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丽专利>正文

一种助眠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73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眠枕,包括助眠枕底板和助眠枕本体,助眠枕还包括降噪单元,降噪单元用于降低外界噪音对使用者进入睡眠状态所造成的干扰;至少一个固定腔室的远离助眠枕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组可收缩的遮光罩单元,遮光罩单元包括具有空腔的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其中,第二遮光板可通过移动件在第一遮光板的空腔内沿着第一遮光面板的空腔轨迹来回移动,以改变遮光罩单元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且可收缩的遮光罩单元可沿着其收缩轨迹位置被收缩至遮光板的空腔内,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不需要遮光时,将遮光棚收起时,层叠堆积的遮光棚会占用较多的空间,使得使用者使用睡眠枕的空间变小,导致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眠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助眠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或者学习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失眠症。医学上的失眠是指使用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研究发现造成这种失眠的原因之一,就是声音或光线的干扰。因此提供一种助眠枕,能有效解决声音或光线对人们进入睡眠的干扰,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公布号为CN107752626A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远离辐射蓝牙音乐半遮光睡眠枕,包括枕套和枕芯,所述枕芯位于枕套内,所述睡眠枕还包括蓝牙音乐模块和折叠遮光棚,所述枕芯中设有蓝牙音乐模块;所述折叠遮光棚可拆卸地套装在所述枕套的后部,展开状态的折叠遮光棚覆盖所述枕套的上部空间。上述专利公开的远离辐射蓝牙音乐半遮光睡眠枕,使用者通过抽拉遮光棚上的绳带,打开遮光棚,便可以有半遮光的效果,有助于使用者更好地睡眠。然而,该专利公开的折叠遮光棚,在不需要遮光时,将遮光棚收起时,层叠堆积的遮光棚会占用较多的空间,使得使用者使用睡眠枕的空间变小,导致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不佳。因此,提供一种助眠枕,在不需要遮光时将助眠枕的遮光棚收起时不会占用助眠枕过多空间,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不需要遮光时,将遮光棚收起时,层叠堆积的遮光棚会占用较多的空间,使得使用者使用睡眠枕的空间变小,导致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眠枕,包括:助眠枕底板和助眠枕本体,助眠枕本体设置在助眠枕底板一侧,在助眠枕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助眠枕底板至少延伸出助眠枕本体的两侧形成安置区,且安置区内分别设置有固定腔室,固定腔室靠近助眠枕本体一侧的中间区域的室壁上设置有开口;助眠枕还包括降噪单元,降噪单元包括电源、耳塞头、连接线,电源设置在固定腔室内,电源与耳塞头通过连接线连接,且耳塞头连同连接线可通过开口被收纳进固定腔室内;至少一个固定腔室的远离助眠枕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组可收缩的遮光罩单元,遮光罩单元包括具有空腔的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其中,第二遮光板可通过移动件在第一遮光板的空腔内沿着第一遮光板的空腔轨迹来回移动,以改变遮光罩单元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移动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遮光板内腔的第一移动件和设置在第二遮光板外壁的第二移动件,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为滑动件,且其中的一个为滑轨,另一个为滑槽,或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为移动卡接件,且其中的一个为数个卡台,另一个为与数个卡台匹配的数个卡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眠枕,助眠枕底板和助眠枕本体,助眠枕还包括降噪单元,降噪单元包括电源、耳塞头、连接线,电源设置在固定腔室内,电源与耳塞头通过连接线电连接,且耳塞头连同连接线可通过开口被收纳进固定腔室内,降噪单元用于降低外界噪音对使用者进入睡眠状态所造成的干扰;至少一个固定腔室的远离助眠枕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组可收缩的遮光罩单元,遮光罩单元包括具有空腔的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其中,第二遮光板可通过移动件在第一遮光板的空腔内沿着第一遮光面板的空腔轨迹来回移动,以改变遮光罩单元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遮光罩单元用于降低光线对使用者进入睡眠状态所造成的干扰。可收缩的遮光罩单元中的第二遮光板可沿着其收缩轨迹位置被收缩至第一遮光板的空腔内,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不需要遮光时,将遮光棚收起时,层叠堆积的遮光棚会占用较多的空间,使得使用者使用睡眠枕的空间变小,导致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不佳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一种助眠枕,当第二遮光板完全收缩至第一遮光板内,遮光罩单元在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助眠枕本体的三分之一区域;当第二遮光板不完全收缩至第一遮光板内,遮光罩单元在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助眠枕本体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的区域;当第二遮光板与第一遮光板均完全展开时,遮光罩单元在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助眠枕本体的完整区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眠枕,当第二遮光板完全收缩至第一遮光板内,遮光罩单元在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助眠枕本体的三分之一区域;当第二遮光板不完全收缩至第一遮光板内,遮光罩单元在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助眠枕本体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的区域;当第二遮光板与第一遮光板均完全展开时,遮光罩单元在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助眠枕本体的完整区域。在上述三种状态中,遮光罩单元可沿着其收缩轨迹位置随意来回抽拉实现遮光尺寸可调,以改变遮光面积,满足实际所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一种助眠枕,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遮光罩单元,且其分别与两个固定腔室连接;当每个第二遮光板完全收缩至其对应的第一遮光板内,两组遮光罩单元共同在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助眠枕本体的三分之一区域;当每个第二遮光板不完全收缩至其对应第一遮光板内,两组遮光罩单元共同在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助眠枕本体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的区域;当每个第二遮光板与其对应第一遮光板均完全展开时,两组遮光罩单元共同在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助眠枕本体的完整区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眠枕,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遮光罩单元,且其分别与两个固定腔室连接;当每个第二遮光板完全收缩至其对应的第一遮光板内,两组遮光罩单元共同在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助眠枕本体的三分之一区域;当每个第二遮光板不完全收缩至其对应第一遮光板内,两组遮光罩单元共同在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助眠枕本体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的区域;当每个第二遮光板与其对应第一遮光板均完全展开时,两组遮光罩单元共同在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助眠枕本体的完整区域。在上述三种状态中,遮光罩单元可沿着其收缩轨迹位置随意来回抽拉实现遮光尺寸可调,以改变遮光面积,满足实际所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一种助眠枕,固定腔室远离助眠枕底板的室壁与遮光罩单元通过拆卸件可拆卸连接;拆卸件包括设置在固定腔室远离助眠枕底板的室壁上的第一拆卸件,以及设置在遮光罩单元与固定腔室的连接处的第二拆卸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眠枕,固定单元包括固定腔室,固定腔室远离助眠枕底板的室壁与遮光罩单元通过拆卸件可拆卸连接,使得遮光罩单元可以随意拆卸,以满足需要遮光或者不需要遮光等不同的场景,且通过拆卸件易于拆卸或者安装遮光罩单元于固定腔室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一种助眠枕,第一拆卸件和第二拆卸件中的一个为滑台,另一个为滑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眠枕,第一拆卸件和第二拆卸件中的一个为滑台,另一个为滑道。通过滑台和滑道可以方便拆卸或者安装遮光罩单元于固定腔室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一种助眠枕,开口的口径大小不小于堵塞头的外形的最大尺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一种助眠枕,耳塞头内设置有音乐播放器,音乐播放器与电源电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眠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助眠枕底板和助眠枕本体,所述助眠枕本体设置在所述助眠枕底板一侧,在所述助眠枕本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助眠枕底板至少延伸出所述助眠枕本体的两侧形成安置区,且所述安置区内分别设置有固定腔室,所述固定腔室靠近所述助眠枕本体一侧的中间区域的室壁上设置有开口;/n所述助眠枕还包括降噪单元,所述降噪单元包括电源、耳塞头、连接线,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固定腔室内,所述电源与所述耳塞头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且所述耳塞头连同所述连接线可通过所述开口被收纳进所述固定腔室内;/n至少一个所述固定腔室的远离所述助眠枕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组可收缩的遮光罩单元,所述遮光罩单元包括具有空腔的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其中,所述第二遮光板可通过移动件在所述第一遮光板的空腔内沿着所述第一遮光板的空腔轨迹来回移动,以改变所述遮光罩单元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n所述移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板内腔的第一移动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遮光板外壁的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为滑动件,且其中的一个为滑轨,另一个为滑槽,或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为移动卡接件,且其中的一个为数个卡台,另一个为与所述数个卡台匹配的数个卡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眠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助眠枕底板和助眠枕本体,所述助眠枕本体设置在所述助眠枕底板一侧,在所述助眠枕本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助眠枕底板至少延伸出所述助眠枕本体的两侧形成安置区,且所述安置区内分别设置有固定腔室,所述固定腔室靠近所述助眠枕本体一侧的中间区域的室壁上设置有开口;
所述助眠枕还包括降噪单元,所述降噪单元包括电源、耳塞头、连接线,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固定腔室内,所述电源与所述耳塞头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且所述耳塞头连同所述连接线可通过所述开口被收纳进所述固定腔室内;
至少一个所述固定腔室的远离所述助眠枕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组可收缩的遮光罩单元,所述遮光罩单元包括具有空腔的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其中,所述第二遮光板可通过移动件在所述第一遮光板的空腔内沿着所述第一遮光板的空腔轨迹来回移动,以改变所述遮光罩单元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
所述移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板内腔的第一移动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遮光板外壁的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为滑动件,且其中的一个为滑轨,另一个为滑槽,或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为移动卡接件,且其中的一个为数个卡台,另一个为与所述数个卡台匹配的数个卡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眠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所述遮光罩单元,
当所述第二遮光板完全收缩至所述第一遮光板内,所述遮光罩单元在所述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所述助眠枕本体的三分之一区域;
当所述第二遮光板不完全收缩至所述第一遮光板内,所述遮光罩单元在所述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所述助眠枕本体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的区域;
当所述第二遮光板与所述第一遮光板均完全展开时,所述遮光罩单元在所述助眠枕本体上的投影可遮盖所述助眠枕本体的完整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眠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所述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丽
申请(专利权)人:袁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