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叠块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97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蜂窝叠块夹持装置,包括基座、定位块、调节块以及支撑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支撑块固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支撑块之间设有容置位,所述调节块位于所述容置位内,所述调节块与所述定位块间隔一定距离;所述调节块包括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所述第一楔块与所述第二楔块设有相适配的斜向滑动接触面,所述第一楔块与所述支撑块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楔块沿所述支撑块竖直移动时,所述第二楔块朝所述定位块水平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改变蜂窝叠块的侧向夹紧力度,受力均匀,装夹稳固可靠,保证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叠块紧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持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蜂窝叠块紧固装置,特别的,涉及一种用于高精度加工蜂窝叠块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蜂窝芯被广泛应用于卫星、反射器等产品中。研究表明在材料不变的前提下,蜂窝芯高度的均匀性直接影响蜂窝板、反射器等产品成型后的型面精度。随着各产品型面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蜂窝厚度的高精度控制显得愈发迫切。传统的蜂窝叠块加工方法是使用锯片机械切割,或是待蜂窝芯拉伸并粘接固定后进行机加工,前者难以高精度控制,加工出的蜂窝叠块高度波动较大,后者蜂窝芯易变形,甚至缠入高速旋转的刀具,存在安全隐患。而蜂窝叠块的整体机加工因无法可靠装夹,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移而损坏。经现有技术检索发现,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209365507U,公开了一种蜂窝芯制备装置。本蜂窝芯制备装置,包括:滚压机构、位于滚压机构输出口的叠放槽,以及设置在叠放槽内的自动翻转机构;所述滚压机构适于滚压复合铝材得到成型铝材,所述成型铝材进入叠放槽且通过所述自动翻转机构进行翻转,以使在叠放槽底部叠放的相邻成型铝材拼接成蜂窝状。该专利技术未涉及到对叠放的蜂窝块的紧固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蜂窝叠块紧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蜂窝叠块紧固装置,包括基座、定位块、调节块以及支撑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支撑块固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支撑块之间设有容置位,所述调节块位于所述容置位内,所述调节块与所述定位块间隔一定距离;所述调节块包括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所述第一楔块与所述第二楔块设有相适配的斜向滑动接触面,所述第一楔块与所述支撑块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楔块沿所述支撑块竖直移动时,所述第二楔块朝所述定位块水平移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楔块的斜向滑动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小于与斜向滑动接触面相对的另一侧面的摩擦系数。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设有吸附通道,所述吸附通道一端的吸附口位于所述定位块和所述第二楔块之间。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口为多个。一些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二楔块之间的所述基座的表面设有空气导流槽,所述空气导流槽与所述吸附口连通。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导流槽为直线型、弧线型或环形中的任一一种或多种组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所述定位块以及所述第二楔块的材质相同。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所述定位块以及所述第二楔块为铝制材料。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楔块的材料硬度大于第二楔块的材料硬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的平面度小于等于0.02m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调节块的结构,将调节块变为有由两楔块组合而成,通过一个楔块的垂直运动,变为另一个与之配合的楔块的水平运动,进而改变蜂窝块的侧向夹紧力度,且受力均匀,装夹稳固可靠,提高了蜂窝叠块的加工精度。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蜂窝叠块紧固装置中相关组件结构或材料的优化,进一步提高了蜂窝叠块紧固装置对蜂窝叠块的紧固效果。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基座结构的优化设计,通过真空吸附,利用气压差值对蜂窝叠块施加垂直压紧力,进一步加强对蜂窝叠块的紧固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蜂窝叠块紧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蜂窝叠块紧固装置带有吸附通道以及蜂窝叠块受力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蜂窝叠块紧固装置基座剖视图;图4为图3中A部局部放大图;其中,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为:1-基座,11-吸附通道,110-吸附口,12-空气导流槽,2-定位块,3-调节块,31-第一楔块,32-第二楔块,4-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蜂窝块紧固装置,包括基座1、定位块2、调节块3和支撑块4。基座1的表面为水平面,基座1提供用于安装或放置定位块2、调节块3、支撑块4以及待固定的蜂窝叠块。定位块2与支撑块4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连接于基座1上,定位块2和支撑块4相对的两侧面为垂直于基座1的竖直面。定位块2与支撑块4优选为矩形块,当然,定位块2和支撑块4也可选择为梯形块、三角块中的任意一种,只要定位块2和支撑块4相对的两侧面为垂直于基座1的表面即可。定位块2和支撑块4可通过螺钉的方式固接于基座1上。调节块3设置于定位块2和支撑块4之间的基座1上,调节块3与支撑块4滑动接触设置。调节块3与定位块2之间的间距小于待固定的蜂窝叠块的长度,待固定的蜂窝块通过定位块2与调节块3实现夹紧固定。调节块3包括第一楔块31和第二楔块32,第一楔块31和第二楔块32两者滑动配合接触。第一楔块31与第二楔块32设置有相适配的斜向滑动接触面,第一楔块31与支撑块4滑动配合接触,第一楔块31与支撑块4的滑动配合接触面为垂直于基座1表面的竖直面。待夹紧固定的蜂窝叠块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夹紧固定:定位块2和支撑块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将待固定的蜂窝叠块紧贴定位块2放置于基座1上。此时,待固定的蜂窝块与支撑块4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调节块3的水平长度。将第二楔块32上与其斜向滑动接触面相对的竖直面贴合待固定的蜂窝叠块放置,使得第二楔块32的斜向滑动接触面与支撑块4的竖直面相对,将第一楔块31上与其斜向滑动接触面相对的竖直面贴合支撑块4竖向向下移动,第一楔块31的斜向滑动接触面与第二楔块32的斜向滑动接触面滑动接触。因待固定的蜂窝块与支撑块4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调节块3的水平长度,通过外力使第一楔块31沿支撑块4垂直下降的过程中,第二楔块32通过第一楔块31的斜向滑动接触面而发生水平移动,且移动方向为靠近定位块2的方向,进而实现待固定的蜂窝叠块的夹紧固定。其第一楔块31沿支撑块4垂直下降可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实现,即在第一楔块31上设有螺孔,通过螺钉与基座1的拧紧连接,推定第一楔块31下移。其螺钉的方式使得第一楔块31下降平缓,进一步提高对蜂窝叠块的夹紧效果。通过对调节块结构的优化,将调节块变为有由两楔块组合而成,通过一个楔块的垂直运动,变为另一个与之配合的楔块的水平运动,进而改变蜂窝块的侧向夹紧力度,且受力均匀,装夹稳固可靠,提高了蜂窝叠块的加工精度。实施例2本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形成,通过对蜂窝叠块夹持装置中相关组件结构或材料的优化,进一步提高蜂窝叠块紧固装置对蜂窝叠块的夹紧效果。具体地:如图1-4所示,蜂窝跌块紧固装置的组件中,与待夹紧固定的蜂窝叠块接触的组件材质优选为相同材质,即基座1、定位块2以及第二楔块32的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窝叠块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定位块(2)、调节块(3)以及支撑块(4);/n所述定位块(2)与所述支撑块(4)固接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定位块(2)与所述支撑块(4)之间设有容置位,所述调节块(3)位于所述容置位内,所述调节块(3)与所述定位块(2)间隔一定距离;/n所述调节块(3)包括第一楔块(31)和第二楔块(32),所述第一楔块(31)与所述第二楔块(32)设有相适配的斜向滑动接触面,所述第一楔块(31)与所述支撑块(4)滑动接触;/n所述第一楔块(31)沿所述支撑块(4)竖直移动时,所述第二楔块(32)朝所述定位块(2)水平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叠块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定位块(2)、调节块(3)以及支撑块(4);
所述定位块(2)与所述支撑块(4)固接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定位块(2)与所述支撑块(4)之间设有容置位,所述调节块(3)位于所述容置位内,所述调节块(3)与所述定位块(2)间隔一定距离;
所述调节块(3)包括第一楔块(31)和第二楔块(32),所述第一楔块(31)与所述第二楔块(32)设有相适配的斜向滑动接触面,所述第一楔块(31)与所述支撑块(4)滑动接触;
所述第一楔块(31)沿所述支撑块(4)竖直移动时,所述第二楔块(32)朝所述定位块(2)水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叠块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楔块(32)的斜向滑动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小于与斜向滑动接触面相对的另一侧面的摩擦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叠块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设有吸附通道(11),所述吸附通道(11)一端的吸附口(110)位于所述定位块(2)和所述第二楔块(32)之间。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波凯张永康杨亚辉顾超熊涛李宗周秦洪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