两类,主要包括注入安全地层法、脱水回收法、絮凝回填法、固化处理法、微生物降解法等。注入安全地层的方法是将泥浆选择合适地层注入,避免产生地下水污染;脱水回收是指使用脱水装置提取泥浆中的有效成分进行重复利用;絮凝回填法是添加絮凝剂将泥浆中悬浮颗粒进行沉降,再将液体排出后对剩下的污泥就地回填,该法相对较为经济,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固化处理法是加入固化剂,降低泥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合絮凝-电渗处理废弃泥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架立装置(1),构成整个装置的框架;/n阴极板(2),位于架立装置(1)的上部;/n阳极板(3),并行排列多个,位于架立装置(1)的下部;/n絮凝装置(4),架设于阴极板(2)上延伸至阴极板(2)和阳极板(3)之间;/n电渗装置(5),连接阴极板(1)和阳极板(2)构成电路;/n抽水装置(6),将装置内的水抽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絮凝-电渗处理废弃泥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立装置(1),构成整个装置的框架;
阴极板(2),位于架立装置(1)的上部;
阳极板(3),并行排列多个,位于架立装置(1)的下部;
絮凝装置(4),架设于阴极板(2)上延伸至阴极板(2)和阳极板(3)之间;
电渗装置(5),连接阴极板(1)和阳极板(2)构成电路;
抽水装置(6),将装置内的水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絮凝-电渗处理废弃泥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2)包括塑料排水板(201)、土工布(202)和铁板(203),三者通过胶结的方式形成薄圆柱体,其中塑料排水板(201)作为骨架,凸侧与土工布(202)胶结用于过滤废弃泥浆中的杂质,另一侧与铁板(203)胶结形成不透水层,整体构成了水平向排水通道,所述阴极板(2)环侧进行密封处理同时侧壁留设小孔与抽水装置(6)连接;所述阳极板(3)为实心薄壁圆柱形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絮凝-电渗处理废弃泥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2)中部开设贯穿孔口用于设置絮凝装置(4),所述絮凝装置(4)包括电动机(401)、塑料旋杆(402)和控制圆盘(403),所述塑料旋杆(402)杆体为上下贯通的空心结构,上部安装有电动机(401),通电用以带动塑料旋杆(402)旋转,且塑料旋杆(402)上部外侧带有螺纹,通过连接内侧带有螺纹的玻璃控制圆盘(403)架设于阴极板(2)上部用以控制塑料旋杆(402)的入浆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絮凝-电渗处理废弃泥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旋杆(402)的下部端口弯折形成搅拌叶结构,通电旋转时用以搅拌废弃泥浆和絮凝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絮凝-电渗处理废弃泥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立装置(1)包括端口架(101),所述端口架(101)周壁对称布设多根的塑料空心杆,顶端内接一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塑料环,每根空心杆底部内径收缩与伸缩杆(102)形成套设关系的伸缩机构,通过侧壁的螺栓(103)实现伸缩位置固定,所述塑料空心杆顶端内接一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塑料环,所述阴极板(2)设置在塑料环上实现固定;所述阳极板(3)上对应每根伸缩杆(102)的位置开设第二孔洞(301),通过第二孔洞(301)穿过伸缩杆(102),并通过限位机构实现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絮凝-电渗处理废弃泥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在伸缩杆(102)上,位于阳极板(3)下方的位置处环周设置的多根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潘卓杰,王炳辉,姜朋明,王丽艳,周爱兆,徐浩青,刘义,孙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