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全脸照相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5442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三维人脸采集领域,特别是一种三维全脸照相机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正面图像采集单元和两个侧面图像采集单元配合采集人脸数据,包括从左耳到右耳之间的全脸信息,并由所述控制器将所述人脸数据通过所述数据端口传输到外部处理设备进行三维重建以及显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照相机系统的各部分进行模块化设计,并集成到一个装置中,方便拆装和运输,能够简便的搭接装配,同时也能有效的完成三维人脸数据的采集,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便于后期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全脸照相机系统
本技术涉及三维人脸采集领域,特别是一种三维全脸照相机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三维人脸采集与识别技术中,光学重建主要分为主动光学的TOF(飞行时间测距法)、结构光以及被动光学的双目和多目立体视觉。主动光学重建主要技术类型划分为两类:一是采用TOF方案,进行人脸深度信息测量获得三维表面重建。二是采用结构光投射进行同步扫描成像,通过相位分析来进行三维表面重建的,细分为条纹结构光和散斑结构光。其中,最常用的是结构光法。结构光成像的硬件包括发射源、接受器以及硬件计算单元;发射源一般是红外或者激光,发射出点阵或者栅格光源,投到物体表面;接受器一般与发射源对应,能够获取发射源投在物体表面的反射光信息;硬件计算单元把接收器接收到的信息处理成物体三维的点云信息。结构光成像目前最多采集10万个点,散斑结构光方案是采集3万个结构光点,所有投射过来通过类毛玻璃慢衍射形成的斑点集合,并用统计学原理及互相关函数等来模拟三维结构化重建过程。从光学的角度来说,采集到基素及要素信息之后,如何进行快速计算,然后再用三维场景重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全脸照相机系统,包括正面图像采集单元(1)、侧面图像采集单元(2)、支撑立柱(4)以及底座(3),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座(3)内设有控制器(13)、散热模块和数据端口,所述控制器(13)与所述正面图像采集单元(1)以及所述侧面图像采集单元(2)电连接,所述数据端口用于与外部处理设备相连接;/n所述侧面图像采集单元(2)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正面图像采集单元(1)的两侧,且所述正面图像采集单元(1)与两个侧面图像采集单元(2)的光轴相交于所述正面图像采集单元(1)的正前方;/n所述正面图像采集单元(1)与所述侧面图像采集单元(2)通过所述支撑立柱(4)安装在所述底座(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全脸照相机系统,包括正面图像采集单元(1)、侧面图像采集单元(2)、支撑立柱(4)以及底座(3),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3)内设有控制器(13)、散热模块和数据端口,所述控制器(13)与所述正面图像采集单元(1)以及所述侧面图像采集单元(2)电连接,所述数据端口用于与外部处理设备相连接;
所述侧面图像采集单元(2)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正面图像采集单元(1)的两侧,且所述正面图像采集单元(1)与两个侧面图像采集单元(2)的光轴相交于所述正面图像采集单元(1)的正前方;
所述正面图像采集单元(1)与所述侧面图像采集单元(2)通过所述支撑立柱(4)安装在所述底座(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全脸照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图像采集单元(2)包括红外相机(6)、红外投射振镜(7)以及纹理相机(8);
所述红外相机(6)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侧面图像采集单元(2)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纹理相机(8)设置在两个所述红外相机(6)的中间;
所述纹理相机(8)的光轴与水平方向平行,且所述纹理相机(8)的光轴与两个所述红外相机(6)的光轴相交于一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全脸照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图像采集单元(2)包括具有通风对流孔的金属外壳,所述红外相机(6)与所述纹理相机(8)通过金属安装架(9)固定在所述金属外壳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全脸照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相机(6)与所述金属安装架(9)之间设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相机散热片和导热硅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全脸照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坤张建伟荆海龙毌攀良曹元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