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341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包括药剂制配装置、注入装置和控制装置;制配装置包括储药罐、储水罐和多个制药罐,储药罐与制药罐之间设有连接储药罐的原液总管及连接原液总管与各个制药罐的原液支管,储水罐与制药罐之间设有连接储水罐的输水总管及连接输水总管与各个制药罐的输水支管;各个制药罐的输出管设有电动阀,注入装置还包括储气罐、空压机、气动隔膜泵和吸入气管,吸入气管设有电磁阀;液位传感器向控制装置输入液位数据,原液泵、水泵、气动隔膜泵和各电动阀、电磁阀均与控制装置连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开启和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原位修复药剂不能连续注入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染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原位修复化学药剂的连续制配与注入一体化设备,用于治理土壤及地下水的有机污染。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工业废渣、农业灌溉、填埋场泄漏、石化原料的运输管线、储罐的破损等渗滤液通过土层将重金属、有毒、有机污染物渗透到地下水中,引发地下水与土壤污染。这给人们居住健康、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与挑战,地下水与土壤污染修复已成为当前备受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针对有机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石油烃类碳氢化合物、酚类、MTBE、含氯有机溶剂、多环芳烃、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修复,原位修复药剂注入技术通过向注入井的含水层/土壤内注入化学药剂,如氧化药剂,利用氧化药剂本身或所产生自由基的氧化能力氧化土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与污染物产生氧化反应,将其降解为毒性更小或无毒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如二氧化碳、水),从而消除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实现修复。地下水与土壤污染原位修复药剂注入成本更为经济,对环境的扰动小,是当今和将来场地治理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当前行业传统的地下水与土壤污染原位修复药剂制备与注入装备工程应用主要表现在药剂注入不能连续。另外,污染场地水文地质差异性较大,药剂常规压力注入到后,修复效果难以达到既定要求。同时,还存在药剂种类多、药剂制配与注入分离、药剂注入方式单一、药剂制配装置单一,药剂对管道腐蚀严重导致管道使用寿命短,药剂制配与注入分离、操作智能化程度较低人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药剂制备与注入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包括药剂制配装置、注入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药剂制配装置包括储药罐、储水罐和多个制药罐,所述储药罐与制药罐之间设有连接所述储药罐的原液总管及连接所述原液总管与各个制药罐的原液支管,所述原液总管设有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原液泵,每个所述原液支管设有电动阀,所述储水罐与制药罐之间设有连接所述储水罐的输水总管及连接所述输水总管与各个制药罐的输水支管,所述输水总管设有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水泵,每个所述输水支管设有电动阀,每个所述制药罐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注入装置包括与各个制药罐的输出管连接的注入总管,各个所述输出管设有电动阀,所述注入装置还包括储气罐、向所述储气罐输入气体的空压机、至少两个并联或串联的气动隔膜泵和连接所述储气罐与所述气动隔膜泵的吸入气管,所述吸入气管设有电磁阀,所述气动隔膜泵位于所述注入总管上提供将制配好的药液向注入井输送的动力;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向所述控制装置输入液位数据,所述原液泵、水泵、气动隔膜泵和各电动阀、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顺序开启和关闭。作为优选,所述注入总管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流量传感器、电动阀和压力变送器。作为优选,所述吸入气管上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调压阀。作为优选,所述注入装置还包括多个分别与注入总管连接向不同的注入井内注入药液的注入支管,所述注入装置还包括多个分别与多个注入支管一一对应连接对注入支管进行分别增压的增压气管,所述增压气管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电磁阀、调压阀和压力变送器。多个所述增压管为与所述储气罐连接的增压气管,或所述增压管为与所述输水总管连接的增压水管,所述增压水管与所述输水总管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水泵的下游。所述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还包括与多个所述注入支管连接的药液回收罐,所述药液回收罐位于注入支管的上游。作为优选,所述注入支管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电动阀、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作为优选,所述注入支管设有防止进入注入井内的药液返流的止回阀。作为优选,所述储药罐包括初始液态氧化药剂储存罐和初始液态活化药剂储存罐,多个制药罐包括多个分别与初始液态氧化药剂储存罐连接的氧化药剂制药罐和多个分别与初始液态活化药剂储存罐连接的活化药剂制药罐;所述注入总管包括氧化药剂注入总管和活化药剂注入总管,多个所述氧化药剂制药罐分别通过其各自的输出管连接所述氧化药剂注入总管,多个所述活化药剂制药罐通过其各自的输出管连接所述活化药剂注入总管,各个输出管均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电动阀;所述气动隔膜泵包括设在所述氧化药剂注入总管的第一气动隔膜泵和设在所述活化药剂注入总管的第二气动隔膜泵,所述第一气动隔膜泵通过第一吸入气管与所述储气罐连接,所述第二气动隔膜泵通过第二吸入气管与所述储气罐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制药罐与所述注入总管之间通过药剂回流管连接,在注入的方向上,所述药剂回流管与所述注入总管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气动隔膜泵和注入总管的电动阀的下游;和/或所述储药罐与所述原液总管之间通过原液回流管连接;和/或所述储水罐与所述输水总管之间通过水回流管连接;所述药剂回流管和/或原液回流管和/或水回流管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电动阀和流量传感器。作为优选,所述活化药剂注入总管可以通过混合管与所述氧化药剂制药罐连接,或者所述氧化药剂注入总管通过混合管与所述活化药剂制药罐连接,所述混合管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电动阀和流量传感器。作为优选,所述输水总管与所述注入总管之间连接有清洗管。作为优选,所述储水罐设有加热器,所述储水罐、储药罐和制药罐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制药罐设有向所述制药罐内投送粉末或粒状药剂的投料装置和对制药罐内液体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所述投料装置和搅拌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输水支管和制药罐的输出管均设有过滤装置。作为优选,所述药剂制配装置、注入装置和控制装置一体集成于可移动集装箱内,所述可移动集装箱的箱体设有行走装置。本技术的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通过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各个原液支管和输水支管上的电动阀按照设定的顺序开启和关闭,从而控制多个制药罐轮流制药,实现连续制药。同时可控制各输出管的电动阀轮流开启,从而控制多个制药罐轮流向注入井供药,实现药剂向注入井连续注入,且连续注入不需要人工介入,实现高程度的智能化。2、储药罐的回流口与原液总管之间通过原液回流管连接,储水罐的回流口与输水总管之间通过水回流管连接。药剂回流管、原液回流管和水回流管均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电动阀和流量传感器。当结束从储药罐向制药罐输液时,打开原液回流管上的电动阀,使原液总管内的原始液体药剂回流至储药罐内。当结束从储水罐到制药罐的输水时,打开水回流管上的电动阀使输水总管内的水回流至储水罐。原液回流管和水回流管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药剂和水的流量,从而更精确地控制药剂的制配。另一方面,原液回流管和药剂回流管的设置可防止药液留在管道内腐蚀管道,从而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3、吸入气管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药剂制配装置、注入装置和控制装置;/n所述药剂制配装置包括储药罐、储水罐和多个制药罐,所述储药罐与制药罐之间设有连接所述储药罐的原液总管及连接所述原液总管与各个制药罐的原液支管,所述原液总管设有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原液泵,每个所述原液支管设有电动阀,所述储水罐与制药罐之间设有连接所述储水罐的输水总管及连接所述输水总管与各个制药罐的输水支管,所述输水总管设有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水泵,每个所述输水支管设有电动阀,每个所述制药罐设有液位传感器;/n所述注入装置包括与各个制药罐的输出管连接的注入总管,各个所述输出管设有电动阀,所述注入装置还包括储气罐、向所述储气罐输入气体的空压机、至少两个并联或串联的气动隔膜泵和连接所述储气罐与所述气动隔膜泵的吸入气管,所述吸入气管设有电磁阀,所述气动隔膜泵位于所述注入总管上提供将制配好的药液向注入井输送的动力;/n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向所述控制装置输入液位数据,所述原液泵、水泵、气动隔膜泵和各电动阀、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顺序开启和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药剂制配装置、注入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药剂制配装置包括储药罐、储水罐和多个制药罐,所述储药罐与制药罐之间设有连接所述储药罐的原液总管及连接所述原液总管与各个制药罐的原液支管,所述原液总管设有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原液泵,每个所述原液支管设有电动阀,所述储水罐与制药罐之间设有连接所述储水罐的输水总管及连接所述输水总管与各个制药罐的输水支管,所述输水总管设有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水泵,每个所述输水支管设有电动阀,每个所述制药罐设有液位传感器;
所述注入装置包括与各个制药罐的输出管连接的注入总管,各个所述输出管设有电动阀,所述注入装置还包括储气罐、向所述储气罐输入气体的空压机、至少两个并联或串联的气动隔膜泵和连接所述储气罐与所述气动隔膜泵的吸入气管,所述吸入气管设有电磁阀,所述气动隔膜泵位于所述注入总管上提供将制配好的药液向注入井输送的动力;
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向所述控制装置输入液位数据,所述原液泵、水泵、气动隔膜泵和各电动阀、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顺序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总管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流量传感器、电动阀和压力变送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气管上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调压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装置还包括多个分别与注入总管连接向不同的注入井内注入药液的注入支管,所述注入装置还包括多个分别与多个注入支管一一对应连接对注入支管进行分别增压的增压管,所述增压管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电磁阀、调压阀和压力变送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还包括与多个所述注入支管连接的药液回收罐,所述药液回收罐位于注入支管的上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增压管为与所述储气罐连接的增压气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管为与所述输水总管连接的增压水管,所述增压水管与所述输水总管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水泵的下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支管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电动阀、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支管设有防止进入注入井内的药液返流的止回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系统原位修复药剂制配与注入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诚邢汉君李晶冉启洋毛永强邹先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