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87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包括搅拌室,搅拌室右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粉碎机构,粉碎机构由粉碎室、第一转轴、第一粉碎辊、支撑架、第一电机、第二转轴、第二粉碎辊、螺纹杆、限位杆和第三电机组成,限位杆的数量为两个,搅拌室的右侧面以及顶部均与粉碎室固定连接,搅拌室右侧面与粉碎室的连接处开设有进料口,搅拌室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螺纹杆能够带动支撑架上升或下降,通过支撑架能够带动第二粉碎辊向第一粉碎辊靠近或远离,从而能够根据添加物的实际情况调整第二粉碎辊与第一粉碎辊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该修复处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修复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土壤修复的方法有堆肥法,堆肥法是将污染的土壤与有机物,稻草、麦秸、碎木片和树皮等、粪便等混合起来,依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使用堆肥法对土地进行修复处理时需要利用修复处理装置对土壤以及相关添加物进行粉碎混合,现有修复处理装置的粉碎辊间距多为固定式,其在使用过程中难以满足不同大小添加物的粉碎需求,进而影响修复处理装置的实用性。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包括搅拌室,所述搅拌室右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由粉碎室、第一转轴、第一粉碎辊、支撑架、第一电机、第二转轴、第二粉碎辊、螺纹杆、限位杆和第三电机组成,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搅拌室的右侧面以及顶部均与粉碎室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室右侧面与粉碎室的连接处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室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由第二电机、支撑杆、支撑板、内齿牙齿环、绞龙、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搅拌轴组成,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室远离进料口一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远离搅拌室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防护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粉碎室两侧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粉碎室的正面,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粉碎室的内部且与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粉碎辊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与粉碎室的顶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粉碎室的内部且通过轴承与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支撑架的内部且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架远离第一电机一侧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粉碎辊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的外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均与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均贯穿粉碎室并延伸至粉碎室顶端的外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搅拌室顶端的中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搅拌室并延伸至搅拌室的内部且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搅拌室内腔的底部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固定套设在支撑杆的外表面且靠近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内齿牙齿环固定安装在搅拌室的内部且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绞龙的外表面通过轴承与支撑板的内壁套接,所述绞龙的顶端延伸至内齿牙齿环的内部且与第一齿轮固定套接,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与内齿牙齿环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通过轴承与支撑板的内壁套接,所述搅拌轴的顶端延伸至内齿牙齿环的内部且与第二齿轮固定套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外表面与内齿牙齿环啮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通过转动螺纹杆能够带动支撑架上升或下降,通过支撑架能够带动第二粉碎辊向第一粉碎辊靠近或远离,从而能够根据添加物的实际情况调整第二粉碎辊与第一粉碎辊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该修复处理装置的实用性,粉碎后的物料由进料口进入搅拌室内部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支撑杆和支撑板转动,通过支撑板能够带动绞龙和搅拌轴围绕支撑杆转动,并且通过内齿牙齿环、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绞龙和第一齿轮在围绕支撑杆转动的同时自转,通过绞龙的自转能够将底层物料翻动至上层,通过搅拌轴的转动能够带动若干个搅拌叶片转动,从而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该修复处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的支撑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室;2、粉碎室;3、第一转轴;4、第一粉碎辊;5、出料管;6、支撑架;7、第一电机;8、第二转轴;9、第二粉碎辊;10、螺纹杆;11、限位杆;12、第二电机;13、支撑杆;14、支撑板;15、内齿牙齿环;16、绞龙;17、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搅拌轴;20、搅拌叶片;21、进料口;22、第三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包括搅拌室1,搅拌室1右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粉碎机构,粉碎机构由粉碎室2、第一转轴3、第一粉碎辊4、支撑架6、第一电机7、第二转轴8、第二粉碎辊9、螺纹杆10、限位杆11和第三电机22组成,限位杆11的数量为两个,搅拌室1的右侧面以及顶部均与粉碎室2固定连接,搅拌室1右侧面与粉碎室2的连接处开设有进料口21,搅拌室1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由第二电机12、支撑杆13、支撑板14、内齿牙齿环15、绞龙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和搅拌轴19组成,搅拌轴19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20,搅拌室1远离进料口2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5,出料管5远离搅拌室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防护盖。其中,第一转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粉碎室2两侧的内壁相连,第三电机22固定安装在粉碎室2的正面,第三电机22的输出轴延伸至粉碎室2的内部且与第一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粉碎辊4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3的外表面,螺纹杆10的外表面与粉碎室2的顶壁螺纹连接,螺纹杆10的底端延伸至粉碎室2的内部且通过轴承与支撑架6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螺纹杆10能够带动支撑架6上升或下降,通过支撑架6能够带动第二粉碎辊9向第一粉碎辊4靠近或远离,从而能够根据添加物的实际情况调整第二粉碎辊9与第一粉碎辊4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该修复处理装置的实用性。其中,第一电机7安装在支撑架6的一侧,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延伸至支撑架6的内部且与第二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8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架6远离第一电机7一侧的内壁相连,第二粉碎辊9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8的外表面,第一电机7和第三电机22可适用的型号为Y100L2-4型电机,第一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室(1),所述搅拌室(1)右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由粉碎室(2)、第一转轴(3)、第一粉碎辊(4)、支撑架(6)、第一电机(7)、第二转轴(8)、第二粉碎辊(9)、螺纹杆(10)、限位杆(11)和第三电机(22)组成,所述限位杆(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搅拌室(1)的右侧面以及顶部均与粉碎室(2)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室(1)右侧面与粉碎室(2)的连接处开设有进料口(21),所述搅拌室(1)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由第二电机(12)、支撑杆(13)、支撑板(14)、内齿牙齿环(15)、绞龙(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和搅拌轴(19)组成,所述搅拌轴(19)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20),所述搅拌室(1)远离进料口(2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5),所述出料管(5)远离搅拌室(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防护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室(1),所述搅拌室(1)右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由粉碎室(2)、第一转轴(3)、第一粉碎辊(4)、支撑架(6)、第一电机(7)、第二转轴(8)、第二粉碎辊(9)、螺纹杆(10)、限位杆(11)和第三电机(22)组成,所述限位杆(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搅拌室(1)的右侧面以及顶部均与粉碎室(2)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室(1)右侧面与粉碎室(2)的连接处开设有进料口(21),所述搅拌室(1)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由第二电机(12)、支撑杆(13)、支撑板(14)、内齿牙齿环(15)、绞龙(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和搅拌轴(19)组成,所述搅拌轴(19)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20),所述搅拌室(1)远离进料口(2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5),所述出料管(5)远离搅拌室(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防护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粉碎室(2)两侧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三电机(22)固定安装在粉碎室(2)的正面,所述第三电机(22)的输出轴延伸至粉碎室(2)的内部且与第一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粉碎辊(4)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3)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杆(10)的外表面与粉碎室(2)的顶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10)的底端延伸至粉碎室(2)的内部且通过轴承与支撑架(6)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土地整治施工用的修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7)安装在支撑架(6)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利刚刘庚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