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486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其中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连接于所述逆变器的箱体;挡风罩,所述挡风罩连接于所述箱体上且罩设于所述散热器上,所述挡风罩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通风腔,所述挡风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排风口,所述通风腔连通于所述排风口和所述进风口之间;风机,所述风机连接于所述挡风罩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风机能够使外界空气通入所述通风腔。通过上述结构,该逆变器的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高,能够提高逆变器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清洁能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因为其能量大、获取容易,太阳能电池板已广泛用于发电。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直接产生的电能为直流电,必须要经过逆变器转化成交流电后才能并入输电系统。目前,随着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越来越大,对应的太阳能逆变器的功率也越来越大,这给太阳能逆变器的散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太阳能逆变器均在户外工作,为了防止风沙、雨水等的侵蚀,太阳能逆变器均密封设计,其散热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该逆变器的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高,能够提高逆变器的散热性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连接于所述逆变器的箱体;挡风罩,所述挡风罩连接于所述箱体上且罩设于所述散热器上,所述挡风罩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通风腔,所述挡风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散热器(1),所述散热器(1)包括散热翅片(11),所述散热翅片(11)连接于所述逆变器的箱体(100);/n挡风罩(2),所述挡风罩(2)连接于所述箱体(100)上且罩设于所述散热器(1)上,所述挡风罩(2)与所述箱体(100)之间设有通风腔,所述挡风罩(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进风口(21),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排风口(22),所述通风腔连通于所述排风口(22)和所述进风口(21)之间;/n风机(3),所述风机(3)连接于所述挡风罩(2)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21)处,所述风机(3)能够使外界空气通入所述通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器(1),所述散热器(1)包括散热翅片(11),所述散热翅片(11)连接于所述逆变器的箱体(100);
挡风罩(2),所述挡风罩(2)连接于所述箱体(100)上且罩设于所述散热器(1)上,所述挡风罩(2)与所述箱体(100)之间设有通风腔,所述挡风罩(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进风口(21),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排风口(22),所述通风腔连通于所述排风口(22)和所述进风口(21)之间;
风机(3),所述风机(3)连接于所述挡风罩(2)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21)处,所述风机(3)能够使外界空气通入所述通风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1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翅片(11)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箱体(100)、所述挡风罩(2)和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11)共同形成通风子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子腔与所述箱体(100)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进何志军刘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