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80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暖器,包括:外壳,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外壳具有连通于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的第一风道,外壳具有顶面,第一出风口开设于顶面;装配于第一风道内的加热元件,加热元件用于通电时加热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第一风道内的气体;以及均装配于外壳上的风机及导流件,风机与导流件连通用于向导流件吹动气流以带动从第一出风口流出的热气从外壳的侧面吹出。在风机及导流件的作用下,使从第一出风口流出的热气从外壳的侧面吹出,吹出的热气沿外壳的侧向流动一定距离后上浮,从而避免热气从位于外壳的顶面的第一出风口直接排出后上浮,提高了人员活动区域的传热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暖器
本技术涉及供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暖器。
技术介绍
为了改善环境,减少燃煤供暖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多的城市大力推进“煤改电”工程,鼓励采用电暖技术供暖。电暖器一般以自然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为主,自然对流传热利用冷热气体的密度差作为动力,驱动室内气体循环,从而调节室内温度,辐射传热的热量容易被人体及人体穿着的衣服所吸收,人体取暖效果好,高效节能。但是传统电暖器在供暖过程中,由于自然对流气体直接上浮,对流热量直接输送到房间顶部,而人员局部活动区域(靠近电暖器的侧面一定距离的区域)传热速度较慢,导致热量利用效率较低,人体热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电暖器热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热量利用率的电暖器。一种电暖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所述外壳具有连通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的第一风道,所述外壳具有顶面,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顶面;装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的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用于通电时加热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气体;以及均装配于所述外壳上的风机及导流件,所述风机与所述导流件连通用于向所述导流件吹动气流以带动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的热气从所述外壳的侧面吹出。上述电暖器,在风机及导流件的作用下,使从第一出风口流出的热气从外壳的侧面吹出,吹出的热气沿外壳的侧向流动一定距离后上浮,从而避免热气从位于外壳的顶面的第一出风口直接排出后上浮,提高了人员活动区域的传热速率,进而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及人体舒适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与外界连通,用于吸入外界气流并将外界气流吹向所述导流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还具有装配腔,所述风机装配于所述装配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本体及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装配于所述本体上且与所述本体界定形成所述装配腔,所述风机通过所述进风格栅与外界连通,所述风机用于吸入外界气流并将外界气流吹向所述导流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腔与所述第一风道互不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所述导流件内形成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风道;其中,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风机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带动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的热气从所述外壳的侧面吹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为板状结构,所述导流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端延伸并部分交叠于所述第一端的内侧;其中,所述第二进风口形成于所述导流件靠近所述风机的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围设形成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二端交叠于所述第一端的内侧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风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的内侧形成第一导流曲面,所述第一导流曲面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邻,用于引导处于所述第二风道内的气流至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道具有相互连通的封闭端及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封闭端相对于所述开口端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其中,所述开口端的截面积减去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截面积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使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的流速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在所述导流件外形成负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从靠近所述开口端的一端到远离所述开口端的一端的截面积逐渐减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外面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形成第二导流曲面,所述第二导流曲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导流面及第二子导流面,所述第一子导流面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邻,所述第一子导流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二子导流面远离所述第一子导流面的一端与水平方向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且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轴线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轴线之间倾斜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道具有相互连通的封闭端及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封闭端相对于所述开口端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其中,所述开口端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封闭端的截面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暖器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及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加热元件开启,所述风机关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加热元件开启,所述风机开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底面及连接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侧面,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底面和/或所述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包括第一子进风口及第二子进风口,所述第一子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底面,所述第二子进风口开设于所述侧面;其中,所述加热元件用于辐射传热,所述第二子进风口同时用作热辐射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本体及辐射格栅,所述辐射格栅装配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热辐射口形成于所述辐射格栅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的一截面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电暖器的局部结构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电暖器的轴测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电暖器的另一截面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所示的电暖器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图6为图2中所示的电暖器的A处放大图;图7为图1中所示的电暖器的局部结构图;图8为图4中所示的电暖器的B处放大图;图9为图1中所示的电暖器的导流件的结构图;图10为图1中所示的电暖器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热气的流动矢量图;图11为图1中所示的电暖器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热气的流动矢量图。100、电暖器;10、外壳;11、第一进风口;111、第一子进风口;112、第二子进风口;12、第一风道;13、第一出风口;14、顶面;15、底面;161、第一侧面;17、本体;18、辐射格栅;19、进风格栅;110、装配腔;20、加热元件;21、加热片;30、风机;31、机壳;311、第一进风端;312、第一出风端;32、机体;40、导流件;41、第二进风口;42、第二出风口;43、第二风道;431、封闭端;432、开口端;44、第一端;45、第二端;46、第一导流曲面;47、第二导流曲面;471、第一子导流面;472、第二子导流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10),所述外壳(10)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1)与第一出风口(13),所述外壳(10)具有连通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3)之间的第一风道(12),所述外壳(10)具有顶面(14),所述第一出风口(13)开设于所述顶面(14);/n装配于所述第一风道(12)内的加热元件(20),所述加热元件(20)用于通电时加热从所述第一进风口(11)进入所述第一风道(12)内的气体;以及/n均装配于所述外壳(10)上的风机(30)及导流件(40),所述风机(30)与所述导流件(40)连通用于向所述导流件(40)吹动气流以带动从所述第一出风口(13)流出的热气从所述外壳(10)的侧面吹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1)与第一出风口(13),所述外壳(10)具有连通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3)之间的第一风道(12),所述外壳(10)具有顶面(14),所述第一出风口(13)开设于所述顶面(14);
装配于所述第一风道(12)内的加热元件(20),所述加热元件(20)用于通电时加热从所述第一进风口(11)进入所述第一风道(12)内的气体;以及
均装配于所述外壳(10)上的风机(30)及导流件(40),所述风机(30)与所述导流件(40)连通用于向所述导流件(40)吹动气流以带动从所述第一出风口(13)流出的热气从所述外壳(10)的侧面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0)与外界连通,用于吸入外界气流并将外界气流吹向所述导流件(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内还具有装配腔(110),所述风机(30)装配于所述装配腔(1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本体(17)及进风格栅(19),所述进风格栅(19)装配于所述本体(17)上且与所述本体(17)界定形成所述装配腔(110),所述风机(30)通过所述进风格栅(19)与外界连通,所述风机(30)用于吸入外界气流并将外界气流吹向所述导流件(4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腔(110)与所述第一风道(12)互不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40)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41)及第二出风口(42),所述导流件(40)内形成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41)及所述第二出风口(42)的第二风道(43);
其中,所述第二进风口(41)与所述风机(30)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42)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3)连通,从所述第二出风口(42)吹出的气流带动从所述第一出风口(13)流出的热气从所述外壳(10)的侧面吹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40)为板状结构,所述导流件(40)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端(44)及第二端(45),所述第二端(45)朝向所述第一端(44)延伸并部分交叠于所述第一端(44)的内侧;
其中,所述第二进风口(41)形成于所述导流件(40)靠近所述风机(30)的一端,所述第一端(44)与所述第二端(45)围设形成所述第二风道(43),所述第二端(45)交叠于所述第一端(44)的内侧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端(44)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风口(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45)的内侧形成第一导流曲面(46),所述第一导流曲面(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娥张健于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