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铃控制的逆变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49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铃控制的逆变电源,包括逆变电源本体,逆变电源本体安装于壳体内,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底壳和盖板,底壳内侧底部设有一冷却腔体,冷却腔体内容置有冷却液,底壳外侧底部开设一与冷却腔体连通的注液孔,注液孔内安装一密封塞;冷却腔体顶部设有一用于安装逆变电源本体的安装槽,安装槽开口边缘沿其周向开设一环形卡槽;还包括一导热壳,导热壳包括与环形卡槽卡接的第一环形卡台、包裹于冷却腔体外侧的第二环形卡台,导热壳顶部沿其周向还均布有若干散热鳍片;底壳一组相邻的侧面分别安装一散热风扇,底壳另一组相邻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出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改善逆变电源的散热结构,提高其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铃控制的逆变电源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铃控制的逆变电源。
技术介绍
逆变电源又称为逆变器,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现有的逆变电源使用时一般在壳体内加装风扇进行散热,无法对逆变电源主体进行全面散热,导致散热效果较差,严重时,导致逆变电源损坏无法使用。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电铃控制的逆变电源,旨在改善逆变电源的散热结构,提高其散热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电铃控制的逆变电源,包括逆变电源本体,所述逆变电源本体安装于壳体内,所述壳体呈矩形体结构设置,且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底壳和盖板,所述底壳内侧底部设有一冷却腔体,所述冷却腔体内容置有冷却液,所述底壳外侧底部开设一与冷却腔体连通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内安装一密封塞;所述冷却腔体顶部设有一用于安装所述逆变电源本体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口边缘沿其周向开设一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铃控制的逆变电源,包括逆变电源本体,所述逆变电源本体安装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矩形体结构设置,且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底壳和盖板,所述底壳内侧底部设有一冷却腔体,所述冷却腔体内容置有冷却液,所述底壳外侧底部开设一与冷却腔体连通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内安装一密封塞;所述冷却腔体顶部设有一用于安装所述逆变电源本体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口边缘沿其周向开设一环形卡槽;还包括一导热壳,所述导热壳包括与所述环形卡槽卡接的第一环形卡台、包裹于冷却腔体外侧的第二环形卡台,所述导热壳顶部沿其周向还均布有若干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逆变电源本体侧面抵接;所述底壳内侧其中一组相邻的侧面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铃控制的逆变电源,包括逆变电源本体,所述逆变电源本体安装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矩形体结构设置,且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底壳和盖板,所述底壳内侧底部设有一冷却腔体,所述冷却腔体内容置有冷却液,所述底壳外侧底部开设一与冷却腔体连通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内安装一密封塞;所述冷却腔体顶部设有一用于安装所述逆变电源本体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口边缘沿其周向开设一环形卡槽;还包括一导热壳,所述导热壳包括与所述环形卡槽卡接的第一环形卡台、包裹于冷却腔体外侧的第二环形卡台,所述导热壳顶部沿其周向还均布有若干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逆变电源本体侧面抵接;所述底壳内侧其中一组相邻的侧面分别安装一散热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什·梅尔
申请(专利权)人:耐比特电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