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棒材自动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87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棒材自动上下料装置,属于圆形轧材生产制造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新型棒材自动上下料装置,采用的方案为:前夹送辊设置于钢棒探伤设备前端,后夹送辊设置于钢棒探伤设备后端;前夹送辊的一侧设置有旋转上料机构,旋转上料机构背离前夹送辊的一侧倾斜设置有上料台架,上料台架上连接有挡料装置,挡料装置下方设置有顶料装置;后夹送辊的一侧设置有成品吊带料框,后夹送辊的另一侧平行设置有分别用于盛放内伤和外伤棒料的废品开合吊带料框和废品收集吊带料框,后夹送辊处设置有用于分装棒料的拨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料棒的自动上下料,提高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棒材自动上下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圆形轧材生产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棒材自动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车间钢棒探伤时上下棒料的工作特点是:操作工人人工上下料,其不足之处是:生产成本大,上下料时间较多,并且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加工噪音大等。目前也有一些单位单独使用机械手进行夹取物料,但需要先将加工好的物料取下,再抓取待加工的物料置于加工位置,上下料期间设备需要等待一定时间,加工效率也不能有效提高,且机械手价格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棒材自动上下料装置,实现料棒的自动快速上下料,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新型棒材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上料台架、挡料装置、顶料装置、旋转上料机构、前夹送辊、后夹送辊、压辊装配、拨料机构、成品吊带料框、废品开合吊带料框和废品收集吊带料框,所述前夹送辊设置于钢棒探伤设备前端用于向所述钢棒探伤设备输送棒料,所述后夹送辊设置于钢棒探伤设备后端用于接收所述钢棒探伤设备输出的棒料,所述前夹送辊和所述后夹送辊上方均设置有压辊装配;所述前夹送辊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旋转上料机构,所述旋转上料机构用于将棒料始终水平平稳放至到所述前夹送辊的输送辊道上,所述旋转上料机构背离所述前夹送辊的一侧倾斜设置有所述上料台架,所述上料台架向所述旋转上料机构倾斜,所述上料台架上连接有用于分开不同直径规格棒料的所述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下方设置有所述顶料装置,所述顶料装置与所述上料台架连接,所述顶料装置用于将互相堆叠的棒材散开,逐根将棒材顶到后面台架上;所述后夹送辊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盛放无损伤棒料的所述成品吊带料框,所述后夹送辊的另一侧平行设置有分别用于盛放内伤和外伤棒料的废品开合吊带料框和废品收集吊带料框,所述后夹送辊处设置有用于分装棒料的所述拨料机构,所述拨料机构用于将损伤与否的棒料拨至所述后夹送辊相应的侧部。即没有损伤的棒料拨至所述成品吊带料框一侧,具有损伤的棒料拨至所述后夹送辊的另一侧。所述上料台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条形台架,所述条形台架与所述前夹送辊输送棒料的方向相垂直设置。所述条形台架均向所述前夹送辊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挡料装置包括:挡料块、驱动轴和转动驱动件,所述挡料块为多个,且所述挡料块的数量与所述条形台架的数量一一对应,每个条形台架的上部一侧均设置有一个挡料块,所述挡料块的下端面均连接有一个竖直设置的所述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均与所述上料台架连接,且所述驱动轴可相对所述上料台架转动,所述驱动轴的下端连接有所述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用于驱动多个所述驱动轴同步往复转动;所述挡料块包括:长边、短边和弧形边,所述长边、短边和弧形边依次首尾连接围合而成所述挡料块,即所述挡料块为四分之一椭圆形结构,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长边、短边连接处固定;所述转动驱动件包括:转臂A、摆杆和摆杆摆动驱动件,所述摆杆水平设置于所述上料台架的下方,所述摆杆与所述条形台架相垂直,所述摆杆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摆杆水平往复摆动的所述摆杆摆动驱动件,所述转臂A为多个,且所述转臂A的数量与所述驱动轴的数量一致,所述驱动轴的下端均连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所述转臂A,所述转臂A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固定,所述转臂A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铰接,当所述摆杆水平往复摆动时驱动所述驱动轴往复转动,从而驱动所述挡料块转动,所述挡料块在转动的过程中其挡料的位置不同,从而调节棒料与顶料装置的顶板的相对位置,使得顶料装置的顶板每次顶起单根棒料;所述摆杆摆动驱动件包括:手柄、摇臂A、转臂B和减速机,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水平设置的所述转臂B一端铰接,所述转臂B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相固定,所述摇臂A的一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固定,所述摇臂A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手柄。所述挡料块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顶料装置,所述顶料装置包括:导杆气缸、支架A和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挡料块的下方,所述顶板为竖直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顶板的长度延长方向与所述条形台架相平行,所述顶板的上端面采用向所述前夹送辊方向倾斜的斜面结构,且所述顶板靠近所述前夹送辊的一端设置有向上突起的挡料勾,所述顶板与所述挡料块的位置相适应,调节所述挡料块转动,其挡料的位置与所述顶板同侧端部距离和待顶起的棒料的直径相适应,单次顶起单根棒料从而将互相堆叠的棒材散开,所述顶板的下方固定有所述支架A,所述支架A的下方与所述导杆气缸的活塞杆上端固定,所述导杆气缸的缸体与所述上料台架固定。所述上料台架、挡料装置、顶料装置配合形成散料装置。所述旋转上料机构根据惠斯顿平托原理设计,所述旋转上料机构包括:减速电机A、电机底座A、转动轴A、支撑座A、V型托、摆臂和平托控制件,所述转动轴A水平设置于所述前夹送辊与所述上料台架之间,且所述转动轴A与所述前夹送辊输送棒料的方向平行,所述转动轴A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A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减速电机A的下方固定有所述电机底座A,所述转动轴A的下方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座A,且所述转动轴A与所述支撑座A轴承连接,所述转动轴A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垂直所述转动轴A的摆臂,所述摆臂长度与转动轴A和所述顶料装置、前夹送辊之间的距离相适应,摆臂用于将所述顶料装置上的棒料转移至前夹送辊,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A固定,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V型托,所述V型托上均设置有控制其V型口朝上的所述平托控制件;所述平托控制件包括:固定链轮、张紧链轮、张紧链轮轴、传动链轮、传动链轮轴和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轮轴与所述转动轴A平行设置,所述传动链轮轴贯穿所述摆臂远离所述转动轴A的一端,且所述传动链轮轴可相对所述摆臂转动,所述V型托的下端与所述传动链轮轴的一端固定,所述传动链轮轴的另一端同轴固定有所述传动链轮,所述固定链轮同轴套设于所述转动轴A上,所述转动轴A可相对固定链轮转动,所述固定链轮相对所述支撑座A固定,所述张紧链轮设置于所述固定链轮与所述传动链轮之间,且所述固定链轮、张紧链轮、所述传动链轮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张紧链轮与所述张紧链轮轴的一端同轴连接,且所述张紧链轮可相对所述张紧链轮轴转动,所述张紧链轮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摆臂固定,所述固定链轮与所述传动链轮之间套设有环形的所述传动链条,所述张紧链轮用于顶紧所述传动链条从而将所述传动链条张紧。当转动轴A转动时,摆臂跟随转动轴A做圆周运动,V型托在所述平托控制件的控制下其V型口朝上用于托起待转移的棒料,摆臂完成一次圆周运动,将一根棒料由顶料装置上端转移至前夹送辊。所述前夹送辊和所述后夹送辊均包括多个夹送辊部件,多个所述夹送辊部件沿棒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夹送辊部件包括:V型辊、支撑座B、减速电机B和转动轴B,所述支撑座B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所述转动轴B,所述转动轴B与所述棒料输送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转动轴B与所述支撑座B轴承连接,所述V型辊与所述转动轴B同轴固定,所述转动轴B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B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减速电机B相对所述支撑座B固定。当减速电机B启动时,V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棒材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台架(1)、挡料装置(2)、顶料装置(3)、旋转上料机构(4)、前夹送辊(5)、后夹送辊(12)、压辊装配(6)、拨料机构(7)、成品吊带料框(8)、废品开合吊带料框(9)和废品收集吊带料框(10),所述前夹送辊(5)设置于钢棒探伤设备(11)前端用于向所述钢棒探伤设备(11)输送棒料(13),所述后夹送辊(12)设置于钢棒探伤设备(11)后端用于接收所述钢棒探伤设备(11)输出的棒料(13),所述前夹送辊(5)和所述后夹送辊(12)上方均设置有压辊装配(6);/n所述前夹送辊(5)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旋转上料机构(4),所述旋转上料机构(4)用于将棒料(13)放至所述前夹送辊(5)上,所述旋转上料机构(4)背离所述前夹送辊(5)的一侧倾斜设置有所述上料台架(1),所述上料台架(1)向所述旋转上料机构(4)倾斜,所述上料台架(1)上连接有用于分开不同直径规格棒料(13)的所述挡料装置(2),所述挡料装置(2)下方设置有所述顶料装置(3),所述顶料装置(3)与所述上料台架(1)连接,所述顶料装置(3)用于将互相堆叠的棒材散开;/n所述后夹送辊(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盛放无损伤棒料(13)的所述成品吊带料框(8),所述后夹送辊(12)的另一侧平行设置有分别用于盛放内伤和外伤棒料(13)的废品开合吊带料框(9)和废品收集吊带料框(10),所述后夹送辊(12)处设置有用于分装棒料(13)的所述拨料机构(7),所述拨料机构(7)用于将损伤与否的棒料(13)拨至所述后夹送辊(12)相应的侧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棒材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台架(1)、挡料装置(2)、顶料装置(3)、旋转上料机构(4)、前夹送辊(5)、后夹送辊(12)、压辊装配(6)、拨料机构(7)、成品吊带料框(8)、废品开合吊带料框(9)和废品收集吊带料框(10),所述前夹送辊(5)设置于钢棒探伤设备(11)前端用于向所述钢棒探伤设备(11)输送棒料(13),所述后夹送辊(12)设置于钢棒探伤设备(11)后端用于接收所述钢棒探伤设备(11)输出的棒料(13),所述前夹送辊(5)和所述后夹送辊(12)上方均设置有压辊装配(6);
所述前夹送辊(5)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旋转上料机构(4),所述旋转上料机构(4)用于将棒料(13)放至所述前夹送辊(5)上,所述旋转上料机构(4)背离所述前夹送辊(5)的一侧倾斜设置有所述上料台架(1),所述上料台架(1)向所述旋转上料机构(4)倾斜,所述上料台架(1)上连接有用于分开不同直径规格棒料(13)的所述挡料装置(2),所述挡料装置(2)下方设置有所述顶料装置(3),所述顶料装置(3)与所述上料台架(1)连接,所述顶料装置(3)用于将互相堆叠的棒材散开;
所述后夹送辊(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盛放无损伤棒料(13)的所述成品吊带料框(8),所述后夹送辊(12)的另一侧平行设置有分别用于盛放内伤和外伤棒料(13)的废品开合吊带料框(9)和废品收集吊带料框(10),所述后夹送辊(12)处设置有用于分装棒料(13)的所述拨料机构(7),所述拨料机构(7)用于将损伤与否的棒料(13)拨至所述后夹送辊(12)相应的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棒材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台架(1)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条形台架(101),所述条形台架(101)与所述前夹送辊(5)输送棒料(13)的方向相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棒材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装置(2)包括:挡料块(201)、驱动轴(202)和转动驱动件,所述挡料块(201)为多个,且所述挡料块(201)的数量与所述条形台架(101)的数量一一对应,每个条形台架(101)的上部一侧均设置有一个挡料块(201),所述挡料块(201)的下端面均连接有一个竖直设置的所述驱动轴(202),所述驱动轴(202)均与所述上料台架(1)连接,且所述驱动轴(202)可相对所述上料台架(1)转动,所述驱动轴(202)的下端连接有所述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用于驱动多个所述驱动轴(202)同步往复转动;
所述挡料块(201)包括:长边(2011)、短边(2012)和弧形边(2013),所述长边(2011)、短边(2012)和弧形边(2013)依次首尾连接围合而成所述挡料块(201),所述驱动轴(202)与所述长边(2011)、短边(2012)连接处固定;
所述转动驱动件包括:转臂A(203)、摆杆(207)和摆杆摆动驱动件,所述摆杆(207)水平设置于所述上料台架(1)的下方,所述摆杆(207)与所述条形台架(101)相垂直,所述摆杆(207)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摆杆(207)水平往复摆动的所述摆杆摆动驱动件,所述转臂A(203)为多个,且所述转臂A(203)的数量与所述驱动轴(202)的数量一致,所述驱动轴(202)的下端均连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所述转臂A(203),所述转臂A(20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202)固定,所述转臂A(203)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207)铰接;
所述摆杆摆动驱动件包括:手柄(204)、摇臂A(205)、转臂B(206)和减速机(208),所述摆杆(207)的一端与水平设置的所述转臂B(206)一端铰接,所述转臂B(206)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速机(208)的输出端相固定,所述摇臂A(205)的一端与所述减速机(208)的输入端固定,所述摇臂A(205)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手柄(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棒材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块(201)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顶料装置(3),所述顶料装置(3)包括:导杆气缸(301)、支架A(302)和顶板(303),所述顶板(303)设置于所述挡料块(201)的下方,所述顶板(303)的上端面采用向所述前夹送辊(5)方向倾斜的斜面结构,且所述顶板(303)靠近所述前夹送辊(5)的一端设置有向上突起的挡料勾(304),所述顶板(303)的下方固定有所述支架A(302),所述支架A(302)的下方与所述导杆气缸(301)的活塞杆上端固定,所述导杆气缸(301)的缸体与所述上料台架(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棒材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上料机构(4)包括:减速电机A(401)、电机底座A(402)、转动轴A(403)、支撑座A(404)、V型托(410)、摆臂(412)和平托控制件,所述转动轴A(403)水平设置于所述前夹送辊(5)与所述上料台架(1)之间,且所述转动轴A(403)与所述前夹送辊(5)输送棒料(13)的方向平行,所述转动轴A(403)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A(4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减速电机A(401)的下方固定有所述电机底座A(402),所述转动轴A(403)的下方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座A(404),且所述转动轴A(403)与所述支撑座A(404)轴承连接,所述转动轴A(40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垂直所述转动轴A(403)的摆臂(412),所述摆臂(412)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A(403)固定,所述摆臂(41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V型托(410),所述V型托(410)上均设置有控制其V型口朝上的所述平托控制件;
所述平托控制件包括:固定链轮(405)、张紧链轮(406)、张紧链轮轴(407)、传动链轮(408)、传动链轮轴(409)和传动链条(411),所述传动链轮轴(409)与所述转动轴A(403)平行设置,所述传动链轮轴(409)贯穿所述摆臂(412)远离所述转动轴A(403)的一端,且所述传动链轮轴(409)可相对所述摆臂(412)转动,所述V型托(410)的下端与所述传动链轮轴(409)的一端固定,所述传动链轮轴(409)的另一端同轴固定有所述传动链轮(408),所述固定链轮(405)同轴套设于所述转动轴A(403)上,所述转动轴A(403)可相对固定链轮(405)转动,所述固定链轮(405)相对所述支撑座A(404)固定,所述张紧链轮(406)设置于所述固定链轮(405)与所述传动链轮(408)之间,且所述固定链轮(405)、张紧链轮(406)、所述传动链轮(408)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张紧链轮(406)与所述张紧链轮轴(407)的一端同轴连接,且所述张紧链轮(406)可相对所述张紧链轮轴(407)转动,所述张紧链轮轴(407)的另一端与所述摆臂(412)固定,所述固定链轮(405)与所述传动链轮(408)之间套设有环形的所述传动链条(411),所述张紧链轮(406)用于顶紧所述传动链条(411)从而将所述传动链条(411)张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棒材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送辊(5)和所述后夹送辊(12)均包括多个夹送辊部件,多个所述夹送辊部件沿棒料(13)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夹送辊部件包括:V型辊(501)、支撑座B(502)、减速电机B(503)和转动轴B(504),所述支撑座B(502)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所述转动轴B(504),所述转动轴B(504)与所述棒料(13)输送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转动轴B(504)与所述支撑座B(502)轴承连接,所述V型辊(501)与所述转动轴B(504)同轴固定,所述转动轴B(504)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B(50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减速电机B(503)相对所述支撑座B(502)固定;
所述前夹送辊(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明陈建勋翟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北方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