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声波治疗仪及其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573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声波治疗仪及其实现方法,包括弹性耳挂支架体、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弹性耳挂支架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弹性耳挂支架体和控制器模块,弹性耳挂支架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传导式左耳听筒和传导式右耳听筒,弹性耳挂支架体的中部设置传导式中部听筒,传导式左耳听筒位于左耳后部,传导式右耳听筒位于右耳后部,传导式中部听筒位于后脑部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弹性耳挂支架体上设置骨传导式的三个听筒,分别位于人体的左右耳及脑后,使得松果体声波能够三点对焦松果体,从而提高疗效,且听筒采用科学设计,能够良好的与人体贴合保持紧密,还设计有加热功能,以防止冰凉的不适感,从而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声波治疗仪及其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声波治疗仪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失眠是指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日间生活及工作。人群中失眠发病率达到77%,并随着工作压力增加,会越来越高。城市人群超过农村和城郊人群。目前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两种,非药物的音频治疗包括声波治疗、超声波治疗和次声波治疗。药物有成瘾性,非药物治疗时间短,疗效不能持续。如何让非药物治疗能够长期持续是临床难题。人的耳朵所能接受的声音域从16到20000赫兹。当声音的频率达到25到8200赫兹的时候,能感觉到振动。低于16赫兹的声音称为低音,高于20000赫兹的为超声波。20多年前,科学家开始认真研究声音对人体的影响,结果发现了超声波对内脏器官的有害作用。20多年前,科学家开始认真研究声音对人体的影响,结果发现了超声波对内脏器官的有害作用。弹电吉他手关节和手指受到损害原来,长期受20000赫兹以上的声音的影响,会引起人体组织轻微发热。当频率高到超声波或更高时,发热越来越厉害。结果,体内水分子被烧,周围的组织遭破坏。超声波如果不受控制更加危险,会引起溢血、炎症和关节炎。高频乐器,如电吉他,在演奏时发出大量的超声波。这样,乐手的手关节和手指受到损害。因为有衣服,身体受到的损害较小。有时把电吉他放在弯曲的膝盖上,也会影响到膝盖。大功率的高强度的超声波持续作用于人体组织是有害的。小功率超声波在间歇式的作用于人体组织是非常有益的。超声波是一种振动机械波。讲个通俗的例子,当有人给你轻轻捶背你感觉舒服,但重击你时你感到疼痛甚至伤害。松果体(pinealbody/conarium)位于间脑脑前丘和丘脑之间。一般认为,人的松果体能合成、分泌多种生物胶和肽类物质,主要是调节神经的分泌和生殖系统的功能,而这种调节具有很强的生物节律性,并与光线的强度有关。松果体细胞交替性地分泌褪黑激素和5-羟色胺,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昼分泌5-羟色胺,黑夜分泌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可能抑制促性腺激素及其释放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对生殖起抑制作用。另外,近年来发现,松果体细胞还分泌8-精催产素、5-甲氧色醇、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和抗促性腺因子等,其意义尚待探讨。这个神秘的腺体真正的功能一直被哲学家和精神领域的专家所关注。古希腊人相信松果体连接我们思维的王国。笛卡尔则称松果体为灵魂的宝座。这个腺体对光敏感,控制着身体的各种生物节奏。它和下丘脑腺体(hypothalamusgland)一起工作,指挥身体的口渴,饥饿,性欲和生物时钟。这个生物时钟决定我们的衰老过程。松果体一旦被唤醒,人会在脑的底部感到压力。这种压力通常是连接到更高频率时候的感觉。头部受伤也能激活第三只眼睛-松果体。神秘传统和密教百度学校早已知道这个大脑中心的区域,知道松果体是连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松果体被认为是可供人类使用的上天能量的最强大和最高级的源泉,它对引发超自然的力量一直是很重要的。松果体重量不超过0.1克,在性发育、动物冬眠、新陈代谢和季节性繁殖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它影响人的生理时钟节奏和睡眠模式(在晚上分泌褪黑激素水平增加),而且与周期性的情绪紊乱有关连。褪黑素也是目前产品脑白金的主要成分。松果体声波:目前认为开启松果体声波疗法,可以达到调整人体生物节律的作用。但是,现有的耳机双声道不能达到声波聚焦。声音大又是听阈损害,声音小达不到治疗作用,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松果体声波播放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便携式声波治疗仪及其实现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弹性耳挂支架体、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所述弹性耳挂支架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所述弹性耳挂支架体和所述控制器模块,所述弹性耳挂支架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传导式左耳听筒和传导式右耳听筒,所述弹性耳挂支架体的中部设置传导式中部听筒,所述传导式左耳听筒位于左耳后部,所述传导式右耳听筒位于右耳后部,所述传导式中部听筒位于后脑部位。作为优选,所述传导式左耳听筒、所述传导式右耳听筒和所述传导式中部听筒与所述弹性耳挂支架体之间的角度可调节。进一步,所述传导式左耳听筒、所述传导式右耳听筒和所述传导式中部听筒均由传导式听筒壳体、音频磁感应线圈、音频磁感应铁芯、音频震动发声片、音频震动发声膜、传导式听筒盖板和金属传导接触体组成,所述音频磁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传导式听筒壳体内的中部,所述音频磁感应铁芯位于所述音频磁感应线圈的内部,并能够活动,所述音频磁感应铁芯的上端与所述音频震动发声片固定连接,所述音频震动发声片固定设置于所述音频震动发声膜的中部底面,所述音频震动发声膜的边缘固定于所述传导式听筒盖板的下端面,所述传导式听筒盖板的中部开设通孔,所述金属传导接触体位于所述传导式听筒盖板的中部通孔处,所述金属传导接触体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音频震动发声片的上端面中部,所述音频磁感应线圈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音频传输线。作为改进,所述金属传导接触体中部为空心结构,所述金属传导接触体内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控温电加热板,所述控温电加热板通过电加热板电源线供电。进一步,所述金属传导接触体的一侧设置有接触体穿线孔,连接所述控温电加热板的所述电加热板电源线穿过所述接触体穿线孔,所述传导式听筒盖板的内侧边缘设置有听筒盖板穿线孔,所述传导式听筒壳体的壳体上设置有听筒壳体穿线孔,所述电加热板电源线依次穿过所述听筒盖板穿线孔和所述听筒壳体穿线孔后位于所述传导式听筒壳体外。优选的,所述音频震动发声膜的边缘通过发声膜固定螺栓与所述传导式听筒盖板之间固定连接。作为改进,所述音频磁感应铁芯的下端与所述传导式听筒壳体的内部壳体之间设置有辅助接触弹簧。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声波治疗仪的实现方法:通过在弹性耳挂支架体的两侧及中部分别设置传导式左耳听筒、传导式右耳听筒和传导式中部听筒,使得传导式左耳听筒位于人体左耳上侧,传导式右耳听筒位于人体右耳上侧,而传导式中部听筒位于人体的后脑位置,通过传导式左耳听筒、传导式右耳听筒和传导式中部听筒对焦大脑松果体,并开启松果体声波,以达到调整人体生物节律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便携式声波治疗仪及其实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弹性耳挂支架体上设置骨传导式的三个听筒,分别位于人体的左右耳及脑后,使得松果体声波能够三点对焦松果体,从而提高疗效,且听筒采用科学设计,能够良好的与人体贴合保持紧密,还设计有加热功能,以防止冰凉的不适感,从而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听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弹性耳挂支架体1、电源模块2、控制器模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声波治疗仪,包括弹性耳挂支架体(1)、电源模块(2)、控制器模块(3),所述弹性耳挂支架体(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所述弹性耳挂支架体(1)和所述控制器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耳挂支架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传导式左耳听筒(4)和传导式右耳听筒(5),所述弹性耳挂支架体(1)的中部设置传导式中部听筒(6),所述传导式左耳听筒(4)位于左耳后部,所述传导式右耳听筒(5)位于右耳后部,所述传导式中部听筒(6)位于后脑部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声波治疗仪,包括弹性耳挂支架体(1)、电源模块(2)、控制器模块(3),所述弹性耳挂支架体(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所述弹性耳挂支架体(1)和所述控制器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耳挂支架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传导式左耳听筒(4)和传导式右耳听筒(5),所述弹性耳挂支架体(1)的中部设置传导式中部听筒(6),所述传导式左耳听筒(4)位于左耳后部,所述传导式右耳听筒(5)位于右耳后部,所述传导式中部听筒(6)位于后脑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声波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式左耳听筒(4)、所述传导式右耳听筒(5)和所述传导式中部听筒(6)与所述弹性耳挂支架体(1)之间的角度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声波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式左耳听筒(4)、所述传导式右耳听筒(5)和所述传导式中部听筒(6)均由传导式听筒壳体(7)、音频磁感应线圈(8)、音频磁感应铁芯(9)、音频震动发声片(10)、音频震动发声膜(11)、传导式听筒盖板(12)和金属传导接触体(13)组成,所述音频磁感应线圈(8)设置于所述传导式听筒壳体(7)内的中部,所述音频磁感应铁芯(9)位于所述音频磁感应线圈(8)的内部,并能够活动,所述音频磁感应铁芯(9)的上端与所述音频震动发声片(10)固定连接,所述音频震动发声片(10)固定设置于所述音频震动发声膜(11)的中部底面,所述音频震动发声膜(11)的边缘固定于所述传导式听筒盖板(12)的下端面,所述传导式听筒盖板(12)的中部开设通孔,所述金属传导接触体(13)位于所述传导式听筒盖板(12)的中部通孔处,所述金属传导接触体(13)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音频震动发声片(10)的上端面中部,所述音频磁感应线圈(8)的信号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云王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