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砝码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94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砝码加载装置,属于砝码相关技术领域,包括显示屏和壳体,壳体的前端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下侧的壳体前端外壁上设置有按键,壳体的下端外壁四角处设置有支腿,壳体的左端外壁上设置有吸附固定装置,壳体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砝码组,砝码组的上侧设置有上盖,上盖和壳体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通过在自动砝码加载装置上加装吸附固定装置,使得加载装置能够通过强力吸盘比较牢固地吸附固定在桌面上使用,去除了外界的干扰使得测量使用的精度也就更加精准,而且还能对加载装置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加载装置从桌面上掉落摔坏砝码的问题,通过吸附固定装置使得本新型自动玛法加载装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砝码加载装置
本技术属于砝码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砝码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天平上作为质量标准的物体,通常为金属块或金属片,可以用作称量较精准的质量,大小不一,各有一定重量,使用时,不能用手捏,只能用镊子夹或佩戴手套拿取,严禁接触腐蚀性物质,严防碰撞或坠落,避免碰伤或划伤。现有的自动砝码加载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在加载使用时需要将加载装置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防止倾斜使得配重不均匀,加装装置只能通过支腿放置在桌面上不能固定,测量使用时将加载装置能够固定在桌面上使用起来效果会更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砝码加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砝加载装置都是放置在桌面上不能固定但固定起来测量使用效果更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砝码加载装置,包括显示屏和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侧的壳体前端外壁上设置有按键,所述壳体的下端外壁四角处设置有支腿,所述壳体的左端外壁上设置有吸附固定装置,所述壳体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砝码组,所述砝码组的上侧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和壳体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座、固定轴、连接板、翻折板、强力吸盘、连接套、扭簧、棘爪和棘轮,所述连接座设置在壳体的左端外壁上,所述连接座的左端内部设置有向下斜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座和连接板通过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和连接板通过胶合固定连接,所述扭簧设置在连接座的右端内部,所述扭簧的外侧固定在连接座内部的固定槽中,所述扭簧的内侧设置在固定轴的上端内部,所述棘轮套接在连接座后端的固定轴外部,所述棘爪设置在棘轮左端的连接座后端外壁上,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向左延伸的翻折板,所述连接套设置在翻折板的下端外壁上,所述翻折板通过连接套连接有强力吸盘,所述显示屏通过按键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支腿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套,所述支腿和防滑套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强力吸盘的上端外壁和连接套的下端内壁能够完全贴合,所述强力吸盘和连接套通过胶合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吸附固定装置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吸附固定装置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左右端外壁上。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套,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壁设置在固定套内部和壳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右端外壁和壳体的左端外壁能够完全贴合,所述连接座和壳体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砝码加载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自动砝码加载装置上加装吸附固定装置,使得加载装置能够通过强力吸盘比较牢固地吸附固定在桌面上使用,这样在加载使用时装置的稳定性更强,去除了外界的干扰使得测量使用的精度也就更加精准,而且还能对加载装置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加载装置从桌面上掉落摔坏砝码的问题,因为砝码的精度要求十分高,一旦出现变形的问题将无法继续使用,在使用时,将两个强力吸盘向壳体的外侧拉动,在连接板所能达到的最远处将强力吸盘与桌面水平吸附,有棘爪对棘轮的限制作用使得连接板向下转动后不会向上反弹,事先将吸附处用水擦拭干净保证吸附效果,即可对壳体进行位置上的固定,不需要固定时向上拔动棘爪,使得棘爪和棘轮的连接断开将强力吸盘从桌面取下,通过扭簧使得连接板向上转动,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比较稳定地将砝码加载装置固定在平整地桌面上使用,也不会对加载装置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通过吸附固定装置使得本新型自动玛法加载装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砝码加载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砝码加载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吸附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吸附固定装置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砝码加载装置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显示屏;2、按键;3、支腿;4、吸附固定装置;5、上盖;6、砝码组;7、支撑杆;8、壳体;9、连接座;10、固定轴;11、连接板;12、翻折板;13、强力吸盘;14、连接套;15、扭簧;16、棘爪;17、棘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砝码加载装置,包括显示屏1和壳体8,壳体8的前端安装有显示屏1,显示屏1下侧的壳体8前端外壁上设置有按键2,壳体8的下端外壁四角处设置有支腿3,支腿3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套,支腿3和防滑套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通过防滑套能够增大支腿3的摩擦力,使得支腿3的支撑固定效果更好,壳体8的左端外壁上设置有吸附固定装置4,吸附固定装置4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吸附固定装置4分别设置在壳体8的左右端外壁上,两个吸附固定装置4在壳体8的两侧对壳体8提供拉力使得壳体8才能受力平衡,壳体8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砝码组6,砝码组6的上侧设置有上盖5,上盖5和壳体8通过支撑杆7固定连接,壳体8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套,支撑杆7的下端外壁设置在固定套内部和壳体8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套能够方便将支撑杆7和上盖5从壳体8的上端取下,方便对加载装置的维修使用。一种自动砝码加载装置,吸附固定装置4包括连接座9、固定轴10、连接板11、翻折板12、强力吸盘13、连接套14、扭簧15、棘爪16和棘轮17,连接座9设置在壳体8的左端外壁上,连接座9的右端外壁和壳体8的左端外壁能够完全贴合,连接座9和壳体8通过螺母固定连接,这样连接座9和壳体8的连接足够牢固,且不使用时还可以将连接座9通过螺母从壳体8上取下,连接座9的左端内部设置有向下斜伸的连接板11,连接座9和连接板11通过固定轴10固定连接,固定轴10和连接板11通过胶合固定连接,扭簧15设置在连接座9的右端内部,扭簧15的外侧固定在连接座9内部的固定槽中,扭簧15的内侧设置在固定轴10的上端内部,棘轮17套接在连接座9后端的固定轴10外部,棘爪16设置在棘轮17左端的连接座9后端外壁上,连接板11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向左延伸的翻折板12,连接套14设置在翻折板12的下端外壁上,翻折板12通过连接套14连接有强力吸盘13,强力吸盘13的上端外壁和连接套14的下端内壁能够完全贴合,强力吸盘13和连接套14通过胶合固定连接,这样能够十分牢固地将强力吸盘13固定在连接套14的下端,防止出现连接松动的问题,显示屏1通过按键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砝码加载装置,包括显示屏(1)和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的前端安装有显示屏(1),所述显示屏(1)下侧的壳体(8)前端外壁上设置有按键(2),所述壳体(8)的下端外壁四角处设置有支腿(3),所述壳体(8)的左端外壁上设置有吸附固定装置(4),所述壳体(8)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砝码组(6),所述砝码组(6)的上侧设置有上盖(5),所述上盖(5)和壳体(8)通过支撑杆(7)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固定装置(4)包括连接座(9)、固定轴(10)、连接板(11)、翻折板(12)、强力吸盘(13)、连接套(14)、扭簧(15)、棘爪(16)和棘轮(17),所述连接座(9)设置在壳体(8)的左端外壁上,所述连接座(9)的左端内部设置有向下斜伸的连接板(11),所述连接座(9)和连接板(11)通过固定轴(1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10)和连接板(11)通过胶合固定连接,所述扭簧(15)设置在连接座(9)的右端内部,所述扭簧(15)的外侧固定在连接座(9)内部的固定槽中,所述扭簧(15)的内侧设置在固定轴(10)的上端内部,所述棘轮(17)套接在连接座(9)后端的固定轴(10)外部,所述棘爪(16)设置在棘轮(17)左端的连接座(9)后端外壁上,所述连接板(11)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向左延伸的翻折板(12),所述连接套(14)设置在翻折板(12)的下端外壁上,所述翻折板(12)通过连接套(14)连接有强力吸盘(13),所述显示屏(1)通过按键(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砝码加载装置,包括显示屏(1)和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的前端安装有显示屏(1),所述显示屏(1)下侧的壳体(8)前端外壁上设置有按键(2),所述壳体(8)的下端外壁四角处设置有支腿(3),所述壳体(8)的左端外壁上设置有吸附固定装置(4),所述壳体(8)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砝码组(6),所述砝码组(6)的上侧设置有上盖(5),所述上盖(5)和壳体(8)通过支撑杆(7)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固定装置(4)包括连接座(9)、固定轴(10)、连接板(11)、翻折板(12)、强力吸盘(13)、连接套(14)、扭簧(15)、棘爪(16)和棘轮(17),所述连接座(9)设置在壳体(8)的左端外壁上,所述连接座(9)的左端内部设置有向下斜伸的连接板(11),所述连接座(9)和连接板(11)通过固定轴(1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10)和连接板(11)通过胶合固定连接,所述扭簧(15)设置在连接座(9)的右端内部,所述扭簧(15)的外侧固定在连接座(9)内部的固定槽中,所述扭簧(15)的内侧设置在固定轴(10)的上端内部,所述棘轮(17)套接在连接座(9)后端的固定轴(10)外部,所述棘爪(16)设置在棘轮(17)左端的连接座(9)后端外壁上,所述连接板(11)的下端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作宝
申请(专利权)人:蓬莱鸿鑫平衡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