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多孔土壤重金属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5802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高强度多孔土壤重金属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根据土壤环境特点,设计合成耐腐蚀高分子/生物质高分子/石墨烯三元复合材料,基于酶降解生物质材料造孔机制,制备适于土壤重金属吸附的高强度多孔吸附材料,通过在材料骨架内引入羧基,增加材料亲水性,促进酶在聚合物内的扩散以及金属离子与材料的接触几率,进而提高造孔效率及重金属吸附率,同时结合羧基与金属离子在不同条件下的配位络合和解离能力,高效、特异性地可逆吸附复杂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望解决目前土壤重金属吸附材料机械强度差,吸附选择性差,因易被土壤堵塞致使与金属离子接触困难而导致的吸附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多孔土壤重金属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重金属吸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多孔土壤重金属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铜(Cu),铅(Pb),锌(Zn),和镍(Ni)等重金属离子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有研究表明,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过5.0g/cm3时,即会引起土壤质量的恶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且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持续时间长,易随食物链的传递而在生物体内富集、影响发育。如若摄入Pb过量,则可引发神经系统衰竭,体内酶活性降低,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紊乱等一系列疾病。由此可见,重金属污染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解决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问题至关重要。当前,解决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问题,主要通过生物手段、物理化学方法或人工隔离等方法进行,而这些方法对重金属离子的治理措施主要为转移或稀释,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的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多孔土壤重金属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n超支化聚酯:200份;/n二缩水甘油醚:100~300份;/n内消旋-2,3-二巯基丁二酸:80~150份;/n氧化石墨烯:10~30份;/nEDC·HCl:0.5~3份;/nN-羟基琥珀酰亚胺:0.5~3份;/n三乙胺:0.5~5份;/n淀粉:20~100份;/n淀粉酶:0.005~0.2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多孔土壤重金属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超支化聚酯:200份;
二缩水甘油醚:100~300份;
内消旋-2,3-二巯基丁二酸:80~150份;
氧化石墨烯:10~30份;
EDC·HCl:0.5~3份;
N-羟基琥珀酰亚胺:0.5~3份;
三乙胺:0.5~5份;
淀粉:20~100份;
淀粉酶:0.005~0.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多孔土壤重金属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超支化聚酯:200份;
二缩水甘油醚:150~250份;
内消旋-2,3-二巯基丁二酸:100~130份;
氧化石墨烯:15~25份;
EDC·HCl:1~2.5份;
N-羟基琥珀酰亚胺:1~2.5份;
三乙胺分别为:1~4份;
淀粉:30~90份;
淀粉酶:0.01~0.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多孔土壤重金属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超支化聚酯:200份;
二缩水甘油醚:150份;
内消旋-2,3-二巯基丁二酸:115份;
氧化石墨烯:20份;
EDC·HCl:2份;
N-羟基琥珀酰亚胺:2份;
三乙胺:3份;
淀粉:60份;
淀粉酶:0.15份。


4.一种高强度多孔土壤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端胺基超支化聚酯溶于DMF后,缓慢加入一定量二缩水甘油醚,得到末端分别为胺基和环氧基的超支化聚酯,
S2.向反应体系S1中缓慢加入内消旋-2,3-二巯基丁二酸,并加入三乙胺做催化剂,得到聚合物交联网络;
S3.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DMF后,加入S2反应体系,然后将EDC·HCl和N-羟基琥珀酰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南南孔凡功王守娟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