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09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车身以及所述车身内部设置有的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底部在车身上固定设置有中控台,所述中控台顶部固定连接有接线块和蓄电池,所述接线块和所述蓄电池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右安装块和左安装块,所述右安装块和所述左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导体,所述接线块底部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另一端连接在电磁继电器左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行车记录仪,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对车内前挡风玻璃的车窗内不进行自动除霜,在车辆转向同时可控制行车记录仪转向,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而又不影响,在发生事故产生剧烈碰撞时可以自动保护司机,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能与效率,有效的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从而大幅减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记录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意识到了行车记录仪的重要性,虽然在车辆不发生事故时行车记录仪只是个多余的东西,但如果发生事故行车记录仪能有效记录事故发生的过程并且记录下来的录像能成为判断事故责任的有力证据,除此之外行车记录仪也能有效解决“碰瓷”事故,目前行车记录仪功能较单一仅能记录车辆前方的视频数据,无法灵活改变位置记录任意方向的视频数据并且无法在车辆停止时为车辆提供足够的保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能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车身以及所述车身内部设置有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底部在所述车身上固定设置有中控台,所述中控台顶部固定连接有接线块和蓄电池,所述接线块和所述蓄电池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右安装块和左安装块,所述右安装块和所述左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导体,所述接线块底部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另一端连接在电磁继电器左端,所述电磁继电器右端在所述车身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上方设置有除霜装置,所述除霜装置用于在车内外温差过大时对前挡风玻璃内部的及时除霜以防挡住司机的视线;所述中控台底部在所述车身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两端分别与左右对称的第一左转向齿轮和第一右转向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左转向齿轮和所述第一右转向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锥齿轮轴和第三锥齿轮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轴和所述第三锥齿轮轴上在所述第一左转向齿轮和所述第一右转向齿轮前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三锥齿轮分别与第二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四锥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左转轴和右转轴底部,所述左转轴和所述右转轴上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用于在车辆转向的同时进行行车记录仪的转向;所述车身内固定设置有座垫,所述座垫顶部固定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内部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用于对驾驶人员的躯干进行缓震保护;所述靠背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头枕。进一步地,所述除霜装置包括所述蜗杆以及所述蜗杆上方与之啮合的蜗轮,所述蜗轮固定连接在蜗轮轴上,所述蜗轮轴上在所述蜗轮前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轴,所述第一连杆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左端转动连接在上,所述固定连接在摇臂底部,所述摇臂转动连接在摇臂轴上,所述摇臂轴固定连接在中控台上,所述摇臂右端固定连接有干布条。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装置包括所述左转轴和所述右转轴,所述左转轴和所述右转轴上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左转向齿轮和第二右转向齿轮,所述第二左转向齿轮和所述第二右转向齿轮分别与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条可左右滑动的设置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第二齿条中部与中转向齿轮啮合,所述中转向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向轴上,所述转向轴顶部转动连接在车身上,所述转向轴底部固定连接行车记录仪,所述行车记录仪内壁上分别左右对称的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和固定块,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固定块通过压力弹簧弹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所述靠背,所述靠背内后壁通过保护弹簧弹性连接有保护减震垫,所述保护弹簧处于压紧状态,所述保护减震垫右端固定连接有前卡扣座,所述前卡扣座右端固定连接有前卡扣,所述前卡扣上卡接有后卡扣,所述后卡扣顶部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可上下滑动的通过磁铁弹簧弹性连接在电磁铁上,所述电磁铁顶端固定连接在传感电机上,所述传感电机固定设置在后卡扣座内,所述后卡扣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靠背内后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行车记录仪,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对车内前挡风玻璃的车窗内不进行自动除霜,在车辆转向同时可控制行车记录仪转向,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而又不影响,在发生事故产生剧烈碰撞时可以自动保护司机,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能与效率,有效的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从而大幅减少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行车记录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结合附图1-4所述的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车身11以及所述车身11内部设置有的第一空腔91,所述第一空腔91底部在所述车身11上固定设置有中控台30,所述中控台30顶部固定连接有接线块32和蓄电池34,所述接线块32和所述蓄电池34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右安装块33和左安装块36,所述右安装块33和所述左安装块36之间固定连接有导体35,所述接线块32底部连接有导线25,所述导线25另一端连接在电磁继电器22左端,所述电磁继电器22右端在所述车身11内固定连接有电机23,所述电机23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蜗杆64,所述蜗杆64上方设置有除霜装置101,所述除霜装置101用于在车内外温差过大时对前挡风玻璃内部的及时除霜以防挡住司机的视线;所述中控台30底部在所述车身11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一齿条19,所述第一齿条19两端分别与左右对称的第一左转向齿轮17和第一右转向齿轮26啮合,所述第一左转向齿轮17和所述第一右转向齿轮26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锥齿轮轴18和第三锥齿轮轴28上,所述第一锥齿轮轴18和所述第三锥齿轮轴28上在所述第一左转向齿轮17和所述第一右转向齿轮26前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6和第三锥齿轮27,所述第一锥齿轮16和所述第三锥齿轮27分别与第二锥齿轮15和第四锥齿轮29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5和所述第四锥齿轮29分别固定连接在左转轴14和右转轴31底部,所述左转轴14和所述右转轴31上设置有转向装置102,所述转向装置102用于在车辆转向的同时进行行车记录仪的转向;所述车身11内固定设置有座垫53,所述座垫53顶部固定连接有靠背52,所述靠背52内部设置有保护装置103;所述保护装置103用于对驾驶人员的躯干进行缓震保护;所述靠背52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顶端固定连接有头枕41。有益地,所述除霜装置101包括所述蜗杆64以及所述蜗杆64上方与之啮合的蜗轮62,所述蜗轮62固定连接在蜗轮轴63上,所述蜗轮轴63上在所述蜗轮62前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65,所述第一连杆65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轴66,所述第一连杆轴66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61,所述第二连杆61左端转动连接在2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车身以及所述车身内部设置有的第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底部在所述车身上固定设置有中控台,所述中控台顶部固定连接有接线块和蓄电池,所述接线块和所述蓄电池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右安装块和左安装块,所述右安装块和所述左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导体,所述接线块底部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另一端连接在电磁继电器左端,所述电磁继电器右端在所述车身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上方设置有除霜装置,所述除霜装置用于在车内外温差过大时对前挡风玻璃内部的及时除霜以防挡住司机的视线;所述中控台底部在所述车身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两端分别与左右对称的第一左转向齿轮和第一右转向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左转向齿轮和所述第一右转向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锥齿轮轴和第三锥齿轮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轴和所述第三锥齿轮轴上在所述第一左转向齿轮和所述第一右转向齿轮前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三锥齿轮分别与第二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四锥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左转轴和右转轴底部,所述左转轴和所述右转轴上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用于在车辆转向的同时进行行车记录仪的转向;所述车身内固定设置有座垫,所述座垫顶部固定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内部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用于对驾驶人员的躯干进行缓震保护;所述靠背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头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车身以及所述车身内部设置有的第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底部在所述车身上固定设置有中控台,所述中控台顶部固定连接有接线块和蓄电池,所述接线块和所述蓄电池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右安装块和左安装块,所述右安装块和所述左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导体,所述接线块底部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另一端连接在电磁继电器左端,所述电磁继电器右端在所述车身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上方设置有除霜装置,所述除霜装置用于在车内外温差过大时对前挡风玻璃内部的及时除霜以防挡住司机的视线;所述中控台底部在所述车身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两端分别与左右对称的第一左转向齿轮和第一右转向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左转向齿轮和所述第一右转向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锥齿轮轴和第三锥齿轮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轴和所述第三锥齿轮轴上在所述第一左转向齿轮和所述第一右转向齿轮前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三锥齿轮分别与第二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四锥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左转轴和右转轴底部,所述左转轴和所述右转轴上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用于在车辆转向的同时进行行车记录仪的转向;所述车身内固定设置有座垫,所述座垫顶部固定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内部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用于对驾驶人员的躯干进行缓震保护;所述靠背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头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友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镇海星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