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转子主动控制过临界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390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转子主动控制过临界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中空的保护壳,保护壳内设置有共轴线的上永磁轴承、飞轮转子、径向位移传感器、径向电磁轴承组、下轴承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主动控制技术,限制立式飞轮转子在过临界时的振动幅值,确保安全、平稳通过临界转速,从而降低对转子失衡量的要求,提高该类技术应用的经济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套装置复杂度低、经济性好,径向位移传感器、电磁轴承组对转子结构设计的干预程度低,既能保证转子顺利通过临界转速,又能避免电磁轴承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导致的能量浪费,相比无电磁轴承干预情况,可显著降低立式转子过临界振动幅值,从而降低转子制造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转子主动控制过临界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立式高速旋转储能飞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转子主动控制过临界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高速旋转机械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等工程领域,其中,储能飞轮是其典型应用之一。储能飞轮通过高速旋转将电能以动能的形式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时通过能量二次转换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储能飞轮的能量存储能力与其轴转动惯量以及转动角速度的平方呈正比,因而通常要求储能飞轮在高转速下工作。对于转动频率超过飞轮转子自身的一阶弯曲振动频率的转子,在升速过程中需要跨越飞轮转子的一阶弯曲振动频率,对应的转速通常被称为临界转速。由于材料不均匀特性以及加工误差等因素的存在,飞轮转子通常存在一定的失衡量,即转子的质心轴向和形心轴向不重合。这种失衡量将导致飞轮的强迫振动,尤其在跨越一阶弯曲临界转速时,这种振动的幅值急剧增加,在跨越并远离该临界转速时,由于高速旋转机械的自动对中响应,其振动趋向收敛,振幅趋向稳定,在高速转动时转子的运行状态反而比较平稳。为了保证上述储能飞轮顺利通过临界转速,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提高加工精度、后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转子主动控制过临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4)、设置于底座(14)上的中空保护壳(4),保护壳(4)内设置有共轴线的上永磁轴承、飞轮转子、径向位移传感器、径向电磁轴承组、下轴承和电机,所述上永磁轴承设置在飞轮转子上方;所述径向位移传感器设置于飞轮转子的下圆盘(6)下方;所述径向电磁轴承组设置在径向位移传感器下方,所述下轴承(11)设置在径向电磁轴承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转子主动控制过临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4)、设置于底座(14)上的中空保护壳(4),保护壳(4)内设置有共轴线的上永磁轴承、飞轮转子、径向位移传感器、径向电磁轴承组、下轴承和电机,所述上永磁轴承设置在飞轮转子上方;所述径向位移传感器设置于飞轮转子的下圆盘(6)下方;所述径向电磁轴承组设置在径向位移传感器下方,所述下轴承(11)设置在径向电磁轴承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转子主动控制过临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4)下部形成固定座(12),固定座(12)的中间形成阶梯孔;保护壳(4)与底座(14)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圈,且两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转子主动控制过临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永磁轴承包括固定在保护壳(4)内顶面的永磁体(1)和设置在飞轮转子的转轴(5)上端的导磁圆环(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转子主动控制过临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转子包括转轴(5),转轴(5)外部自上而下依次套设上圆盘(3)、下圆盘(6)、径向电磁轴承组转子部(10)和下轴承(11)的转动内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转子主动控制过临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盘(3)和下圆盘(6)顶面均形成环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磊白宇杰吴庭苇贾春奇梁长记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