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24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首先,将电解铜板放入浓氨水中,进行溶解反应,同时向浓氨水中通入空气,得到混合溶液;之后向混合溶液中通入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纳米粉体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CuO粉体到达了微纳米级别时,其特殊性质在众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微纳米级别的CuO粉体在玻璃、搪瓷和陶瓷行业中用作着色剂,在涂料中用作抗邹剂,可以在光学玻璃中用作抛光剂。除此之外,CuO粉体可以作为有机催化剂载体和铜化合物。同时它也用于人造丝制造行业,并用作油脂的脱硫剂。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通常为铜粉直接氧化法和浸取法,这两种方法对原料要求较高,工艺流程复杂,生产规模小,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较高,环境污染严重,在激烈竟争的市场下,难以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制备方法,从而可以降低制备微纳米CuO粉体的各厂家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氧化铜粉体制备工艺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电解铜板放入浓氨水中,进行溶解反应,同时向浓氨水中通入空气,得到混合溶液;步骤2,向经步骤1后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形成固体沉淀;步骤3,将步骤2中的固体沉淀进行抽滤、烘干、研磨、过筛,得到粉末;步骤4,将经步骤3后得到的粉末放入电阻炉中进行煅烧,即可得到微纳米CuO粉体。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步骤1中,电解铜板的尺寸为4cm×3.5cm×0.1cm,浓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5%,电解铜板与浓氨水的摩尔比为1:2.5~3。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25℃~30℃,反应时间为1h~2h,反应时通入空气的流量为300mL/min。步骤2中,CO2的流量为180mL/min-250mL/min,通入CO2纯度大于等于99.95%,通入时间为1h~2h。步骤3中,抽滤时间为15min~30min;烘干温度为60℃~80℃,烘干时间为2h~4h;过筛时采用1500目的筛网。步骤4中,煅烧温度为200℃~220℃,煅烧时间2h~3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与传统的酸性溶解电解铜板相比碱性溶解电解铜板对环境更友好,成本更低,操作中不产生有害气体;与传统制备CuO粉体工艺相比,本专利技术方法降低了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同时,避免了酸性腐蚀带来的废水处理阶段,操作简便,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电解铜板放入浓氨水中,进行溶解反应,同时向浓氨水中通入空气,得到混合溶液;电解铜板的尺寸为4cm×3.5cm×0.1cm,浓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5%,电解铜板与浓氨水的摩尔比为1:2.5~3,反应温度为25℃~30℃,反应时间为1h~2h,反应时通入空气的流量为300mL/min;步骤2,向经步骤1后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形成固体沉淀;CO2流量为180mL/min-250mL/min,通入CO2纯度大于等于99.95%,通入时间为1h~2h;步骤3,将步骤2中的固体沉淀进行抽滤、烘干、研磨、过筛,得到粉末;抽滤时间为15min~30min;使用干燥箱对沉淀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60℃~80℃,烘干时间为2h~4h;过筛时采用1500目的筛网;步骤4,将经步骤3后得到的粉末放入电阻炉中进行煅烧,即可得到微纳米CuO粉体;煅烧温度为200℃~220℃,煅烧时间2h~3h。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电解铜板放入浓氨水中,进行溶解反应,同时向浓氨水中通入空气,得到混合溶液;电解铜板的尺寸为4cm×3.5cm×0.1cm,浓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5%,电解铜板与浓氨水的摩尔比为1:2.5,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h,反应时通入空气的流量为300mL/min;步骤2,向经步骤1后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形成固体沉淀;CO2流量为180mL/min,通入CO2纯度大于等于99.95%,通入时间2h;步骤3,将步骤2中的固体沉淀进行抽滤、烘干、研磨、过筛,得到粉末;抽滤时间为15min;使用干燥箱对沉淀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4h;过筛时采用1500目的筛网。步骤4,将经步骤3后得到的粉末粉末放入电阻炉中进行煅烧,,即可得到CuO粉体;煅烧温度为200℃,煅烧时间3h。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电解铜板放入浓氨水中,进行溶解反应,同时向浓氨水中通入空气,得到混合溶液;电解铜板的尺寸为4cm×3.5cm×0.1cm,浓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5%,电解铜板与浓氨水的摩尔比为1:2.5,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2h,反应时通入空气的流量为300mL/min;步骤2,向经步骤1后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形成固体沉淀;CO2流量为200mL/min,通入CO2纯度大于等于99.95%,通入时间1.5h;步骤3,将步骤2中的固体沉淀进行抽滤、烘干、研磨、过筛,得到粉末;抽滤时间为15min;使用干燥箱对沉淀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2h;过筛时采用1500目的筛网。步骤4,将经步骤3后得到的粉末粉末放入电阻炉中进行煅烧,,即可得到CuO粉体;煅烧温度为200℃,煅烧时间3h。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电解铜板放入浓氨水中,进行溶解反应,同时向浓氨水中通入空气,得到混合溶液;电解铜板的尺寸为4cm×3.5cm×0.1cm,浓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5%,电解铜板与浓氨水的摩尔比为1:2.5,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h,反应时通入空气的流量为300mL/min;步骤2,向经步骤1后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形成固体沉淀;CO2流量为220mL/min,通入CO2纯度大于等于99.95%,通入时间1.5h;步骤3,将步骤2中的固体沉淀进行抽滤、烘干、研磨、过筛,得到粉末;抽滤时间为15min;使用干燥箱对沉淀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4h;过筛时采用1500目的筛网。步骤4,将经步骤3后得到的粉末粉末放入电阻炉中进行煅烧,,即可得到CuO粉体;煅烧温度为200℃,煅烧时间3h。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电解铜板放入浓氨水中,进行溶解反应,同时向浓氨水中通入空气,得到混合溶液;电解铜板的尺寸为4cm×3.5cm×0.1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n步骤1,将电解铜板放入浓氨水中,进行溶解反应,同时向浓氨水中通入空气,得到混合溶液;/n步骤2,向经步骤1后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电解铜板放入浓氨水中,进行溶解反应,同时向浓氨水中通入空气,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向经步骤1后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形成固体沉淀;
步骤3,将步骤2中的固体沉淀进行抽滤、烘干、研磨、过筛,得到粉末;
步骤4,将经步骤3后得到的粉末放入电阻炉中进行煅烧,即可得到微纳米CuO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电解铜板的尺寸为4cm×3.5cm×0.1cm,浓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5%,电解铜板与浓氨水的摩尔比为1:2.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CuO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吉辰卢琳琳苏晓磊徐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