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动物摇尾电动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75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真动物摇尾电动玩具,涉及电动玩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头部壳体、安装壳体和若干腿部壳体,头部壳体与安装壳体上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壳体内部设置有底板,腿部壳体一表面与底板侧面固定连接,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连接轴、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更加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第三斜齿轮和第一从动轴,该结构使电机在带动前轴和后轴转动的同时还能带动摆杆摆动,减少了电机的数量,提高了电机的功能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导向座、滑板、升降杆、第一连杆、过渡盘和摆杆,该结构减少了齿轮等精密零件结构的使用,通过连杆结构的相互配合达到相同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动物摇尾电动玩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玩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仿真动物摇尾电动玩具。
技术介绍
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通常与儿童或宠物有关。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玩具也可以是自然物体,即是沙、石、泥、树枝等等的非人工东西。著名教育家、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对玩具应作广义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卖的供儿童玩的东西,凡是儿童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玩具适合儿童,也适合青年和中老年人。它是打开智慧天窗的工具,让人们机智聪明。玩具在选购时首先,应注意玩具的做工和表面是否光滑,然后玩具上是否有明显的味道,无论其味道好不好闻,都含有一定的刺激性,敏感体质,身体较弱的儿童应当远离。玩具中的一个种类是电动玩具,电动玩具是一种用微型电动机驱动的机动玩具。其中大多以电池作为能源动力,又称电池玩具。电动玩具是随着电动机的诞生而问世的,电动玩具中有车辆类和动物类,电池安装在玩具体内,操纵者手持无线遥控装置,通过按动遥控器的按钮,操纵玩具动作。然而现有的电动玩具内部结构在在传动时基本都是通过齿轮来实现,由于齿轮的精度要求较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甚至有些玩具还需要使用多个电机来提供动力,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仿真动物摇尾电动玩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动物摇尾电动玩具,解决现有的电动玩具内部结构在在传动时基本都是通过齿轮来实现,由于齿轮的精度要求较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甚至有些玩具还需要使用多个电机来提供动力的问题。r>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仿真动物摇尾电动玩具,包括头部壳体、安装壳体和若干腿部壳体,所述头部壳体与安装壳体上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壳体内部设置有底板,所述腿部壳体一表面与底板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转动连接有前轴和后轴,所述前轴和后轴的两端均位于腿部壳体内,所述腿部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前轴和后轴均与第二从动轴之间连接有皮带;上述结构中,当前轴和后轴转动时,可以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从动轴转动,然后第二从动轴带动滚轮转动,使整个玩具往前或往后移动。所述前轴和后轴的周侧面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后轴的第二斜齿轮啮合有第三斜齿轮,所述第三斜齿轮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从动轴周侧面转动配合有第三支座,所述第三支座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轴一端面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一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配合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板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有过渡盘,所述过渡盘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摆杆;上述结构中,当后轴转动时,第二斜齿轮带动第三斜齿轮转动,随后第三斜齿轮带动第一从动轴转动,第一从动轴可以带动圆盘转动,圆盘转动时带动第三连杆周期性摆动,第三连杆带动第二连杆往复摆动,然后第三连杆带动滑板沿导向座往复摆动,滑板在摆动时,升降杆沿导向槽升降,然后升降杆带动第一连杆摆动,第一连杆带动过渡盘在一定角度内周期性转动,最后过渡盘带动摆杆在一定角度内周期性摆动。优选地,所述过渡盘转动连接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上述结构中,第二支座是过渡盘转动时保持稳定。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卡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后轴周侧面固定连接;上述结构中,电机是该装置的驱动系统,当电机转动时,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传动作用带动后轴转动。优选地,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有过渡轴,所述过渡轴与第二齿轮一表面固定连接;上述结构中,过渡轴使第二齿轮转动稳定。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若干第四支座,所述第四支座转动配合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上述结构中,后轴在转动时通过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的传动作用带动连接轴转动,然后连接轴又通过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带动前轴转动,该结构通过单个电机带动前轴和后轴同时转动,使滚轮转动时更加稳定。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和第三斜齿轮的模数和齿数相同,使前轴、后轴和第一从动轴保持转速相同,协调性更好。优选地,所述导向槽与导向座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便于实现升升降杆沿导向槽升降运动。优选地,第二齿轮的齿数少于第三齿轮的齿数,这样可以避免第三齿轮转速过快,降低摩擦。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连接轴、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使后轴在转动时可以通过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的传动作用带动前轴转动,使后轴与前轴能够在单个电机的驱动下同时转动,更加稳定;2.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第三斜齿轮和第一从动轴,使电机在转动时还可以带动第一从动轴转动,然后第一从动轴可以将电机的动力间接传递到尾部的摆杆,给摆杆往复摆动提供动力,该结构使电机在带动前轴和后轴转动的同时还能带动摆杆摆动,减少了电机的数量,提高了电机的功能性,降低了生产成本;3.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导向座、滑板、升降杆、第一连杆、过渡盘和摆杆,通过将滑板的往复运动转化为升降杆的升降运动,然后转化为过渡盘的周期性转动,从而带动摆杆在一定角度内摆动,实现摆尾的效果,该结构减少了齿轮等精密零件结构的使用,通过连杆结构的相互配合达到相同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仿真动物摇尾电动玩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仿真动物摇尾电动玩具的左侧视角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仿真动物摇尾电动玩具的右侧视角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仿真动物摇尾电动玩具的后侧视角内部结构图;图5为图2的正视图;图6为图2的右视图;图7为图5中A-A面的剖视图;图8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图9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图10为图4中C区域的放大视图;图11为图6中D区域的放大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头部壳体,2-安装壳体,3-腿部壳体,4-摆杆,5-底板,6-竖板,7-第一支座,8-电机,9-第一齿轮,10-过渡轴,11-第二齿轮,12-前轴,13-后轴,14-第三齿轮,15-滚轮,16-连接轴,17-第一斜齿轮,18-第二斜齿轮,19-皮带,20-过渡盘,21-第二支座,22-圆盘,23-第三支座,24-第一从动轴,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真动物摇尾电动玩具,包括头部壳体(1)、安装壳体(2)和若干腿部壳体(3),其特征在于:/n所述头部壳体(1)与安装壳体(2)上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壳体(2)内部设置有底板(5),所述腿部壳体(3)一表面与底板(5)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板(6),所述竖板(6)转动连接有前轴(12)和后轴(13),所述前轴(12)和后轴(13)的两端均位于腿部壳体(3)内,所述腿部壳体(3)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轴(33),所述第二从动轴(33)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15),所述前轴(12)和后轴(13)均与第二从动轴(33)之间连接有皮带(19);/n所述前轴(12)和后轴(13)的周侧面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18),所述后轴(13)的第二斜齿轮(18)啮合有第三斜齿轮(25),所述第三斜齿轮(25)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轴(24),所述第一从动轴(24)周侧面转动配合有第三支座(23),所述第三支座(23)与底板(5)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轴(24)一端面固定连接有圆盘(22),所述圆盘(22)一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32),所述第三连杆一端(32)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31),所述第二连杆(31)一端转动连接有滑板(29),所述滑板(29)滑动配合有导向座(28),所述导向座(28)与底板(5)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板(29)表面开设有导向槽(30),所述导向槽(30)滑动连接有升降杆(27),所述升降杆(27)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6),所述第一连杆(26)一端转动连接有过渡盘(20),所述过渡盘(20)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摆杆(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动物摇尾电动玩具,包括头部壳体(1)、安装壳体(2)和若干腿部壳体(3),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部壳体(1)与安装壳体(2)上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壳体(2)内部设置有底板(5),所述腿部壳体(3)一表面与底板(5)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板(6),所述竖板(6)转动连接有前轴(12)和后轴(13),所述前轴(12)和后轴(13)的两端均位于腿部壳体(3)内,所述腿部壳体(3)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轴(33),所述第二从动轴(33)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15),所述前轴(12)和后轴(13)均与第二从动轴(33)之间连接有皮带(19);
所述前轴(12)和后轴(13)的周侧面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18),所述后轴(13)的第二斜齿轮(18)啮合有第三斜齿轮(25),所述第三斜齿轮(25)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轴(24),所述第一从动轴(24)周侧面转动配合有第三支座(23),所述第三支座(23)与底板(5)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轴(24)一端面固定连接有圆盘(22),所述圆盘(22)一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32),所述第三连杆一端(32)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31),所述第二连杆(31)一端转动连接有滑板(29),所述滑板(29)滑动配合有导向座(28),所述导向座(28)与底板(5)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板(29)表面开设有导向槽(30),所述导向槽(30)滑动连接有升降杆(27),所述升降杆(27)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6),所述第一连杆(26)一端转动连接有过渡盘(20),所述过渡盘(20)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摆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舟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华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