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明专利>正文

一种风电互补交通运输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130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互补交通运输工具,其结构包括船帆、船桨、船体,船桨活动卡合于船体的后端位置,船帆嵌固于船体的上端位置,当失去风力推动时船体切换电力进行驱动,由于失去左侧风力的推动,通过弹力条能够快速推动失去外部风力吹动的外环向上进行转动复位,从而使外环能够将帆布向内扯入,有效的避免了船体进行电力驱动时,反向气流会对帆布产生的向后的推力,导致电力浪费的情况,通过外部的海风对下置球产生的推力,能够使下置球在连接杆的配合下向下滑出,通过助推环能够快速推动失去外力挤压的外推板向外滑出,能够带动集合板沿着摆动板向外摆动,故而能够使向外摆动的集合板对海风中的海盐进行过滤阻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互补交通运输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风电互补交通运输工具。
技术介绍
运输帆船主要是用于水上交通运输的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帆船已摆脱传统只能够靠风力推动的前进的缺陷,采用风电互补的方式作为运输帆船的动力来源,通过风力推动运输帆船进行前进的同时吗,能够带动帆船上的风力发电机进行转动发电,以便于停风时提供电力驱动,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风电互补交通运输工具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由于运输帆船在无风环境下是通过电力驱动运输帆船进行前进的,以至于电力驱动运输帆船前进速度加快,则会使反向气流推动船帆向后推动运输帆船,从而使电力驱动的帆船前进速度会被压制,导致电力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电互补交通运输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风电互补交通运输工具,其结构包括船帆、船桨、船体,所述船桨活动卡合于船体的后端位置,所述船帆嵌固于船体的上端位置;所述船帆包括外管、导风口、帆布、内接块,所述导风口与外管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互补交通运输工具,其结构包括船帆(1)、船桨(2)、船体(3),所述船桨(2)活动卡合于船体(3)的后端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帆(1)嵌固于船体(3)的上端位置;/n所述船帆(1)包括外管(11)、导风口(12)、帆布(13)、内接块(14),所述导风口(12)与外管(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帆布(13)贯穿外管(11)与内接块(14)的外表面嵌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互补交通运输工具,其结构包括船帆(1)、船桨(2)、船体(3),所述船桨(2)活动卡合于船体(3)的后端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帆(1)嵌固于船体(3)的上端位置;
所述船帆(1)包括外管(11)、导风口(12)、帆布(13)、内接块(14),所述导风口(12)与外管(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帆布(13)贯穿外管(11)与内接块(14)的外表面嵌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互补交通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块(14)包括外环(a1)、弹力条(a2)、中固块(a3),所述外环(a1)与中固块(a3)的外表面活动卡合,所述弹力条(a2)安装于外环(a1)与中固块(a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互补交通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a1)包括承接环(a11)、接触板(a12)、受力腔(a13),所述接触板(a12)与承接环(a11)的外表面铰链连接,所述受力腔(a13)与接触板(a12)为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互补交通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环(a11)包括吸水板(b1)、衔接块(b2)、引风口(b3)、固定环(b4),所述吸水板(b1)嵌固于衔接块(b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