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碳纤维发热线
本技术涉及发热线
,具体是一种新型碳纤维发热线。
技术介绍
现有市面上的碳纤维发热线在实际使用时只具备单功率发热的功能,无法根据日常的实际使用需求形成多档发热或组合发热,并且现有的碳纤维发热线在对温度的留存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不足,这加速了碳纤维发热线的老化。因此,需要在现有碳纤维发热线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现有碳纤维发热线在实际使用时只具备单功率发热的功能,无法根据日常的实际使用需求形成多档发热或组合发热,并且现有的碳纤维发热线在对温度的留存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不足,这加速了碳纤维发热线的老化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碳纤维发热线,通过设置绝缘层、铜丝束、柔性发热层和电热丝,使本装置结构稳定,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起到多功率发热的功能,使本装置可根据日常的实际使用需求形成多档发热或组合发热,实用性强,并且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对温度的留存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对电热丝的依赖,延缓了碳纤维发热线的老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碳纤维发热线,包括包覆层(1)、绝缘层(2)和柔性发热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位于包覆层(1)的内侧,且柔性发热层(3)位于绝缘层(2)的内侧,并且绝缘层(2)与柔性发热层(3)之间包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新型碳纤维发热线,包括包覆层(1)、绝缘层(2)和柔性发热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位于包覆层(1)的内侧,且柔性发热层(3)位于绝缘层(2)的内侧,并且绝缘层(2)与柔性发热层(3)之间包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碳纤维发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发热层(3)的内侧均匀分布有电热丝(301),且电热丝(301)的数量为三根,并且电热丝(301)分别包覆于柔性发热层(3)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碳纤维发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的内部均匀分布有铜丝束(201),且铜丝束(201)均呈圆形状被包覆于绝缘层(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碳纤维发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丝束(201)随着绝缘层(2)的长度依次等距均匀分布于绝缘层(2)的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霄,韩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热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