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67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包括:转杆、转杆支座、转杆限位块、拉簧支座、拉簧、连接角钢、温感器、自润滑轴套Ⅰ、圆销、自润滑轴套Ⅱ、转轴、温感器支架和温感触片;温度泄压阀关闭时,人手动将圆销插入连接角钢、阀体上连接架中,拉簧处于拉伸状态,温感器触头伸入转杆的孔中进行机械限位,保持阀门的关闭状态。当介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感触片熔断,温感器触头缩回,与转杆的限位取消,拉簧释放能量回缩,带动转杆绕转轴转动,从而拔出圆销,从而取消阀体和阀板的限位,阀板开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感释放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
技术介绍
泄压阀是输送管道或风机管道中不可缺少的压力保护装置,能有效的防止管道因压力异常波动造成的管网、管道、设备等受损,影响整个系统或管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泄压的范围也不止是释放压力,温度泄压阀则是温度为泄压原因的泄压阀,其驱动力可以为手动、电力或液压驱动。对于非能动的温度泄压阀,没有电动或手动的动力来源,只能通过泄压阀自身设计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达到开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包括:转杆1、转杆支座2、转杆限位块3、拉簧支座4、拉簧5、连接角钢7、温感器10、自润滑轴套Ⅰ14、圆销13、自润滑轴套Ⅱ16、转轴17、温感器支架11和温感触片12;所述转杆1呈“U”型,所述转杆1的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设有拉簧挂板,拉簧挂板上设有拉簧连接孔,所述转杆1的中下部与转杆支座2对应位置处均设有孔,孔内安装有自润滑轴套Ⅱ16,转轴17的一端穿过自润滑轴套Ⅱ16连接转杆1与转杆支座2并通过螺母15进行固定,所述转杆支座2、转杆限位块3、拉簧支座4依次焊接在阀体上连接架8上,所述温感器支架11焊接在阀体上连接架8上,位于拉簧支座4的后方,拉簧支座4上设有拉簧连接孔;所述连接角钢7的下部分通过螺栓与阀板上拉块6连接,所述连接角钢7的上部分与阀体上连接架8对应位置均设有孔,自润滑轴套Ⅰ14安装在孔内,圆销13插入自润滑轴套Ⅰ14连接阀体上连接架8与连接角钢7;所述温感器10的前端穿过温感器支架11上的孔并固定在温感器支架11上,所述温感器10的前端设有温感器触头19,后端设有温感触片12,所述拉簧5的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孔勾住转杆1的一端,拉簧5的另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孔勾住拉簧支座4,转杆1的另一端通过链环9与圆销13的顶端连接,转杆1的一端设有圆孔,温感器触头19伸入转杆1的圆孔中与转杆1进行机械限位,所述温感触片12用于感知介质温度,当介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感触片12熔断,温感器触头19缩回,温感器触头19与转杆1的机械限位消失。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杆1与转杆支座2的接触面均设有垫片18,垫片18用于防止转杆1转动时摩擦力过大。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杆限位块3为不锈钢与橡胶复合材质,用于防止拉簧5拉力过大,造成开启机构不稳定;所述转杆1与转杆限位块3接触部分的材质为橡胶,用于保护转杆1碰撞时不被破坏,起到缓冲作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当温度泄压阀关闭时,手动将圆销13插入自润滑轴套Ⅰ14中。附图说明图1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主视图。图2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侧视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的D-D剖视图。图5为转杆与温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状态图一。图7为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状态图二。图中:1-转杆;2-转杆支座;3-转杆限位块;4-拉簧支座;5-拉簧;6-阀板上拉块;7-连接角钢;8-阀体上连接架;9-链环;10-温感器;11-温感器支架;12-温感触片;13-圆销;14-自润滑轴套Ⅰ;15-螺母;16-自润滑轴套Ⅱ;17-转轴;18-垫片;19-温感器触头。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完整描述。一种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包括:转杆1、转杆支座2、转杆限位块3、拉簧支座4、拉簧5、连接角钢7、温感器10、自润滑轴套Ⅰ14、圆销13、自润滑轴套Ⅱ16、转轴17、温感器支架11和温感触片12;所述转杆1呈“U”型,所述转杆1的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设有拉簧挂板,拉簧挂板上设有拉簧连接孔,所述转杆1的中下部与转杆支座2对应位置处均设有孔,孔内安装有自润滑轴套Ⅱ16,转轴17的一端穿过自润滑轴套Ⅱ16连接转杆1与转杆支座2并通过螺母15进行固定,所述转杆支座2、转杆限位块3、拉簧支座4依次焊接在阀体上连接架8上,所述温感器支架11焊接在阀体上连接架8上,位于拉簧支座4的后方,拉簧支座4上设有拉簧连接孔;所述连接角钢7的下部分通过螺栓与阀板上拉块6连接,所述连接角钢7的上部分与阀体上连接架8对应位置均设有孔,自润滑轴套Ⅰ14安装在孔内,圆销13插入自润滑轴套Ⅰ14连接阀体上连接架8与连接角钢7;所述温感器10的前端穿过温感器支架11上的孔并固定在温感器支架11上,所述温感器10的前端设有温感器触头19,后端设有温感触片12,所述拉簧5的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孔勾住转杆1的一端,拉簧5的另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孔勾住拉簧支座4,转杆1的另一端通过链环9与圆销13的顶端连接,转杆1的一端设有圆孔,温感器触头19伸入转杆1的圆孔中与转杆1进行机械限位,所述温感触片12用于感知介质温度,当介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感触片12熔断,温感器触头19缩回,温感器触头19与转杆1的机械限位消失。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杆1与转杆支座2的接触面均设有垫片18,垫片18用于防止转杆1转动时摩擦力过大。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杆限位块3为不锈钢与橡胶复合材质,用于防止拉簧5拉力过大,造成开启机构不稳定;所述转杆1与转杆限位块3接触部分的材质为橡胶,用于保护转杆1碰撞时不被破坏,起到缓冲作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当温度泄压阀关闭时,手动将圆销13插入自润滑轴套Ⅰ14中。其中,阀板上拉块6为阀板的一部分,阀体上连接架8为阀体的一部分。温度泄压阀关闭时,人手动将圆销13插入自润滑轴套Ⅰ14中,拉簧5处于拉伸状态,温感器触头19伸入转杆1的孔中进行机械限位,保持阀门的关闭状态。当介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感触片12熔断,温感器触头19缩回,与转杆1的定位取消,拉簧5释放能量回缩,带动转杆1绕转轴17转动,进而从自润滑轴套Ⅰ14中拔出圆销13,从而取消阀体和阀板的限位,阀板开启。温感触片12熔断,温感器触头19缩回,与转杆1的定位取消,拉簧5回缩,带动转杆1绕转轴17转动的时候,在下侧设有转杆限位块3,用于防止由于拉簧5拉力过大,造成整个机构不稳定。且转杆限位块3为不锈钢与橡胶复合材质,当转杆1转动,与转杆限位块3的接触部分材质为橡胶,保护转杆1碰撞时不被破坏,起到缓冲作用。圆销13与转杆1采用链环9连接,可以消除转杆1在转动的时候圆弧方向的位移,可以保证圆销13拔出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更有利于顺利拔出。在圆销13定位处采用自润滑轴套Ⅰ14,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保证圆销13在长时间固定不动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顺利拔出。同样,在转杆1绕转轴17转动处,也采用自润滑轴套Ⅱ16,无需注油,大大减小摩擦力,保证转杆1在转动过程中无卡阻现象。本说明书中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杆(1)、转杆支座(2)、转杆限位块(3)、拉簧支座(4)、拉簧(5)、连接角钢(7)、温感器(10)、自润滑轴套Ⅰ(14)、圆销(13)、自润滑轴套Ⅱ(16)、转轴(17)、温感器支架(11)和温感触片(12);/n所述转杆(1)呈“U”型,所述转杆(1)的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设有拉簧挂板,拉簧挂板上设有拉簧连接孔,所述转杆(1)的中下部与转杆支座(2)对应位置处均设有孔,孔内安装有自润滑轴套Ⅱ(16),转轴(17)的一端穿过自润滑轴套Ⅱ(16)连接转杆(1)与转杆支座(2)并通过螺母(15)进行固定,所述转杆支座(2)、转杆限位块(3)、拉簧支座(4)依次焊接在阀体上连接架(8)上,所述温感器支架(11)焊接在阀体上连接架(8)上,位于拉簧支座(4)的后方,拉簧支座(4)上设有拉簧连接孔;/n所述连接角钢(7)的下部分通过螺栓与阀板上拉块(6)连接,所述连接角钢(7)的上部分与阀体上连接架(8)对应位置均设有孔,自润滑轴套Ⅰ(14)安装在孔内,圆销(13)插入自润滑轴套Ⅰ(14)连接阀体上连接架(8)与连接角钢(7);/n所述温感器(10)的前端穿过温感器支架(11)上的孔并固定在温感器支架(11)上,所述温感器(10)的前端设有温感器触头(19),后端设有温感触片(12),/n所述拉簧(5)的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孔勾住转杆(1)的一端,拉簧(5)的另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孔勾住拉簧支座(4),转杆(1)的另一端通过链环(9)与圆销(13)的顶端连接,转杆(1)的一端设有圆孔,温感器触头(19)伸入转杆(1)的圆孔中与转杆(1)进行机械限位,所述温感触片(12)用于感知介质温度,当介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感触片(12)熔断,温感器触头(19)缩回,温感器触头(19)与转杆(1)的机械限位消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杆(1)、转杆支座(2)、转杆限位块(3)、拉簧支座(4)、拉簧(5)、连接角钢(7)、温感器(10)、自润滑轴套Ⅰ(14)、圆销(13)、自润滑轴套Ⅱ(16)、转轴(17)、温感器支架(11)和温感触片(12);
所述转杆(1)呈“U”型,所述转杆(1)的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设有拉簧挂板,拉簧挂板上设有拉簧连接孔,所述转杆(1)的中下部与转杆支座(2)对应位置处均设有孔,孔内安装有自润滑轴套Ⅱ(16),转轴(17)的一端穿过自润滑轴套Ⅱ(16)连接转杆(1)与转杆支座(2)并通过螺母(15)进行固定,所述转杆支座(2)、转杆限位块(3)、拉簧支座(4)依次焊接在阀体上连接架(8)上,所述温感器支架(11)焊接在阀体上连接架(8)上,位于拉簧支座(4)的后方,拉簧支座(4)上设有拉簧连接孔;
所述连接角钢(7)的下部分通过螺栓与阀板上拉块(6)连接,所述连接角钢(7)的上部分与阀体上连接架(8)对应位置均设有孔,自润滑轴套Ⅰ(14)安装在孔内,圆销(13)插入自润滑轴套Ⅰ(14)连接阀体上连接架(8)与连接角钢(7);
所述温感器(10)的前端穿过温感器支架(11)上的孔并固定在温感器支架(11)上,所述温感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珂孟宇段玉立任丽雅申旭纳王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阀门一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