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91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该弧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支架、夹具单元和基座;检测支架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检测单元悬挂于检测支架的顶部;检测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红外线传感器和与之连接的计算机终端;基座的上表面设有钢轨,夹具单元的下表面设有沿钢轨运动的滑块,夹具单元通过滑块安装于基座上;将遮阳板安装于夹具单元上,红外线传感器向下发射红外线,并接收遮阳板的反射光,根据反射光的强弱判断红外线传感器与遮阳板之间的距离,并将数据信号传输至计算机终端,实现对遮阳板弧度的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弧度检测装置检测精度高、检测效率高、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天窗遮阳板是一种覆盖在汽车顶部的矩形零件,与汽车的顶棚装配,能够前后移动,具有装饰作用。由于汽车天窗遮阳板具有一定的弧度,在整车装配后,经常出现匹配不良的现象,导致汽车天窗遮阳板运动异响或匹配间隙等问题,影响整车质量,甚至导致造成客户投诉。目前检测只通过目视检测遮阳板边缘的弧度,无法测量天窗遮阳板整体的弧度,测量效率和精度都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天窗遮阳板的弧度测量低效率和低精度的难题。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支架、夹具单元和基座;检测支架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检测单元悬挂于检测支架的顶部;检测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红外线传感器及与之连接的计算机终端;基座的上表面设有钢轨,夹具单元的下表面设有沿钢轨运动的滑块,夹具单元通过滑块安装于基座上;将遮阳板安装于夹具单元上,红外线传感器向下发射红外线,并接收遮阳板的反射光,根据反射光的强弱判断红外线传感器与遮阳板之间的距离,并将数据信号传输至计算机终端,实现对遮阳板弧度的检测。进一步地,基座包括长方体钢架和焊接于长方体钢架上端面的两根平行钢轨,钢轨延伸出上端面,钢轨的延伸端通过V型支撑架予以支撑。进一步地,检测支架为门型结构,钢轨垂直于检测支架。进一步地,夹具单元包括底座及安装于底座上的X方向定位单元、Y方向夹紧定位单元、Z方向支撑定位单元和Z方向压紧单元;X方向定位单元包括沿X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立柱;Y方向夹紧定位单元包括两个沿X方向设置的两个定位柱;Z方向支撑定位单元包括至少三个沿Z方向延伸的Z方向定位机构;Z方向压紧单元包括与Z方向支撑定位单元相向设置的压板;遮阳板放置于Z方向支撑定位单元上,遮阳板的一条长边抵持X方向定位单元,Y方向夹紧定位单元的两个定位柱同步相向运动,夹持遮阳板的两个短边,调节Z方向压紧单元的压板压紧遮阳板,实现夹具单元对遮阳板的定位及固定。进一步地,立柱与遮阳板接触的一侧设有凸出结构,凸出结构抵持遮阳板的长边,对遮阳板的一条长边限位。进一步地,Z方向定位机构包括气缸、活塞、连杆,活塞与连杆固定连接,活塞装配于气缸内,活塞上下运动带动连杆升降,实现Z方向定位机构的高度调整。进一步地,气缸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气缸上部进气孔通入压缩空气,气缸下部的排气孔打开,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缸下部进气孔通入压缩空气,气缸上部的排气孔打开,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向上运动。进一步地,Z方向定位机构还包括导向支撑座,导向支撑座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杆装配于通孔中,连杆相对导向支撑座运动。进一步地,Z方向压紧单元还包括支撑柱,支撑柱与所述压板铰接;所述支撑柱与压板均设有螺孔,紧固螺栓穿过压板的螺孔与支撑柱连接。进一步地,Y方向夹紧定位单元还包括安装座、两个滑板和楔形手柄;安装座的上端面设有滑轨,滑板的下表面设有与滑轨匹配的滑块;两个滑板通过弹簧连接,两个滑板相对处构成楔形槽,楔形手柄装配于楔形槽内,楔形手柄垂直于滑轨;滑板远离弹簧的一端均安装定位柱;向外拉动楔形手柄,楔形手柄推动滑板向远离弹簧方向运动,滑板带动定位柱背向运动,将遮阳板放置于定位柱之间;撤销作用于楔形手柄的外力,弹簧拉动两个滑板相向运动,滑板带动定位柱相向运动,定位柱夹紧遮阳板的两个短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实用效果之一:1、本技术的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通过设计基座对夹具单元、检测单元和检测支架进行支撑固定;通过在底座上表面设置钢轨,便于将夹具单元移出,灵活方便的安装或拆卸遮阳板;设计红外线传感器对遮阳板进行弧度检测,提高检测精度及检测效率;2、本技术的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夹具单元中,通过设计X方向定位单元,对遮阳板的一条长边定位;设计Y方向夹紧定位单元,对遮阳板的两个短边进行定位并固定;设计Z方向支撑定位单元,对遮阳板的进行支撑,并对Z方向进行定位;设计Z方向压紧单元,Z方向压紧单元与Z方向支撑定位单元配合,共同夹紧遮阳板,进而实现对遮阳板的X、Y、Z方向定位及Y、Z方向紧固;3、本技术的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夹具单元中,通过设计Z方向支撑定位单元,并设计活塞与连杆固定连接,活塞装配于气缸内,通过向气缸的上部或下部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推动活塞上下运动,活塞带动连杆升降,实现Z方向定位机构的高度调整,进而根据遮阳板的厚度对Z方向定位机构的高度进行调整,操作方便;4、本技术的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夹具单元中,通过设计Y方向夹紧定位单元,通过设置楔形手柄和楔形槽,将两个滑板相对处设计成楔形槽,定位柱设置于滑板上,通过控制楔形手柄带动滑板运动,进而实现两个定位柱的同步运动;设计两个滑板通过弹簧连接,两个滑板相对处构成楔形槽,楔形手柄装配于楔形槽内,撤销作用于楔形手柄的外力后,弹簧拉动两个滑板相向运动,滑板带动定位柱均向靠近弹簧的方向运动,即两个滑板上的定位柱相向运动,定位柱之间的距离变小,定位柱夹紧遮阳板,实现定位夹紧机构对遮阳板沿两个定位柱直线方向进行定位,并夹紧固定遮阳板。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特征和优点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本技术的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夹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Y方向夹紧定位单元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Y方向夹紧定位单元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Y方向夹紧定位单元的侧视图。图中:1-安装座;2-滑板;3-定位柱;4-楔形手柄;5-滑轨;6-滑块;7-弹簧;8-楔形槽;9-手柄本体;10-手柄支撑块;11-手柄固定销;12-安装板;13-底座;14-X方向定位单元;15-Y方向夹紧定位单元;16-Z方向支撑定位单元;17-Z方向压紧单元;18-立柱;19-Z方向定位机构;20-压板;21-气缸;22-连杆;23-支撑定位柱;24-导向支撑座;25-支撑柱;26-紧固螺栓;27-凸出结构;28-检测单元;29-检测支架;30-夹具单元;31-基座;32-红外线传感器;33-钢轨;34-长方体钢架;35-V型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28)、检测支架(29)、夹具单元(30)和基座(31);/n检测支架(29)固定安装于基座(31)上,检测单元(28)悬挂于检测支架(29)的顶部;/n检测单元(28)包括两个以上红外线传感器(32)及与之连接的计算机终端;/n基座(31)的上表面设有钢轨(33),夹具单元的下表面设有沿钢轨(33)运动的滑块,夹具单元(30)通过滑块安装于基座(31)上;/n将遮阳板安装于夹具单元(30)上,红外线传感器(32)向下发射红外线,并接收遮阳板的反射光,根据反射光的强弱判断红外线传感器(32)与遮阳板之间的距离,并将数据信号传输至计算机终端,实现对遮阳板弧度的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28)、检测支架(29)、夹具单元(30)和基座(31);
检测支架(29)固定安装于基座(31)上,检测单元(28)悬挂于检测支架(29)的顶部;
检测单元(28)包括两个以上红外线传感器(32)及与之连接的计算机终端;
基座(31)的上表面设有钢轨(33),夹具单元的下表面设有沿钢轨(33)运动的滑块,夹具单元(30)通过滑块安装于基座(31)上;
将遮阳板安装于夹具单元(30)上,红外线传感器(32)向下发射红外线,并接收遮阳板的反射光,根据反射光的强弱判断红外线传感器(32)与遮阳板之间的距离,并将数据信号传输至计算机终端,实现对遮阳板弧度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1)包括长方体钢架(34)和焊接于长方体钢架上端面的两根平行钢轨(33),钢轨(33)延伸出上端面,钢轨(33)的延伸端通过V型支撑架(35)予以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支架(29)为门型结构,钢轨(33)垂直于检测支架(29)。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汽车天窗遮阳板弧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单元(30)包括底座(13)及安装于底座(13)上的X方向定位单元(14)、Y方向夹紧定位单元(15)、Z方向支撑定位单元(16)和Z方向压紧单元(17);
X方向定位单元(14)包括沿X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立柱(18);
Y方向夹紧定位单元(15)包括两个沿X方向设置的两个定位柱(3);
Z方向支撑定位单元(16)包括至少三个沿Z方向延伸的Z方向定位机构(19);
Z方向压紧单元(17)包括与Z方向支撑定位单元(16)相向设置的压板(20);
遮阳板放置于Z方向支撑定位单元(16)上,遮阳板的一条长边抵持X方向定位单元(14),Y方向夹紧定位单元(15)的两个定位柱(3)同步相向运动,夹持遮阳板的两个短边,调节Z方向压紧单元(17)的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加春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杉盛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