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清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83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元件清洗结构,其包括一固持板、至少一高度调整装置、若干设于固持板上的承载杆、若干设于该承载杆上的卡持结构和至少一套筒;所述固持板上开设有至少一长条通孔,至少一承载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长条通孔;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包括一调整螺母和一弹性元件;至少一承载杆上套设有所述套筒,且所述承载杆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弹性元件及调整螺母。相较现有技术,所述光学元件清洗结构可以轻易校正卡持结构的位置,一次夹持多个待清洗光学元件,提高了清洗效率,可轻易满足量产的需求,且可以清洗不同尺寸的光学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光学元件清洗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清洗镜片的光学元件清洗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光学产品应用越来越普及,因此光学元件(如镜片)种类越来越多而且越做越小,而清洗光学元件是光学镀膜制程的第一步,为提高镀膜的品质,光学元件的清洗成为重要的课题。一般光学元件清洗只需将工件放入一容器中并以超音波震荡清洗后烘干即可。如于2000年4月26日中国公告的第99234336.4号技术专利揭示了一种超声波清洗机,请参照图1,该清洗机由清洗盒100、机壳200及机芯300组成。清洗盒100是一带盖400的小密封圆柱状容器,其内装有清洗液500和镜片600。机壳200是圆柱状密封容器,由上下两部分构成。清洗盒100配置于机壳200的内部,机壳200上部空腔内装有清水800。该机壳200的下部设置机芯300,并通过该机芯300的驱动,产生超声波震荡,由机壳200上部内的清水800传导给清洗盒100,以达到清洗镜片的目的。但是,该清洗盒100只能容纳单个镜片,其清洗效率低、不易进行大量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清洗效率高、可进行大量清洗的光学元件清洗结构。此外,有必要进一步提供一种可清洗不同尺寸的光学元件且调整方便的清洗结构。一种光学元件清洗结构,其包括一固持板、至少一高度调整装置、若干设于固持板上的承载杆、若干设于该承载杆上的卡持结构和至少一套筒;所述固持板上开设有至少一长条通孔,至少一承载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长条通孔;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包括一调整螺母和一弹性元件;至少一承载杆上套设有所述套筒,且所述承载杆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弹性元件及调整螺母。相较现有技术,所述光学元件清洗结构利用多个承载装置夹持待清洗光学元件,当多个承载装置的卡持结构未对正时,仅需调整一调整螺母即可校正,因此可以轻易一次夹持多个待清洗光学元件,提高了清洗效率,满足量产需求。另外,所述光学元件清洗结构进一步利用至少一个承载装置可以沿着所述固持板的长条通孔水平移动,因此可以清洗不同尺寸的光学元件。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光学元件清洗机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光学元件清洗结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光学元件清洗结构第一实施方式的承载装置和高度调整装置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光学元件清洗结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光学元件清洗结构第二实施方式的固持板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光学元件清洗结构第二实施方式的承载装置和高度调整装置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清洗结构1包括一框架(未标示)、三个承载装置20及三个高度调整装置(未标示)。该框架包括一方形第一固持板12、一方形第二固持板14及多个支撑柱16,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多个支撑柱16支撑及连接第一固持板12和第二固持板14。第一固持板12上开设有三长条通孔122,该三长条通孔122成T字型排列。第二固持板14上对应于第一固持板12的三长条通孔122也开设有三长条通孔142,该三长条通孔142也对应成T字型排列。承载装置20包括一承载杆22、一套筒24及一治具条26。承载杆22两端分别设有螺纹222、224,该承载杆22长度设置成略长于第一固持板12和第二固持板14的距离。套筒24是一中空柱形体,其周壁沿其轴向开通有一狭槽242。治具条26是矩形板状,其一长边上开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V型槽262,该治具条26的长度和套筒24的狭槽242的长度相当且与其配合,并通过与套筒24的狭槽242过盈配合而嵌于套筒24上。高度调整装置包括弹簧38及螺母32、34、36,其中螺母32和承载杆22的螺纹222伸出第一固持板12的部分相配合,螺母36和承载杆22的螺纹224相配合,螺母34和承载杆22的螺纹222未伸出第一固持板12的部分相配合,即螺母32、34分别锁于第一固持板12两侧;弹簧38套设于承载杆22上且位于第二固持板14和套筒24之间,该弹簧38向套筒24提供向上的轴向力,套筒24的高度位置随着调整螺母34位置的变动而变动。组装时,承载杆22依次穿过第一固持板12的长条通孔122、调整螺母34、套筒24、弹簧38及对应于第一固持板12的长条通孔122的第二固持板14的长条通孔142,将螺母32、36分别旋于承载杆22的螺纹222、224上,使承载装置20连接于框架上。使用所述光学清洗结构1清洗光学元件时,将各承载杆22上的螺母32、36旋至较松状态,此时,各承载杆22可相对于第一固持板12和第二固持板14上下移动,也可沿着长条通孔122及和其相对应的长条通孔142水平移动。以该光学元件为圆形镜片为例,根据光学元件直径的大小,拧动其中二个承载杆22上的螺母32、36,当该二个承载杆22上的治具条26高度基本一致时,拧紧该螺母32、36使该二个承载杆22与第一固持板12和第二固持板14相对固定,通过调整该二个承载杆22上的调整螺母34上下移动,使套筒24压顶弹簧38,调整套筒24的高度位置,使套筒24上的治具条26位于同一高度,从而使该二个承载杆22上的相应的V型槽262对齐。将另外一个承载杆22沿着长条通孔122及和其相对应的长条通孔142往外水平移动,然后把多个光学镜片一一卡在已固定的二个承载杆22上相对应的V型槽262上,然后把上述移动的承载杆22沿着长条通孔122及和其相对应的长条通孔142往内水平移动,拧动其上的螺母32、36,使该承载杆22上的治具条26高度与其它二承载杆22上的治具条26高度基本一致,当该移动的承载杆22上的V型槽262卡上镜片时,拧紧其上的螺母32、36,然后,通过调整该承载杆22上的调整螺母34上下移动,使该承载杆22上的V型槽262与其它二承载杆22上相对应的V型槽262对齐。最后,将安装有待清洗光学元件的清洗结构1置放于清洗液中,进行清洗操作。清洗完毕后,把其中一个承载杆上的一个螺母32拧松并使其沿着长条通孔122及和其相对应的长条通孔142往外水平移动,然后即可取出镜片。若需再次清洗镜片时,把镜片卡在未动的二承载杆22上相对应的V型槽262上,把上述外移的承载杆沿着长条通孔122及和其相对应的长条通孔142往内水平移动,当该承载杆22上的V型槽262卡上镜片时,拧紧该承载杆22上的螺母32,然后微调该承载杆22上的调整螺母34即可。可以理解,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第二固持板14上的长条通孔142可以改成一端延伸出固持板边缘的燕尾槽或T型槽,该承载杆尾端形状也随之作出变化,与所述燕尾槽或T型槽相配合。请同时参照图4、图5和图6,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元件清洗结构1包括一个固持板13、三个承载装置2、3、4及三个高度调整装置(未标示)。固持板13为圆形,其上面开设有二个圆形通孔134、136和一个长条通孔132,该长条通孔132位于连接该二个圆形通孔134、136圆心的线段的中心线上,且该长条通孔132的宽度与该二个圆形通孔134、136的直径相等。该三个承载装置2、3、4结构相同,以承载装置2为例说明,其包括一个承载杆23、一个套筒24和一个治具条25。承载杆23的结构,其包括一个圆形头部232和一连接圆形头部232的阶梯圆柱233,该阶梯圆柱233紧邻头部232一侧直径较大并设有外螺纹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元件清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清洗结构包括一固持板、至少一高度调整装置、若干设于固持板上的承载杆、若干设于该承载杆上的卡持结构和至少一套筒;所述固持板上开设有至少一长条通孔,至少一承载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长条通孔;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包括一调整螺母和一弹性元件;至少一承载杆上套设有所述套筒,且所述承载杆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弹性元件及调整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