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背接触太阳电池由于其正面没有主栅线,正极和负极均设置在电池的背光面,减少了遮光,有效增加了电池的短路电流,使得能量转换效率提升,且更加美观,进而应用前景广泛。目前,在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中,各个背接触太阳电池之间导电互联主要采用焊带连接或导电背板连接。现有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中,采用焊带连接容易导致破片率高,采用导电背板或焊带导电互联,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旨在解决现有的导电互连导致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成本高、可靠性差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池串;所述电池串包括多个背接触太阳电池以及多个导电线;其中,每个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背光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极性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极性相反;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主栅;每个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主栅;每个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中,所述第一主栅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电池串;所述电池串包括多个背接触太阳电池以及多个导电线;其中,每个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背光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极性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极性相反;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主栅;每个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主栅;/n每个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中,所述第一主栅和所述第二主栅平行且交替设置,所述第一主栅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二主栅包括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多个焊盘,以及连接相邻焊盘的栅线;在所述第二主栅的设置方向上,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从一端向另一端增大;/n所述导电线连接在第一背接触太阳电池的第一主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电池串;所述电池串包括多个背接触太阳电池以及多个导电线;其中,每个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背光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极性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极性相反;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主栅;每个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主栅;
每个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中,所述第一主栅和所述第二主栅平行且交替设置,所述第一主栅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二主栅包括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多个焊盘,以及连接相邻焊盘的栅线;在所述第二主栅的设置方向上,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从一端向另一端增大;
所述导电线连接在第一背接触太阳电池的第一主栅的各个焊盘上,以及连接在相邻的第二背接触太阳电池的第二主栅的第二部分的宽端;所述第一背接触太阳电池为所述多个背接触太阳电池中的任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栅由所述第一部分组成,所述第二主栅由所述第二部分组成;
所述导电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背接触太阳电池的第一主栅的各个焊盘上,所述导电线的另一端连接在相邻的所述第二背接触太阳电池的第二主栅的宽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栅、所述第二主栅均由一个所述第一部分和一个所述第二部分组成,且所述第一部分的焊盘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宽端接触;
所述导电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背接触太阳电池的第一主栅的第二部分的宽端上,所述导电线的另一端连接在相邻的所述第二背接触太阳电池的第二主栅的第二部分的宽端上,所述导电线的部分区域连接在所述第一背接触太阳电池和相邻的所述第二背接触太阳电池的各个焊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接触的位置,所述第一部分的焊盘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宽端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部分中,所述宽端的宽度与窄端的宽度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洪波,李华,刘继宇,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