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29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缆线连接器,包括缆线、绝缘体、端子以及壳体。缆线具有线芯,突出于缆线的缆体。端子配置于绝缘体内且具有突出于该绝缘体外的第一压接部。线芯被压接于第一压接部以将缆线与绝缘体连结在一起,且第一压接部位于绝缘体与缆体之间。壳体组装至绝缘体与缆体。壳体具有面对第一压接部的避让空间,以供外部治具经由避让空间而抵接第一压接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缆线连接器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缆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用于电缆连接印刷电路板(PCB)的连接器,按照各种体系而被标准化。在汽车技术中,已知有在欧洲、美国作为标准而采用的被称为FAKRA(FachkreisAutomobiltechnik)的体系。该FAKRA是代表汽车领域的国际标准化的关心的德国标准协会内的汽车标准委员会(NormenausschussKraftfahrzeuge),由FAKRA推广的标准被命名为FAKRA标准,这是采用了制定标准体系的组织名。一般在汽车用途中,多用于GPS、AM/FM收音机、手机、安全气囊系统、多媒体装置等。现有符合FAKRA标准的电连接器的结构中,是藉由从绝缘体延伸出承靠部,以方便将端子以及缆线的线芯置放在承靠部上,而后再以治具进行压接。然而,在压接过程中,所述承靠部的结构强度不足,常会因压接力量过大而损坏,进而降低制程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缆线连接器,其压接部与线芯经由壳体的避让空间而暴露于缆线的缆体与绝缘体之外,因此利于外部治具经由避让空间而进行压接工序。本技术的缆线连接器,包括缆线、绝缘体、端子以及壳体。缆线具有线芯,线芯突出于缆线的缆体(cablebody)。端子配置于绝缘体内,且端子具有第一压接(crimping)部,突出于绝缘体外。线芯被压接于第一压接部以将缆线与绝缘体连结在一起,且第一压接部位于绝缘体与缆体之间。壳体组装至绝缘体与缆体。壳体具有避让空间,面对第一压接部,以供外部治具经由避让空间而抵接第一压接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具有第二压接部、第三压接部与连接部,第二压接部包覆绝缘体,第三压接部包覆缆体的局部。连接部连接在第二压接部与第三压接部之间也位在缆体与绝缘体之间。连接部具有上述的避让空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避让空间包括连接部的开口,外部治具经由开口穿过连接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部部分环绕第一压接部,避让空间包括连接部未环绕第一压接部而暴露出第一压接部的空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压接部的局部背离连接部延伸而突出于绝缘体,以与绝缘体形成插座结构。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缆线具有接地层,位于缆体且电性绝缘于线芯。第三压接部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压接包覆缆体的外表面,第二部分压接包覆于接地层,以使壳体与接地层电性导通。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压接部、第二压接部与第三压接部分别以开阖式结构夹持对应的线芯、绝缘体与缆体。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缆线连接器是插座电连接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压接部悬置在绝缘体与缆体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压接部不接触绝缘体与缆体。基于上述,缆线连接器藉由其壳体具备面对第一压接部的避让空间,并在缆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第一压接部上放置线芯,进而让外部治具得以经由避让空间而顺利抵接至第一压接部,而有利于压接动作的进行。换句话说,缆线连接器在绝缘体与缆体之间仅环绕有壳体的局部,且所述壳体的局部还具有避让空间,因此在将线芯压接至第一压接部的制程中,外部治具将不会与壳体产生结构干涉,而得以顺利进行压接。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缆线连接器。图2是以另一视角绘示图1的缆线连接器。图3是图1的缆线连接器在压接前的爆炸图。图4是图1的缆线连接器的压接示意图。符号说明100:缆线连接器110:缆线111:线芯112:缆体113:接地层120:绝缘体130:端子131:第一压接部132:对接部140:壳体141:第二压接部142:第三压接部142a:第一部分142b:第二部分143:连接部144:避让空间200:外部治具V1:空间V2:开口X1:轴向。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缆线连接器。图2是以另一视角绘示图1的缆线连接器。图3是图1的缆线连接器在压接前的爆炸图,且图3所示壳体140与端子130是尚未压接的状态。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缆线连接器100是符合FAKRA标准的插座电连接器,其包括缆线110、绝缘体120、端子130以及壳体140,其中缆线110具有线芯111,且线芯111突出于缆线110的缆体(cablebody)112。端子130配置(插设)于绝缘体120内,且端子130具有第一压接(crimping)部131以及对接部132,第一压接部131突出于绝缘体120之外,对接部132隐没于绝缘体120之内但背离缆线110,以作为缆线连接器100与另一缆线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对接的讯号传输媒介。再者,如图1与图3所示,藉由将缆线110的线芯111被压接于第一压接部131,而使缆线110与绝缘体120连结在一起,且使第一压接部131位于绝缘体120与缆体112之间。壳体140组装至绝缘体120与缆体112,且壳体140具有避让空间144,以面对第一压接部131。进一步地说,壳体140具有第二压接部141、第三压接部142与连接部143,其中第二压接部141用以压接且包覆绝缘体120,也就是使绝缘体120被嵌设于第二压接部141之内。第三压接部142则压接且包覆缆体112的局部。据此,绝缘体120与缆线110便能藉由壳体140而组装在一起。再者,连接部143连接在第二压接部141与第三压接部142之间,且也位在缆体112与绝缘体120之间而实质上面对第一压接部131。图4是图1的缆线连接器的压接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与图4,图中所绘示壳体140的第三压接部142包括第一部分142a与第二部分142b,且皆是尚未压接的状态,同时,端子130的第一压接部131也是尚未压接的状态。在此,压接工序是先将绝缘体120结合至壳体140而被第二压接部141包覆,如图2所示,结合后的第二压接部141的局部背离连接部143延伸而突出于绝缘体120,并与绝缘体120形成插座结构,以利与另一缆线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对接。接着,将端子130沿轴向X1插设于绝缘体120,并使第一压接部131外露且对应壳体140的避让空间144,如图4所示;接着,将缆线110置入壳体140,以使线芯111置于第一压接部131,缆体112置于第三压接部142的第一部分142a,且缆线110还具有位于缆体112但外露于缆体112的接地层113,且其电性绝缘于线芯111。当缆线110置入壳体140后,接地层113置于第三压接部142的第二部分142b;最后,利用压接工具(未绘示)分别对第一压接部131与线芯111、第三压接部142的第一部分142a与缆体112、第三压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缆线,具有一线芯,所述线芯突出于所述缆线的一缆体;一绝缘体;一端子,配置于所述绝缘体内,且所述端子具有一第一压接部,突出于所述绝缘体外,所述线芯被压接于所述第一压接部以将所述缆线与所述绝缘体连结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压接部位于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缆体之间;以及一壳体,组装至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缆体,所述壳体具有一避让空间,面对所述第一压接部,以供一外部治具经由所述避让空间而抵接所述第一压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15 TW 1082060331.一种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缆线,具有一线芯,所述线芯突出于所述缆线的一缆体;一绝缘体;一端子,配置于所述绝缘体内,且所述端子具有一第一压接部,突出于所述绝缘体外,所述线芯被压接于所述第一压接部以将所述缆线与所述绝缘体连结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压接部位于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缆体之间;以及一壳体,组装至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缆体,所述壳体具有一避让空间,面对所述第一压接部,以供一外部治具经由所述避让空间而抵接所述第一压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一第二压接部、一第三压接部与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压接部包覆所述绝缘体,所述第三压接部包覆所述缆体的局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压接部与所述第三压接部之间也位在所述缆体与所述绝缘体之间,所述连接部具有所述避让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空间包括所述连接部的一开口,所述外部治具经由所述开口穿过所述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部分环绕所述第一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