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熔配一体单元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34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熔配一体单元的壳体,该壳体为长方体,表面开有若干个尺寸不一的孔,壳体内设有若干套包含光缆固定夹和光缆钢绞线固定夹的固定装置以及熔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面后端上进缆孔的长度为10~15cm,宽度为3~6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壳体可以进行前后双面操作,这样可以在施工中直观地了解箱内情况及施工操作的方便性以及今后维护的方便性。还能减少光纤的弯曲角度,进而避免因弯曲造成的损耗,由于光纤在孔内的可延伸活动空间增大了,进而减少了开拨后的光纤与孔边摩擦的机会及减少了断纤机会。(*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熔配一体单元的壳体
技术介绍
现用于熔配一体单元的壳体如图1所示,壳体侧面后端只留尺寸为5cn^2cm的并排2个进缆孔,这样会增加光缆的弯曲角度,增加光缆因弯曲造 成的损耗,同时光纤容易与孔边发生摩擦进而造成断纤,另外还不利于操作员 施工中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熔配一体单元 的壳体。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熔配一体单 元的壳体,该壳体为长方体,表面开有若干个尺寸不一的孔,壳体内设有若干 套包含光缆固定夹和光缆钢绞线固定夹的固定装置以及熔接盘,所述固定装置 为3套优选为3套,所述熔接盘至壳体的空间距离为5cm,所述壳体侧面后端 上进缆孔的长度为10 15cm,宽度为3 6cm,优选地,所述进缆孔的长度为 12cm, 宽度为4cm。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点1、 减少光纤的弯曲角度,进而避免因弯曲造成的损耗;2、 光纤在孔内的可延伸活动空间增大了,进而减少了开拨后的光纤与孔 边摩擦的机会及减少了断纤机会;3、 孔径增大使操作员在施工中便于操作;4、 满足多根光缆的进入,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熔配一体单元的壳体,该壳体为长方体,表面开有若干个尺寸不一的孔,壳体内设有若干套包含光缆固定夹和光缆钢绞线固定夹的固定装置以及熔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面后端上进缆孔的长度为10~15cm,宽度为3~6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金花马莉强许淳吴国栋孙雁平孙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南电力通信有限公司上海汇珏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