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35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压输电线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基座、第一连接杆和压线盖本体,所述间隔棒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间隔棒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压线盖本体,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该间隔棒,通过第一连接杆和连接套管的活动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杆和连接套管的活动连接起到了方便调节的作用,通过连接套管内部设置的螺丝本体,螺丝本体起到了固定、拆卸的作用,通过第一螺母、连接套管、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设置,在使用时,扳手卡在第一螺母上,用力带动连接套管,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同时向连接套管内部靠近,来完成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隔棒
本技术涉及高压输电线路
,具体为一种间隔棒。
技术介绍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覆冰舞动一直是严重威胁着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一大因素。导线覆冰舞动时,各相导线会出现不同波形、不同相位无规则的振动,极易发生相间或相对地空气击穿闪络现象,舞动时间过长会导致输电线路金具、导地线、杆塔等损坏的恶性事故,舞动给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危害,传统的间隔棒在舞动的时候不固定、不方便调节,当前,用于间隔棒的线夹,需要使用多种型号的线夹结构与不同直径的电缆线匹配使用,导致线夹结构使用不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间隔棒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间隔棒,具备方便调节、线夹使用方便等优点,解决了不方便调节、线夹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基座、第一连接杆和压线盖本体,所述间隔棒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间隔棒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压线盖本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内部开设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丝本体,所述螺丝本体的一端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进一步的,所述压线盖本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螺母垫片,所述压线盖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双排线夹孔,所述双排线夹孔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压线盖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活动安装孔。进一步的,所压线盖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双排线夹孔的一端贯穿活动安装孔的一侧,所述螺母垫片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压线盖本体,所述螺钉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螺母垫片,所述螺钉的大小和第二螺母的大小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的大小和螺丝本体的大小相适配,所述螺丝本体的大小和第一螺母的大小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母的数量有八个,且每个第一螺母的大小相同,所述螺丝孔的数量有八个,且每个螺丝孔的大小相同,所述压线盖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数量有两个,且每个固定孔的大小相同,所述压线盖本体的数量有四个,且每个压线盖本体的大小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间隔棒,通过第一连接杆和连接套管的活动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杆和连接套管的活动连接起到了方便调节的作用,通过连接套管内部设置的螺丝本体,螺丝本体起到了固定、拆卸的作用,通过第一螺母、连接套管、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设置,在使用时,扳手卡在第一螺母上,用力带动连接套管,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同时向连接套管内部靠近,来完成调节。2、该间隔棒,通过压线盖本体内部设置的螺钉、第二螺母、固定孔和活动安装孔的设置,压线盖本体可以通过第二螺母调节对不同大小的电缆进行安装、固定,能够有效起到约束线路的作用,通过双排线夹孔的设置,双排线夹孔能够对多根线路进行装夹,避免了线路混乱的麻烦结构合理,操作便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套管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间隔棒本体;2、基座;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连接套管;6、螺丝孔;7、螺丝本体;8、第一螺母;9、压线盖本体;10、螺钉;11、第二螺母;12、螺母垫片;13、双排线夹孔;14、固定孔;15、活动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2,一种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1、基座2、第一连接杆3和压线盖本体9,间隔棒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基座2,间隔棒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第一连接杆3的上方设置有压线盖本体9,压线盖本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连接套管5,通过第一连接杆3和连接套管5的活动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杆4和连接套管5的活动连接起到了方便调节的作用,连接套管5的内部开设有螺丝孔6,螺丝孔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丝本体7,通过连接套管5内部设置的螺丝本体7,螺丝本体7起到了固定、拆卸的作用,螺丝本体7的一端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8,通过第一螺母8、连接套管5、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的设置,在使用时,扳手卡在第一螺母8上,用力带动连接套管5,使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同时向连接套管5内部靠近,来完成调节。优选的,压线盖本体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钉10,螺钉10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11,螺母垫片1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压线盖本体9,螺钉10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螺母垫片12,螺钉10的大小和第二螺母11的大小相适配,通过压线盖本体9内部设置的螺钉10、第二螺母11、固定孔14和活动安装孔15的设置,压线盖本体9可以通过第二螺母11调节对不同大小的电缆进行安装、固定,能够有效起到约束线路的作用,第二螺母1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螺母垫片12,压线盖本体9的内部开设有双排线夹孔13,通过双排线夹孔13的设置,双排线夹孔13能够对多根线路进行装夹,避免了线路混乱的麻烦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双排线夹孔13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孔14,双排线夹孔13的一端贯穿活动安装孔15的一侧,压线盖本体9的内部开设有活动安装孔15。优选的,连接套管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的内部开设有螺丝孔6,螺丝孔6的大小和螺丝本体7的大小相适配,螺丝本体7的大小和第一螺母8的大小相适配,第一螺母8的数量有八个,且每个第一螺母8的大小相同,螺丝孔6的数量有八个,且每个螺丝孔6的大小相同,压线盖本体9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14,固定孔14的数量有两个,且每个固定孔14的大小相同,压线盖本体9的数量有四个,且每个压线盖本体9的大小相同。在使用时,扳手卡在第一螺母8上,用力带动连接套管5,使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同时向连接套管5内部靠近,来完成调节,通过第一连接杆3和连接套管5的活动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杆4和连接套管5的活动连接起到了方便调节的作用,通过连接套管5内部设置的螺丝本体7,螺丝本体7起到了固定、拆卸的作用,通过压线盖本体9内部设置的螺钉10、第二螺母11、固定孔14和活动安装孔15的设置,压线盖本体9可以通过第二螺母11调节对不同大小的电缆进行安装、固定,能够有效起到约束线路的作用,通过双排线夹孔13的设置,双排线夹孔13能够对多根线路进行装夹,避免了线路混乱的麻烦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1)、基座(2)、第一连接杆(3)和压线盖本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棒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基座(2),所述间隔棒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上方设置有压线盖本体(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1)、基座(2)、第一连接杆(3)和压线盖本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棒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基座(2),所述间隔棒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上方设置有压线盖本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连接套管(5),所述连接套管(5)的内部开设有螺丝孔(6),所述螺丝孔(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丝本体(7),所述螺丝本体(7)的一端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盖本体(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钉(10),所述螺钉(10)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11),所述第二螺母(1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螺母垫片(12),所述压线盖本体(9)的内部开设有双排线夹孔(13),所述双排线夹孔(13)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孔(14),所述压线盖本体(9)的内部开设有活动安装孔(15)。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阳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天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